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何孩子出现的偏差行为都可以在6岁前找到原因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8-11


2016年的418日好像极其普通,没有什么大事儿发生。可是这一天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崩溃的。一位优秀的伯克利大学的留学生从金门大桥上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段文字是:

没有任何外部原因促使我结束自己的生命,不是因为信邪教,不是因为被人骂,被人怂恿,完完全全是我自己的决定。这种想法很多年前就有了,很平静、很期待,生命能结束。

这是“家庭教育培训师”课上,一位同学转发给我的。消息真实可信。看到这封遗书,除了替孩子惋惜、替家长难过外,内心里也有一个坚定的声音告诉我说:告诉家长们这个事实吧!6岁已经写完了人生的剧本!

人的成长需要生理营养,也需要心理营养。如果一个孩子生理营养充足,那么他会身强体壮;如果一个孩子心理营养充足,那么他会开出“五朵金花”,他能健康成长:与这个世界有连接感,能独立自主,会追求价值感,有爱与被爱的能力,也会有安全感。

会选择自杀的孩子,肯定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当然就会切断与这个世界的连接。

怎么会这样呢?

我们来看看心理营养形成的阶段吧!


0-3岁是人的安全感形成的关键期
0〜3个月

0~3个月,孩子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妈妈是他的重要他人,孩子天天和妈妈在一起,他觉得自己和妈妈就是一体的。妈妈关爱的眼神,妈妈给他喂奶时的拥抱,妈妈在喂奶时和他聊天的话语,都会增加他对这个世界的安全感。如果这个时候,妈妈不够关注他,那么就会造成孩子安全感的缺失。


给我们上课的苏老师学心理学8年,她天生给人亲近感,课讲得非常好,人也很有能力。可她却对我们说,她不敢辞职,因为极度缺乏安全感。她追问过自己很多次为什么,都没有找到答案,后来才发现源于自己的出生那一天。她出生在冬季,早产。当妈妈出门准备上医院的时候,她生在了地上。4岁的哥哥慌忙地跑去找人帮忙。匆匆忙忙赶来的人慌忙着救她妈妈,没有人注意到这个刚刚降生的婴儿。一会儿,不知道是谁把她放到了盆子里;一会儿,不知道是谁发现了,才把她抱到床上。出生那一天的偶然事件,让苏老师失去了安全感,进而失去了整个正常的童年。她说,她几乎做过所有的偏差行为,打架、骂人、逃学。后来还是通过学习心理学才让自己改变了很多。

4~10个月

4〜10个月,会爬了,这个阶段是在充值自己的安全感。任何对世界的探索如果有爱的支持都会变得平和、勇敢,如果这个时候母爱缺失,刚刚建立起来的安全感就会开始摇摆不定。


10~16个月

10~16个月,从爬向走过渡了。这个阶段孩子的沟通技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会用哭声、笑声、更多的肢体动作告诉家长他们的喜好。如果这种互动能得到有效的回馈,他们的安全感就会极大的增强,反之,就会觉得不安全。


16~2.5岁

16~2.5岁。可怕的2岁说的就是这个阶段。经常说“不”,经常“无理取闹”。其实这个时候是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期。三岁之前的孩子是不太明白,自己与妈妈有什么区别的,她以为自己和妈妈就是一体的。可是,这时,他也会发现好像自己也不完全是妈妈,为了证明自己,他总会说不,试试周围人的反应,妈妈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孩子的“不”就随意发火,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孩子就会极度缺乏安全感,不能很好的形成自我意识。


2.5~3岁

2.5~3岁。稳定的自我形成期。如果0-3岁,孩子的生活里都充满了父母的爱,他是不会惶恐,也不会迷茫的。有了安全感的孩子不惧怕离开爸爸、妈妈的生活,所以满了3岁他可以上幼儿园,可以去探寻更广的世界。有一个靠父母陪伴获得成功的典型例子:2013年,13岁的范书恺考上了清华大学,和很多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他不但品学兼优,爱好广泛,而且面对采访对答如流,与同学相处友好互助。他不是神童,他的成功就是因为家长一直陪伴、陪伴、陪伴……给他勇气,给他力量。形成安全感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可以自动分离。


3~6岁的幼儿期

到了3~6岁的幼儿期,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就增强了,这个时候,他的重要他人就由妈妈转为了爸爸。他急于知道我是谁?我怎么样?他得到的反馈、评价无形之中就塑造了他能成为怎样的人。爸爸的鼓励、赞美、认同是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很多得不到父亲肯定和认同的孩子都会给自己的人生埋下很多危险的“炸弹”,不知道会在将来的哪个日子里引爆。今天的课上,老师用“空椅子”法给一位同学做了疗愈。他和18岁的儿子关系非常紧张。当他面对空着的椅子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他明白自己的严苛、自己的暴躁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也是父子反目的关键原因。可是在真实的生活中,他很难放下,原因是,他的父母也曾用错误的方式教育过他,他也在延续错误的方式与孩子相处。那一幕给我的触动很大。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又不得不草草结束这次的分享。关于父亲的这个话题,关于3-6岁幼儿期的问题只有改天再聊了。作为父母我们都爱孩子,好好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很重要,任何孩子出现的偏差行为都可以在6岁前找到原因。不爱做作业,喜欢打架,顶撞父母,做事拖拖拉拉……都是可以找到问题的症结的。家长们也别慌、别怕,我们都好好学习、转变教育的观念,提高自己的素质,虽然6岁已经写成了孩子的剧本,但是只要我们想改变总会有办法!

让我们告诉自己说:

我是有限的

我的精力是有限的

我的时间是有限的

我的能力是有限的

我允许自己慢慢来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