分享

回忆父亲二三事 || 肖娟

 作家平台 2020-08-11


   

父亲离开我们有8年了,8年来我时常会想起父亲的音容笑貌,想知道父亲现在哪里,父亲的灵魂去了哪里?父亲年轻时候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可退休后态度有些转变,渐渐也接受了三世因果的说法。他常年累月坚持喂养院子里的流浪猫,只要他出现,那些流浪猫就争先恐后蹦出来,围着他撒欢。院子里也有人嫌猫太吵,要斩尽杀绝,父亲会出面斡旋说猫也是生命呢。

记忆中他身体很好的,精精瘦瘦,能吃能睡,80岁的老人了,还能倒立,说话之间“嗖”地一下,就能给人来一个倒立,而且脸不红、气不喘的,让人惊的目瞪口呆,当稀奇怪事传为美谈。传到我耳朵里,我微微一笑,告诉对方我父亲专业是体育教师,有他自己独特的一套养生之道。

父亲是解放前湖南国立师范体育系的大学生,正牌科班出身,当年算得上“高知”了。父亲专业挺好,当年算得上稀缺人才,在他30岁那年,代表学校去参加华南地区的选拔赛,得过全能冠军。具体哪些项目他没有细说,只知道他100米短跑的记录,好多年都没有人能超越。听母亲说父亲当年的薪水能养活全家老小10来口人,当然这与母亲的勤俭持家有很大关系。父亲的古文功底深厚,8岁在家族祠堂入蒙,读了六年私塾之后,又考入当地有名的私立中学,继续熏陶国文,天时地理都略知一点。父亲是读老书的,对古籍中的语法、修辞非常有兴趣,在训诂声韵方面,有些语文老师还要找他来探讨。有一次,我问他当年在读大学时候,为何没考虑转系,选修文学专业,他拍拍脑袋,那时候脑子简单,一根筋,只想着如何多学本事,好做个有用之人。

父亲走后,我打开书柜整理他的书籍、资料,几乎都是古体诗词,竖版的《古文观止》都是成套的,《随园诗话》、《诗韵》都快破边、脱线了,使用频率太高。书柜第二层是他收集的各种报刊杂志,主要有《中国楹联报》、《嘤鸣集》、《岳麓诗词》、《望城诗联》、《一代师表》等,随意翻开,上面都有父亲的诗作,并附有作者简介:

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祁阳县人民文化馆、祁阳县教育局任职,1954年调入湖南长沙市广雅中学任教,工作之余,喜好吟诗作对,其作品被多家报刊、杂志刊用,现为湖南楹联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父亲的诗词楹联在学校是有口皆碑的,课余闲暇,吟诗作对成了他最大的乐趣,时常有精品、佳作出现在学校宣传橱窗,生活中的一事、一物,他都能触景生情,赋诗填词,大多是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主题鲜明,激情洋溢。你听:《浪淘沙·庆香港回归》

“狮醒亚洲东,禹甸兴隆,清庭辱约今朝终,神圣幅员谁敢侮,世纪不同。亿万欢腾中,谈笑雍容,百年奇耻付流潨。米字花旗落港地,万邦飞鸿。”

印象中每逢节庆假日,或应邀参加庆典活动,他回来后三五天之内,一定要给人家作出一首(幅)诗词或对联,然后骑车给人送过去。大前年我们中学同学聚会,其中有一位是《长沙晚报》的编审,说起我父亲有一年元旦,给《长沙晚报》作过一首七律,而且用“长沙晚报新年快乐”八个字巧妙嵌入每句之首,直夸我父亲老有所乐。后来我在他的手稿里找到了这一首:

“长城伟绩耀中华,沙井香茗誉万家,晚讯速传争阅诵,报刊评比共矜夸。新增岁月六时盛,年倡清廉力戒骄,快辑檄文扬政绩,乐为三湘添红霞。”

读起来很流畅,嵌得不露痕迹恰到好处,偶尔听父亲说过,嵌字诗联如文字游戏,但需要懂平仄韵律。文章贵在朴实无华,诗词也是一样。他有一首题为《麓山钟声》的顶真格,大家很喜欢,头尾相互顶接,且意义连贯。“ 钟悬古刹仰高峰,峰有千年不老松;松竹护山山护寺,寺僧常撞无更钟。”《白鹤泉》这一首也不错,朗朗上口。“麓山白鹤涌源头,白鹤登临去复留;未悉何缘名白鹤,飞离白鹤亦长流。”

父亲很迷恋这种文字游戏,上班那会只能业余时间玩玩,退休后正大光明,他身边有几位同道,经常小聚,互相切磋,交流新作,乐此不疲。他很会把人名嵌入诗联中,凡见面聊过天的亲戚、朋友,印象不错的,他就琢磨人家的名字,给人吟诗作对。

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会长余德泉的嵌字联:

“德劭才高,岳麓山前夸妙笔;泉声雅韵,潇湘诗联汇佳篇”

我的语文老师周用廉,与父亲是同事,给她作联:

“人用其才,物用其利,才利互连兴社稷;倡廉反腐,扬廉反贪,贪腐除尽振天地。”

我的一位世家哥哥,是医生,名家凯,父亲给他嵌联:

“家训守勤劳,政协诤言,悬壶济世;凯言诚丽雅,课堂善诱,学府名高。”

除此以外,地名组合诗联,也好有趣。请看:

祁东黄花常德酒,古丈茶叶洞庭春。

娄底衡阳宜永顺,郴州怀化勿资兴。

岳麓晓园,杜鹃红艳艳,桔州窑岭,樟树绿油油。


  这种嵌字诗联有200余首,读来新颖励志,还妙趣横生,给人欢喜,这些质朴、生动的字句中间,洋溢着父亲的生活情趣与乐观精神。什么鹤顶格、鹤颈格、蜂腰格、蝉联格,可谓八音并奏,万籁齐声,与传统训诂学的语法、修辞是一脉相承的;其特点是不牵强,不生涩,嵌人如人,嵌景如景,流畅自然,好物矫揉造作之感。父亲是湖南祁东人,口音很重,可他每次给人做了诗联后,还要兴致勃勃朗诵给人听。多数时候人家是听不懂,只是好奇地瞧着这个老头,看他一脸的笑容,如盛开的菊花,一问年龄,80多了,都竖起大拇指,连声赞叹。人生有如此快乐心态,夫复何求?

 眼下我也写点文字,大多是心情散文、随笔,偶写点微型短诗,也是现代的,不入流,时常看身边朋友的七律绝句是一首接一首,杠杠的,羡煞我也!恨不能时光倒流,从头越!记起父亲当年一再叮咛我读诵《随园诗话》、《诗韵》,可惜没有听进去,只顾了眼前的一堆俗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能重生一回,我是一定要读《三字经》、《百家姓》、《笠翁对韵》的。

父亲健在的时候,我偶尔也读读他的诗联,父亲说一定要读出声音来,有方言没关系,古诗不吟诵是不能体会其韵律之美的。有时候我故意不理他,有时候还说他的诗读起来像打油诗,不料父亲说了,打油诗也有他的趣味道,诙谐幽默,能把一个地方的市井俚俗以打油诗让大家记住的,目前还没有。话题又延伸到大大小小的旅游景区,每个地方都说自己的地界好,可好在哪里?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是让人不屑一顾的,管理者们如能动动脑子,将风土人情、地理风貌,编出一些打油诗出来,让人一听就记住,绝对好过花银子去印刷大同小异的宣传册。

父亲年过八十以后,性格变得有些急躁、古怪,记性也差了很多,十点钟的火车,他八点钟就要赶到车站,宁愿在候车室坐等。说话也是直来直去,不会拐一点弯,眼睛里还揉不得半点沙子,看到不顺眼的事,一定要说出来。妈妈常说,亏他运气好,不然三个“右派”都顶不住的。我在家里排行老小,上面都是哥哥,父亲在心里一直很想要个女儿,听妈妈说,当年她在医院里生产时候,有护生接生,看我呱呱坠地后马上笑着说:“是个千金,不用找人换了”,妈妈挺纳闷的,这时候护士才笑着告诉真相:原来我父亲悄悄交代,如果还是儿子的话,就跟人换个千金。小时候,哥哥常笑话我是捡来的,我去找爸爸告状,这时候爸爸笑眯眯摸着我的小脸,连说不是的,我闺女长的跟爸爸一个样。

  父亲走了,走的时候很安详,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身边没有一个人,这与他性格相符,其实多年以前,父亲就有捐献遗体的愿望,并步陆游《示儿》原韵,作诗一首:“世事茫茫百虑空,人生若梦古今同,英雄多少留荒冢,何惜区区一老翁。”

祝老爸灵魂安息!今生我们做儿女的,若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周到的,叩请父亲海涵原谅,来生我们一定重逢。

附父亲部分诗词、对联:

《岁寒三友》  

【松】  挺立悬崖仰碧空,一生刚直总从容;四时不惮风云恶,傲骨嶙峋自郁葱。

【竹】  潇潇疏影见清高,不好沽名伴楚骚;劲节虚心乐自在,常年绿翠耸云霄。

【梅】  枝头新萼斗寒开,首领四时百卉来;却怪林郎多偾事,千秋闲话惹人猜。

【风雅胜景】

 ※ 《天心阁》 城南一阁耸云霄,欲与天公试比高;遥看晴空星月影,伴随灯火落江涛。

  ※  《烈士公园》 烈士捐躯众所崇,魏巍古塔峙长空;梅花艳似当年雪,景仰英雄一片忠。

  ※  《爱晚亭》 爱晚亭幽曲径边,森森古木翠参天;游人到此常珍憩,静坐沉思忆哲贤。

 ※  《长沙怀古》吉祥如意又年年,岳麓天心景万千;爱晚亭前怀旧友,船山学社忆前贤。黄兴道上芙蓉碧,蔡锷途中杜鹃妍;最是马王奇迹处,沙城湘省共婵娟。


作者简介:肖娟,媒体策划人,新闻,中文双学位,时常行走于电视,文学之间,茶饭余后喜欢随兴写点文字,曾出版散文集《润物无声》,生命是一场历练,随缘心安,作品曾被《读者》转载,现为海淀作协理事,正准备出第二本集子《学会爱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