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届"我的教育故事"读书征文选登之69 宽容之中写大爱

 新用户0055Uznz 2020-08-12

宽容之中写大爱

——读《我,就是教育》有感

暑假里拜读了王福强老师的《我,就是教育》。王老师在书中用他的学生时代、教师生涯、领导在位时的故事,向我们解读了什么是教育。故事娓娓道来,浅显朴实,生动感人,每一个故事都给我一个惊喜,读完真的收获很多。

其中令我最为喜欢的一句话是: 宽容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

在“宽容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的主题里,王老师用四个故事讲析了宽容的内涵。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个班主任,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对家长的宽容之心。接下来我就根据阅读所得,对自己多年来的班主任作工做一个回顾反思:

1

不用分数来判断优生与后进——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是自己努力所得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每一个学生都是独具特色的生命体。有的同学天性聪明,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强,所以成绩总很优秀;有的同学感悟能力稍弱,但他态度端正,学习习惯好,成绩也出色;有些学生态度端正,认真学习,可总成绩不是很好,他们尊敬师长,关心同学,关心班级,看到地上有垃圾就会及时去捡了,看到生物角的植物枯了会主动去浇水,同学发生矛盾时能积极主动去调解和报告老师,学校与班级的活动积极踊跃参加……我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班队课上及时肯定他们、表扬他们!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我努力让学生获得班级存在感、班级荣誉感,在年终总结时让每位同学都能获得班级成就感。我的班级38位同学,年终奖状要发50多张:有“勤学早到之星” “光盘之星”,有“班级管理小能手”“ 值日小能手”等。

我以为不单单用成绩衡量学生,让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我就是好的教育。当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荣誉之后,也就不会在分数上纠结不清了,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考到第一名。当老师有这样的思想意识之后,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导向,学生有也就容易形成自己的发展方向:条条大路通罗马,适合自己的、属于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

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学生——班主任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共性问题

班里总难免有个别不太守纪、不太认真完成值日工作的同学。但是为师者,不能只盯着这一小部分。我在平时就比较注意加强引导,同时做好人人都爱班级的引导,就算有时候有分配工作时的多寡不均,学生也不会斤斤计较。我就是应用王老师的“教师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法宝去衡量他们的。尽量通过自己的言行及言语调动他们爱班级、爱集体的积极性。

学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我们不能一杆尺子量到底,要区别对待,这也是教书育人的难处所在。我们要善于在日常中发现学生的长处,肯定之、发扬光大之,让学生在教师的肯定中成长,愉悦自我,影响他们,促进班级进步。

学生是有个性的生命体,我们作为老师就是要发现他们的个性与共性问题,区别对待,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教育培养学生,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学生,而不是仅仅用分数唯一去对待个性不同的学生。当老师有了这样的教育思想后,理念更新了,方法就会过多,这样的教育,相信会有更好的成果。

3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老师是学生成长进步的领路人

受师道尊严的影响,传统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是“严肃有余”而“亲切不足”。学生有问题时向老师请教,学生如果问得好还好,问得不当,不是“一顿臭骂”,便是“一顿挖苦”,这样的话,学生还敢有疑问?因此,要让学生愿意开口提问,教师首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外,我都努力营造自由、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情境:如教学《从社区看我家》时,我说:“老师对学校周围的环境不太熟悉,可老师又想到每个地方去熟悉熟悉,先从了解你的家在哪里开始。让我知道你家的位置,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大胆去说出自己的发现:“怎样才能详细地把自己家的位置介绍给老师呢?”鼓励他们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后进的学生,只要有合适的问题,我都会给予提问的机会。在各抒己见之后,当一位学生说:“用文字描述行吗?”“用画图行办法可以吗?”我说:“画图是个好办法,书上就有两位同学用这种办法,你们也来试一试。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有一位同学问:“两幅图介绍的是同一个地区,为什么画的却不一样?”谁有办法告诉他问出在哪,能不能解决?下面请同学们看看明阳小区平面图,再和刚才的这两幅图对比对比,看了这幅图之后你又有什么想法?通过对比,此时很快就发现前面的不同,找到了影响读前面两幅图效果的原因了——缺少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时我肯定了学生敢于猜想的精神,用欣赏和等待让学生继续猜想、提出问题,并进行自我验证。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求知状态中。心里想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

近三学期以来,我教的学生已经快成为“问题学生”了,上课初,他们会就上课内容进行预习,提出好多问题;上课过程中,他们也会主动举手提出他们不理解的,心存疑惑的地方,有时候这些问题也会把我难倒;有时候,会将我的上课计划打乱。但是,看着他们日趋浓厚的问题意识,这一切都不算什么了。

事实上,一个好的老师,常常是以问题为突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激起学生思维的碰撞,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潮。我想,只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天长日久,学生就会养成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和能力。

王老师用几个有生命力的故事,讲解了为师者要信任同学,要爱严有度,才能走近宽容。那么我们就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打开宽容世界的一扇窗,让我们和学生一起享受教育快乐的灿烂阳光。

读完全书,我明白:以宽容之心育人,就是对教育内涵的最好诠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