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游安顺场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8-11


天气晴好,前往石棉,安顺场。

这是一个四川边陲的小镇,落后偏远,却因为翼王石达开在此全军覆没,因为红军强渡大渡河取得胜利而闻名。


从石棉县城往西北方向10余公里,有一平台,伫立于此便能看见大渡河滚滚而来,河水清澈、碧绿,似乎早已带走了几十年、上百年前留下的硝烟。

18635月,翼王石达开因为待在京城无望,退走四川,希望能在西南立足。哪知大军行到安顺场处,遭到清军和地方豪强联手围剿,又遇大渡河提前涨水,惊涛拍岸,河宽上百米,太平军几次强渡均未能过,后粮草耗尽,全军覆没。


72年后的19355月,红军因为力量薄弱,被逼至此,同样需要强渡大渡河才有一线生机。蒋介石扬言"让朱、毛成为石达开第二"

历史真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却因为三个小小的不一样,又变得截然不同。

第一处不一样,翼王当年只想着与清军对抗,没想着与地方人民搞好关系。

那时通讯不发达,连皇上尚且未能谋面,边陲小镇的人们又怎可能知道翼王的文韬武略,英勇豪迈。与他们不接触,不交流,不了解,自然也不会得到对方的帮助。

而红军到此之后,严于律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留下了好印象,也得到了当地船工的帮助,抢占了先机。

第二处不一样,毛泽东善于听从建议。

红军到达安顺场的时候,毛泽东接见了当地的一位清朝秀才,他亲历过石达开兵败遇难的事件。主席请教他,为什么翼王会败得那么惨烈。80多岁的老秀才答道,此处两江交汇,易攻难守,不易久留,迅速渡江才是上策。毛泽东听从了建议,尽管攻得艰难,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但最终保存了实力。

第三处不一样,天气的状况。

天时地利人和,天时人不可控。有的时候,尽力就好,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不能勉强。


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的遗址处建立了一座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我刚才所讲的历史,馆内都记录得很详实。参观完毕,下到河滩上走了走,拣了几块石头纪念翼王,他的绰号"石敢当"

我也希望自己能以史为鉴。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