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影确实好玩儿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8-11


——读王开东《中学语文电影课》

这是2016年阅读完的第一本书。王开东老师的《中学语文电影课》。


王老师很喜欢电影,他在开篇的自序里写道:“没有电影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这源于他小时候独特的经历,为了看电影付出了血的代价,甚至提前失去了童年。

因为放不下对电影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开发了一门“电影课程”。

这本书不是教案,也不是学案,而是他对22部电影的深入解读。分成六个专辑:“青春篇”“教育篇”“战争篇”“励志篇”“爱情篇”“伦理篇”。每个专辑都选择了至少3部影片详述,还有另外拓展的几部同题材影片的简述。

以“青春篇”为例,详述的三部影片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致青春》《山楂树之恋》。


青春是什么?

无限的精力,无穷的动力;

懵懂的爱情,明晰的责任;

彰显的个性,无惧的人生;

……

是的,很乱,这就是青春。无章可循,也会因人而异。

如果再用说教来约束长大的小孩,你可能就失去了和他对话的机会。

可青春那么的不可控,总得告诉他们点什么。


要有信仰

告诉他们,人需要有信仰,这样你才不会偏离方向。

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来讲述这个道理,很显然比较合适。

拍摄这部电影的导演——李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六年,无所事事,事业无成,遭受歧视,默默忍受,凤凰涅槃。没有坚定自己的决心,没有战胜绝望的斗志,也许随波逐流的李安真会一无是处。

生活在电影里的派也同样如此。在正常的生活下,他渴望与动物成为朋友,渴望爱情;在极端环境下,他战胜了恐惧,战胜了绝望,保存了自己。

生活不就是常态和非常态吗?

人生不就是不断拿起又放下吗?

明白自己要拿起什么,放下什么,就能把握好生活中的常态和非常态,这是每个人必修的人生课。


和而不同

告诉他们,人有不同,所以世界才精彩。

《致青春》里呈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的青春。王老师用小标题对人物进行了界定。

“死缠烂打的郑微”“一路向西的阮莞”“贫穷自尊的朱小北”“深度拜物的黎维娟”“作为配角的曾毓和施洁”。

当然,一个词很难准确概括一个人,但是人是有特质的,这不可否认。你身上的特质就决定了你生活的颜色。每个人有不同的颜色,世界才更斑斓。以别人做镜子,也能更好的看清自己。

电影中有主角配角,人生却没有,尊重其他人的个性,尊重彼此的不同,这样,生活才会更精彩。


善待爱情

告诉他们,爱情纯真些好!

爱情是青春期的孩子不可回避的一个话题。怎么处理,怎么面对,对他们,对成人,都是难题。

《山楂树之恋》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个真实的,美好的爱情故事。尽管对故事的主人公来说,有些残忍。

对年青的孩子们该怎么说这个话题呢?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美好的爱情,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山楂树》的那个年代已经远去,但是老三留下的爱情观,我很认同。“只要你活着,我也还活着,若是你死了,我就真正地死了。”所以在没有能力爱的时候,选择放开就是正确的做法。在青春恣意,未来未定的时候,等待也会是很好的选择。

在我看来,王老师挑选的三部关于青春的电影真的很棒,不用讲述,看看也能体会到老师的苦心!

看完整本书,很有感触。我认为:王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好老师,是因为他在用生命教书,他把自己对人生,对他人,对情感的理解灌注到了自己的课堂中,用自己最爱的电影对教学进行补充,所以他的课生动又有效。

也有些小小的遗憾,我猜他是从没有教过小学,或者研究过小孩子,所以他提供的小学生观影的目录在我看来不太合适,至少低段的孩子能看的极少。

难道我也要开发一门电影课程?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