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之星|金雨晴:时常想起外婆那几碗淡淡的菜,耳边常萦绕着外婆喊我的声音!

 笔心传媒 2020-08-12

?好作文,都是鼓励出来的!

文 | 金雨晴 · 主播 | 卢炫伟

淡淡的几碗菜

餐桌上摆满了菜肴,有鱼,有虾,有肉,只是少了那几碗淡淡的菜。不咸也不淡。头顶上的灯,是纸醉金迷的黄。

自从搬了新家,我开始恋上了城镇的生活。而渐渐疏远了,也淡忘了,在大桥的彼岸,总是坐在小板凳上休息的外公和一直忙碌的外婆。 

这时,我看向窗外,黑夜还未吞噬天空的一角余晖,外婆大概早已吃完饭了吧。外公虽已年过花甲,内心却一天天像个老小孩,天天跟在外婆的身后,天没黑就催着要做饭。外公饿了,他老了,需要休息了。

外婆的菜,应该没有多大变化吧——一盘炒肉洒上一抹绿,一碗清淡的西红柿汤飘着鸡蛋,是否还有外公喜欢的豆腐乳?一定会有的。

天天吃着外婆烧的菜已是三年前了。

记忆里外婆烧的菜很淡的,生怕烧咸了我们嫌弃。每道菜,她都亲自尝过去,做到色香味俱全,才决定给我们吃。前几年,晚餐大都是七八口人围着桌子一块儿吃,大家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可后来,时光匆匆,两三个孩子接连着成年了,他们开始嫌外婆的菜太淡,他们热衷油焖和爆炒,而外婆,只会做那些淡淡的菜。

于是,他们不再吃外婆的菜了。每次看见他们在厨房烧菜,永远都是一股辛辣味儿,大蒜、五香、孜然等调味品东倒西歪。外婆呢,在角落注视着自己的孙子,独自吃完饭,又独自走出厨房,眼眸难掩落寞。扑朔的白炽灯下,有几只蝶在闹,而外婆却更加苍老。

而我,总是眷恋外婆的菜,和姐姐一起,坐在木质长条凳上,荡着够不着地的腿,夹了一块豆腐入碗里。灶台前的外婆,这时才会笑得眯起了眼,这时菜,也慢慢有了味道。火候正好,恰好温暖了整个厨房。

但现在,我家厨房也多出了些重口味的调味剂,厨房里再也见不着那手脚娴熟的老人,再也飘不出淡淡的味儿。

回不去了童年,听不见了外婆歇斯底里的呼唤——从厨房穿过小门来到道地上,传入在奔跑的我的耳朵里,更吃不上曾喂养了我十几年的外婆家的菜。

我停下笔,开始幻想,以后会不会有一天,犬吠还未震颤夜空,阡陌边的老屋门口,有位老人,在厨房里摆了几碗淡淡的菜,等待日思夜想的小辈们——回家吃饭。

我时常幻听啊,“阿晴,回来吃饭了!”“又跑哪里去了?饭都凉了。”我笑着跑走了,却没有再回来,外婆的菜也冷了数年不再有一丝余温。希望外婆不要记住,那天我说我会常回家看看的。原谅我没有做到。

随着外公去了,楼也空了,冰箱上的蜡烛也一点点的熄灭了。外婆也渐渐老了,我也渐渐长大了,不在外婆身边,但时常想起外婆那几碗淡淡的菜,耳边常萦绕着外婆喊我的声音!

不说了,要落泪了……

本文作者:金雨晴  台州市书生中学高二(10)班

指导老师:吴昌明

特邀主播:卢炫伟  快乐壹加壹朗诵班学员

指导老师:周进


特别鸣谢:快乐壹加壹教育,隶属于台州市儿童艺术团,从事语言表演(小主持人、演讲与朗诵、影视表演)、奥尔夫音乐、经典诵读等教学,专业挖掘、培育、输送艺术人才的少儿艺术培训机构。

爱师点评: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就是要“我手写我心”。我们提倡中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之作,养成质朴的文风!无疑本文是这方面的典范,金雨晴同学聪明伶俐,热爱读书写作,擅长写散文,曾经获得过第十五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现场决赛一等奖。本文写了外婆淡淡的几碗菜,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外婆的爱恋,对成长的思考,语言质朴,细节动人!

——吴昌明——

近期热文链接:

?李想:青餣放进锅里蒸,由浅绿色变成了墨绿色,真神奇呀!

?欧阳雪珥:不论万千,海在我心中都是生命之源,万物至尊

?张曲迩:红船精神,正驶向我们的未来,祖国的明天!

?朱红星:留住青砖黛瓦,别让乡村化作回忆中永不干涸的渗血泪珠!

?徐沛阳:如果家是一盏蜡,家风就如蜡烛的灯心

中小学作文研习社是公益的学生作文交流平台,免费推送全国各地中小学生优秀作文,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收获更多自信和快乐!

作文研习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