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诗:花儿飞

 小诗余味 2020-08-12


小诗:花儿飞


文/张利红


花儿飞
花儿飞
片片飞花逐流水
徘徊又低眉
春来永不归
春来永不归
……
芳尘去
杳杳无踪迹
无踪迹
只在梦中归
只在梦中归
……
春归,你不归



后记:听刀郎的《雁南飞》,反反复复,数十遍,泪雨滂沱,不能自已。并惊叹,那么简单的句子,竟能如此扣人心弦,遂作《花儿飞》以和之,唱挽一切美好的事物和感情。
泪,泪,泪……




头脑风暴:让笔飞


无论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歌,其中都包含情感因素。
感情有着不同的指向,单一的情感具有一种指向,复杂的情感有不同的指向;截然相反的情感形成了一种对立,这种对立往往构成了诗的张力。
诗的矛盾因素或特质指的是后一种状况。
我们看维吉尔的这句诗:
沉重的木犁碰到了空空的头盔
这个看似简单的句子包含着诸多矛盾因素。
木犁的主人是农夫,头盔的主人是士兵。这是一组对立。
木犁是用来耕做,而头盔是用来防身,前者代表着和平时期,而后者代表着战争,这是又一组对立。
还有其它的对立,如木和铁,如今和古,如生和死。
这些矛盾因素为这句诗拓展出巨大的空间,具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沧桑感。

-----张曙光《诗歌中的矛盾因素》

在学者王鸿生看来,一个作家或诗人要唤醒自己的创造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则需要三个条件:
一是孤独,即能够不受外界干扰,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接近生命的源泉,去探索和展示一个内在的心灵世界;
二是幻想,经常处于幻想状态的人有着相当强烈的变革精神和探索倾向,对于文学创作者来说,尤其如此;
三是怀疑,怀疑是思想活力的起因,也是一种自由的精神态度,怀疑精神对于诗人来说不可或缺,否则就可能导致人云亦云,从而丧失个性和立场。
这三个条件,能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一个诗人维持创造力的勃发。
什么事情,一旦有了惯性,或者形成了习惯,就得警惕。
尤其是写作这种精神创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诗人和作家个人的心灵感悟能力,感悟力一旦迟缓、僵化,创造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衰退。
对此,王国维曾说过:社会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善人;文学上之习惯,杀许多之天才。
即是说,文学中长久以来形成的条条框框、写作模式,让许多有创造力的文学青年,都被规范与条理束缚住了,如能挣脱,以创新为能,当然为好事;但大多数人,却因为这些所谓的规范,一些天才之思都被扼杀在了萌芽状态中。
-------刘波《当下诗人需要增强新感觉力》




声明:
本公众号所发的小诗,均不影响在其它公众号里原创发布。
因为小诗字数少和其它文字再组合后,就又能原创发布了。
因小诗字数少,不足300字,所以配上“摘抄”,才能声明原创。不过,摘抄的内容均为干货,值得一览哟。


张利红:海东青·诗僧现代诗讲学班学员,喜欢把爱与美与悟写进文字,化成诗行。尤其喜欢微诗,一粒沙里雕世界。
微信号:13937305746
昵称:若水诗心
公众号:写作点亮生活



更多
详情
敬请
关注
欢迎留言,转发,分享,关注!
投稿微信:13937305746,或直接投到公众号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