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金婧菲《心之窗》

 中外作家网654 2020-08-12


  点上方蓝字中外作家网再点关注 长按文末二维添加编辑微信投稿《人民日报》《中华网》等多家报刊网站转载刊载平台作文。

                             心之窗

               山东省实验中学  金婧菲

刚迈出车门,一阵熟悉的青草香便拥入鼻端,混合田间稻谷的气息,乡村的亲切感扑面而来。怀着忐忑而激动的心情,我踏入了平阴县王小庄村的助读教室。

教室十分简陋,然而孩子们好学的心却丝毫未受影响,一双双热切兴奋的眼睛满含着对知识的渴望。此情此景,使我第一次感受到身为小老师的责任。

自我介绍后,我便同孩子们聊起了儿时读书的往事。在唐诗三百首中度过的幼儿园,与伙伴们一起读《红飘带狮王》的惊喜与刺激,因《草房子》而爱上读书,再到对《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的痴迷与狂热……我的思绪如汩汩的泉水,源源不断自脑海中涌出。慢慢的,我便不再像先前那般紧张,逐渐进入了角色。

第二个环节是向小朋友们介绍《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我先请几位同学分享读后感受,从中发现,书屋的小朋友虽喜欢读书,却不善于表达自己。我灵机一动,在接下来的朗读中边读边提问,并对回答的同学予以奖励,以激发他们的表达意识。此间有个小男孩十分积极,每个问题都举手。面对如此的踊跃,给足机会让他发言,的确,回答还挺棒。问其读过什么书?他激动地说自己热爱昆虫,且已读完《昆虫记》。偌小年纪竟有如此的阅读热情,我禁不住着力表扬了他,并号召全体同学为他鼓掌。在充满激情的掌声中,他的脸微微泛红,一种孩童特有的天真与朝气绽放在他的面庞。那一瞬间,他的眼神格外得亮。倏然,我脑海中闪过一句话:你的每一次称赞,都是让这个孩子变得越来越好的动力。

平生第一次,我也体会到小老师的神圣感:老师的每句夸赞如一盏心灯点亮学生前行的方向。真诚的鼓励、热烈的掌声,不仅坚定了他读书的信念,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阅读热情。在《昆虫记》的故事分享中,我们读得投入,孩子们听得认真,有趣的地方教室里便溢满开怀的笑声。阅读仿佛在我和孩子们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桥上有孩童纯真的笑容,有阅读的享受,也洋溢着我的无限兴奋与自豪。

接下来,是讲笑话、猜谜语的放松时刻。其中,有一个叫汝心如的小女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她猜中了一个很难的谜底“幽”,还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幅山村风景画。小女孩的出色表现不禁令人眼前一亮。闲聊时,她同我谈起自己爱读书,读过泰戈尔的很多诗。虽不理解诗中含义,但仍十分喜欢。我告诉她读不懂无妨,但一定要坚持下来。记得香港作家张小娴说:“曾经觉得不好喝的酒,或许是当时没有喝到好的年份,或许是那时候还不懂得它的好。他就像你买了回来,随手翻了几页,觉得不好看,搁在一边的书。

若干年后,你无意中再拿起来看,却惊为天人,恨自己当天错过了这么好的一本书。而其实,你并没有错过。只是要经历一个过程。只是,那时候,你还不懂得。”只要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勤于思考,那些曾经解不开的奥秘,便终会水落石出。留名字时,我发现她的字也写得漂亮,遂与她分享了我儿时的练字趣事。讲完后,我们不约而同地笑出了声。和她在一起的时光,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成了要好的伙伴。

休息时,我向孩子们分发提前准备的卡纸,教折幸运星。先演示步骤,又来到同学们中间,一对一指导方法,当然,少不了及时的赞美和鼓励。看到他们折成的一个个幸运星,那份幸福与满足令我真切体会到什么是“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想,助读的意义便是如此吧!让孩子们在引导与互动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慢慢打开他们的心之窗。高尔基有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可以塑造人的灵魂,改变人的外貌。沉醉于书籍,心会在滋养中渐渐成熟,那些曾经想不通的事情、曾经不懂的心,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便也慢慢有了答案。

快乐的时光倍觉短暂。临别之际,几个同学围住我,邀请我与他们单独拍照。他们天真的笑容、质朴的情谊,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感动与不舍在心头交织,我张开双臂,紧紧抱住了他们,并把随身携带的卡纸都分给了大家。

那个午后,乡村的暖阳透过秋日不甚茂密的枝叶洒向地面。照在孩子们身上,也照在我身上,一种融融的温暖在心中涌动。“助读”让我们相遇、相识,在美丽的文字中流连,有倾听、有笑声,有美好时光的记录,更有好书的种子于心田的播撒。阅读为我们打开一扇心之窗,窗外风光旖旎,那是书籍对心灵的抚慰,给了我们桃花源般的安宁与美好。挥手,道别,心中默默许下承诺,不久的将来,可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再相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