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建军老师的“新读写结合”观

 冯栎钧是老师 2020-08-11

还在想那个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单元,搜了一大堆资料,现在在看的是朱建军老师的博士论文。这篇论文是针对中学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的研究而写的,朱老师旁征博引,阅读了大量书籍和论文,每一页的信息量都很大,读着不容易,但收获很多,启发很大。

现在跟大家分享一篇读书笔记,内容是朱建军老师的“新读写结合”观。我主要是摘抄,提要,概述,加上一点个人读后的感受。希望可以把他的观点说清楚,顺便自己再梳理一遍。

(其实,这里应该先梳理一下,传统的“读写结合”是什么样的。读写结合有很多种方式,也有一些发展和变化,不太容易简单总结。所以,我直接略过。你简单在这里停留一分钟,自己给读写结合一个概念吧。哈哈哈……)

“新读写结合”观,一句话:积极的读者,实际也是积极的写作者。

或者说:阅读,养成学生“解读者”的阅读姿态、阅读方式;写作,呈现多层面的写作姿态,写作方式。

出示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显然,阅读承载的东西是比较多的,那么学生能达到的层次也是不一样的。在西方普遍认可的是美国史密斯的四级阅读层级理论(这个理论也不说了),朱老师把他稍微做了一点修改:

①理解( interpretation)。指以“自上而下”的整体阅读方式,弄清楚该选文表示什么(what)意义,以及建构新的意义。

(我的理解是,第一层级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是理解。从结构,从内容,再到字词句段。弄清楚文章的意义。)

②解释( explanation)。指要弄清楚该选文是怎样(how)表示意义的,它又包括一组不同思维技能,如:从阅读的字里行间获得另外的知识、论证原因和结果、预期结果、作出比较、了解动机,以及发现其中关系等等。

(我的理解是,第二层级是分析,从知道,到说清楚。文章的意义是什么?怎么表达的?为什么要这样表达?从“理解”到“说清楚”,阅读和表达就交织在一起了。)

③评价性(批判性)阅读。对读物的性质、价值、精确性和真实性等方面作出个人的判断和评价。

(我的理解是,第三层级是判断,是评价。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好又在哪里?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一条让我对现有阅读教学产生了很多的思考。如果不是对思维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到中学的时候能达到这个层级吗?)

④创造性阅读。这里指离开课文另外发表超出课文之外的新思想,获得另外的见解,发现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解决一个真正的问题。

(我的理解是,第四层级是创作。搜集、整理、判断、梳理,再创,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新的作品。)

   朱老师还做了一个四级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框架。他提示实际情况并不是这么简单,这个框架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级阅读技能目标与四级写作技能目标对应的关系框架

阅读技能目标

写作技能目标

理解

包括摘要、缩写、概述、提要、摘抄、仿写、改写、扩写、续写、套用、图表,等等。

解释

对写作知识点或某一规则的学习和演练,以期掌握这些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呈现在文选型教材中的写作单元部分。

评价性(批判性)阅读

主要指文学评论或文艺评论。

创造性阔读

读后感、综述、调查报告、研究性小论文等,如传统的“引”。

就我看来,实际的情况确实非常复杂。阅读和写作的关系,真是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从上表可以看出,每个阅读层级对应的写作技能并不一定是这个层级的,或者说,新的阅读层级对同样的写作技能的要求会很不一样。

前段时间看《苏联的作文教学》,很感慨他们扎扎实实的基本功训练。现在看朱老师的论文,也认可,越是高级的阅读能力,越是需要基础的言语表达形式的铺垫。

读完这个部分之后,结合我自己的实际教学,我认为:从小进行扎实的写作训练。从字词句段的听写入手,让学生能拼写正确,能使用合适的标点符号,能结合教材进行一些读写训练,能用百字记录素材,梳理文字,记录思想是很有必要坚持的。

以上就是读完这个部分的思考。

 精彩回顾▽

☆  独处的时光

☆  《大自然的声音》课堂实录及点评

☆  《铺满巴掌的水泥道》课堂实录及点评

☆  读《新年的第一次升旗》

☆  为写作而教

☆  藏在书里的作家的心——读《乘着音乐的翅膀》

☆  2018,我的幸运年——感谢2018

☆  说说读书这件小事2018.12

☆  徘徊在——放弃和坚持……之间

☆  对比一下

☆  因为,爱你

☆  写不出来就琢磨,别晃

图文编辑:姚付利△微信号:yao_fuli


♪☆  冯栎钧  ☆♪

有点可爱、有点逗比;

喜欢放声大笑、不愿放弃梦想的冯老师,

一直在努力!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

成就孩子,陪伴家长。

你愿意和她一起前行吗?

联系冯老师

E-mail: 3326132336@qq.com

欢迎大家以邮件的方式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 谢谢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