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何时能撕下标签?

 更丝路 2020-08-12

情怀丝路 · 以梦为马 | 第32期

2013年有一部不平凡的电影,在获得了“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最佳电影”之后,却销声匿迹了。直到今天,它才被正式“解禁”,大众得以一窥其真容。

它还有个非常不一般的名字——《狗十三》,13一直被网友认为可以看成拆分的B,因此这部电影从海报上看很像一个“狗B”。

这明显是一句骂人的话嘛,又或许是曹保平导演的一句幽默的讽刺。

看完了电影以后,我只感觉到两个词——平凡和疼。

懂事,就是要推翻真相

这个世界上唯一彼此不理解又相互羁绊的感情就是亲情,大人希望我们懂事,而我们只想要快乐。

13岁的女主李玩,是张雪迎饰演的,戴着牙套、额头冒着几颗青春痘、扎着随意凌乱的辫子。很普通,仿佛就是当初的你我。但是她也有些特别,喜欢物理和天文。

通过她,我看到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错位,互不理解才是伤害的根源。

“我打你,可是我爱你”,但是爱就能将一切伤害抹平了吗?

◆前途抹杀兴趣   

李玩喜欢物理、天文,但是父亲希望她能选择英语兴趣班,以提高成绩,当然如果能参加演讲比赛获奖的话更好,可以得到重点高中的保送资格。

在劝说无效后他疲于应对孩子的“顽固”,选择用“暴力”快速解决问题。

 ©初次见到“爱因斯坦”的李玩

出于愧疚的心理,他送了一只小狗作为歉礼,李玩取名为“爱因斯坦”。

但它就能取代真的物理吗?显然不能!

◆亲情长期缺位

爷爷奶奶长期抚养她却不知道她不能喝牛奶,父亲再婚式家庭使她在这个家庭的位置变得微妙而尴尬。虽是至亲,但其实并不“熟悉”。

孤独的她,迎来了这条会在她回家时下巴着地氏迎接她的小狗,不仅弥补她了在兴趣小组上的缺失,甚至足以弥补缺失的亲情。

 ©扑地式迎接李玩的“爱因斯坦”

因此,“战火”也因这条狗而起,因为它被爷爷弄丢了。

◆错位式思考

李玩去找“爱因斯坦”,却在情急之下推伤了爷爷;而常年不出门的奶奶为寻她而迷路;继母拿一条新狗骗她并要全家劝她相信这是真的“爱因斯坦”,苦闷无解的她去喝酒,被震怒的父亲暴打一顿。

“娃还碎木,不懂事。”奶奶操着纯正的关中腔劝着。

为什么说不懂事?

就因为一条狗的走失,导致爷爷受伤,奶奶迷路,在“成人”的世界里,这简直无法理解!你值得这么反应激烈,搞得全家都不安生?真是不可理喻!

 ©一筹莫展的家人

不是赔了你一个“爱因斯坦”吗?都是狗,养熟了都一样。

还去喝酒?叛逆?那我就给你打服了!

于是盛怒之下的父亲用武力解决了女儿的不懂事与他们眼中的叛逆。

◆忘了怎么关爱

爷爷说:“你当娃是狗娃呢,给几口肉就长大了?”

无疑,这些亲人都是深爱李玩的,父亲会在李玩英语考了95分时带她看天文展览,虽然搞错了时间;他还会听女儿的请求将狗送到收养所;会因为李玩获得物理省级奖励亲她好几口……

所以当他红着眼睛说:“来,过来,坐在爸腿上。”的时候,我们好像就能将之前建筑的“防御大厦”摧毁,就能原谅一位父亲对女儿之前犯下的错。

“爸打你,是因为爱你,你要懂事呢。”

 ©打了李玩之后父亲向她道歉 

所以李玩收起伤心和难过,接受这个叫“爱因斯坦”的假爱因斯坦;

还要对家人充满感激,在所有人面前露出“假笑”,祝那个和自己相处并不愉快的弟弟生日快乐;

和父亲去成人的饭局,牛奶喝不了就喝酒,吃下叔叔专门点给自己的红烧狗肉,咽掉所有委屈和抗争,从此,做个懂事的孩子。

要乖要懂事,但我想这应该不能叫成长,而叫“驯化”。

 会哭的孩子总有一天没糖吃

年龄、阅历、身份的不同,导致亲人之间出现沟通的错位。相信大家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可能对陌生人比对家长要好很多。

还记得那个说“我杀的又不是别人,是我妈妈。”的小男孩吗?

因为你爱我,所以就给了我伤害你的理由。血浓于水所以关爱好像可以毫无底线,身份的不同导致理解的错位,最终就演变成一种理所应当。

孩子理所应当的认为,我受委屈你们就会来帮我了,就是典型的“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思维。

同时家长也理所应当的认为,小孩不懂事,长大就明白了。小就是嚣张的理由,可以不懂事、可以不道歉,但是没人给“懂事”画一条鲜明的年龄线。

电影的最后一幕,弟弟在滑冰场一次次摔倒、站起来、再摔倒,可是父母在一旁眯着眼睛笑。

“懂事”其实和年龄无关,是父母期望你成为一种乖、一种服从的样子。

 ©滑冰场一次次摔倒的弟弟

而中国的孩子一直长在童话一般的梦里,父母曾给他们构建一座童话的城堡,但是最终也是父母亲手摧毁了这座城堡。

成长也许并不像纪录片中快速播放的植物生长那样浪漫,它是一个很疼痛的词,几近残酷。

因为亲情和成长一直是两个难以拆解的组合,怎么教育好孩子是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困惑,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在今天我讲的电影中真实的展现了,又或许,现在就在哪个家庭中上演着。

家长想让孩子懂礼、得体,能够在他们认为的“正确”的路上规矩前行,可是他们总是不得其法,还经常忘了听听,孩子想要的是什么?

我想起韩剧《请回答1988》里,父亲在街角的便利店捧着蛋糕给备受委屈的女儿道歉道:“对不起,爸爸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所以,请我的女儿稍微体谅一下。”

关于这个电影,一个影评这样写道:“其实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如果你没有共鸣,你不知道你有多幸运”。

作者:兜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