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平台创作大赛】挂职双新村 || 寒雪雅香

 作家平台 2020-08-12

金猴气宇轩扬回山林,雄鸡不辱使命报春晓。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再次来到挂职两年的地方,与相亲们问寒叙暖、互道祝福,共庆新春的喜悦,激情满怀,思绪翩翩。

两年前,被组织选派到“双新村”挂职。初次听到这个地名,觉得很有新意,有眼缘,对这里的一切充满憧憬。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驱车前往,一路高歌,一路遐想,像一只放飞的鸟儿,从小城到农村,一种回归自然,回归农村的喜悦油然升起。

来到村委会,远远望去一排排房舍白墙黛瓦、排列有序,房前屋后绿树掩映、油路纵横、鸡犬相闻、炊烟袅袅。农田里秧苗繁茂、流水潺潺、飞鸟啁啾。

村委会,一幢独立的院舍,像一座简单的民居。三面被庄稼地环围,一侧篮球场和健身器材被枝繁叶茂的大杨树遮的满地树荫,杨树外侧一条宽阔的水渠,碧绿的河水正裹着浪花缓缓流淌。进入大门,50平米的院子上方罩着透光顶棚,将院子裹的严严实实。左侧一个宽敞明亮的会议室,正前方玻璃门内各功能室沿走廊南北排列。没有一件奢侈的摆设,一切干净整洁,舒心敞亮。

村书记办公室四五个人正在开会,见我进来,大家热情招呼。寒暄之后,我对村班子有了初步的影响:书记果断干练,主任沉着稳重,女副书记活泼开朗,文书内敛含蓄,农机员憨厚诚实。完全打消了我心中的顾虑,很快融入他们的行列。

时值7月,高温时节。全县上下,精准扶贫工作紧罗密布地拉开帷幕。工作起初,时间紧、任务重,精准对接、精准确定农户、精准制定帮扶计划,每一项都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村干部们上接指标领任务,下推进度抓落实。

三伏酷暑,正值夏收时节。中午顶着毒辣的烈日,挨家挨户宣传政策、摸排情况,晚上披星戴月逐村开会,筛选帮扶对象。坐班期间,汇总对接,建档立卡,完善数据,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发展计划……

结实的墙壁到底是抵不住高温的袭击,吊着透光顶棚的院子,犹如夏天的温室,闷热难耐,没有降温设备,没有洗澡冲凉的地方,每天衣衫湿透、汗洗脸颊,一不小心汗珠滴入眼睛,干涩疼痛。

即使这样,也没能减退我与质朴、善良的百姓接触的热情。坐农家炕头,串农家圈舍,走田间地头,赏乡村文化,了解百姓疾苦,听取农村故事,分享百姓哀乐,每个家庭,每个故事,都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象。

那位满脸愁容的高家大哥,年轻美貌、娴熟能干的妻子突患恶性肿瘤,幸福美满的家庭,被突如其来的病魔击垮。可以预知死亡的结果,可是高大哥不离不弃,为挽留爱妻的生命,原本殷实的家庭负债累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用自已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男子的责任与担当。

那位身患严重肺心病的老爹,呼吸困难,家徒四壁,老伴身体单薄,一家四口靠几亩薄田和政府的救助维持生活。家里除一台老式电视,再无其他电器设备,院子里一堆老玉米来不及脱穗,墙角几株野草,许是老爹无暇顾及,许是无力拔处。即使这样艰难,老爹毅然紧衣缩食,硬生生供养两个女儿上大学。

那位从贫困山区搬迁来的老丁家,白手起家,生活拮据,大儿子待业无事可干,小儿意外致残,无钱医病。虽多次得到政府的关怀照顾,但任难解眼下的苦处。

……

精准扶贫犹如雪中送碳的使者,给像老丁家这样因病、因残致贫的十多户人家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恩惠,不仅帮扶物资,还扶持发展养殖业。

那次走访,见到他们,个个乐的合不拢嘴,直夸党的政策好。老丁家,小儿医治病愈,大儿光荣参军;马嫂家,迁入新居,憨厚的儿子取上新媳妇;赵老家,大女大学毕业,小女得到助学贷款……。

农村百姓纯真善良,只有用真心、动真情,融入他们的世界,他们就会视你为亲人。一个善意的举动,足以使陌生的大娘感动热泪盈眶,拉着你的手,倾诉家长里短。几句关怀鼓励的言语,足以让他们铭记于心。

那次,路旁一位大娘焦急的左顾右盼,寒冬腊月,不知啥事,也不知她等了多久。只见大娘冻的脸颊通红,瑟瑟发抖。赶紧停车,“大妈,您有什么事啊?”我上前问道,“我有急事坐班车,可等不到车啊。”大娘急切地说,“大妈,告诉我地址,我送你吧。”握着大娘冰凉的双手,赶紧搓搓,调大暖风。顷刻间,大娘感动的老泪纵横。“娃,你比我的亲娃还亲。”老人擦试眼泪。原来老人有一儿一女,女儿远嫁他乡,儿子儿媳视老人为路人,不管不顾。一路的劝慰开导,老人情绪渐渐舒缓。二十分钟后将老人送到目的地,老人悉悉索索地从口袋掏出皱皱巴巴的十元钱,互相推让,最终钱回归老人口袋。

上次回访,又遇到老人,娃长娃短更是亲切无比。说话间,七八个老人相拥而来,他家坐坐,你家聊聊,最终将回访弄成了老人的专访啊!

都说“树大乘凉,养儿防老”,农村老人啊,勤苦操劳,一生终不得闲。但愿他们能够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老有所养!

挂职两年间,我感受了纯情质朴的浓浓乡情,也体会了基层工作的心酸与苦辣。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繁琐复杂,大到推动经济发展的项目落实,小到邻里鸡毛蒜皮小事的调解处理,事事操心操劳。村干部即是基层群众的主心骨,又是政府工作的连心桥,能文会武、经验丰富,千辛万苦、心系百姓。两年时间,我对这个群体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又是炊烟袅袅时,驱车启程,在依依惜别中,结束了我的挂职生活。

水渠里“哗哗”的流水声,农田里高低起伏的蛙声,自然优美的“纯音乐”又在耳边萦绕……

(2017.1.25)

作者简介:寒雪雅香,本名蔺雪芬,甘肃人,喜欢文学,喜欢写作。作品散见于《警察文艺》、《甘肃警察》等书刊和《作家在线》《作家平台》、《文学前线》、《作家》等网络媒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