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田坝的美 || 周功绪

 作家平台 2020-08-12

   

军田坝的美 

周功绪

“我的家,我的家,军田坝,我美丽的家,哎,群山拥抱多情的她,小河亲吻梦中的她,男人耕耘富饶的她,女人妆扮多彩的她……”,这是《军田坝,我美丽的家》的经典歌谣。

到军田坝,对于我来说,就像到了美丽的家园一样。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提到军田坝,想到军田坝和说到军田坝,那美仑美奂的春色和如诗如画的美感,便会油然而生。

军田坝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东侧,距宜昌至保康省道1公里,离小溪塔城区13公里,东连背马山,西接黄花场,南邻新合村,北抵杨家畈,是一个久闻其名的“全国文明村”。

军田坝,在我心中,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乡村,而是一个美的让人窒息的生态乐园。既温磬,更浪漫。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军田坝,就像18岁时的刘晓庆一样,似乎有一种古典之美、开放之美和现代之美。

军田坝的美,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的流行版本、精装版本和豪华版本。但在我的眼里,军田坝的美:美就美在爱国如家的情怀上;美就美在乡村公园的建设上;美就美在共同富裕的帮扶上。

军田坝的美,说到底,就是一种爱国之美和奉献之美;就是一种和谐之美和生态之美;就是一种互助之美和共富之美。

军田坝,原为王家坝。相传,三国名将关羽率军经过这个古老而文明的村庄时,将这个土地肥沃,形似盆地的坝子,定为军田(军用粮之地),至此,军田坝之名,便运应而生。

原土地肥沃,环境优美的王家坝,是一个盛产优质稻米的风水宝地,也是朝廷贡米的几大主要产地之一。

1943年至1944年间,国民党141部队驻扎这里,与日军激战,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拥护和大力支持。为了抗日,老百姓宁愿喝稀饭、吃野菜,也要把家里最好的粮食和最好的羊肉、猪肉及蔬菜送到军营,供抗日将士抗日。老百姓“有国,才有家”的这一举动,受到了抗日将士的高度赞扬。国民党141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唐竺仙,曾以“军田之地,贡米之乡”为由,建议将“王家坝”改为“军田坝”,因当时未引起政界的重视,而未采纳。直到解放后的1959年4月,为了纪念抗战英烈,弘扬抗战精神,原宜昌县黄花管理区才将王家坝改名为军田坝,并沿用至今。

无论是军田坝的美丽传说,还是原王家坝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爱国情怀,还是如今我对军田坝人“永争一流”的高度文明印象,这个古老而文明的村庄,不愧为是人们心中的屈指可数的“全国文明村”。

军田坝人的爱国之美和奉献之美,为军田坝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为后来军田坝的农业发展、工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业的飞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富有创意的军田坝人和永当先锋的军田坝人,无论是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农业学大寨的年代,还是在“轰轰烈烈大办乡村企业”的改革开放的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富美乡村”的乡村振兴的年代,军田坝人始终以敏锐的眼光、超凡的胆识和敢为人先的勇气,永远奔驰在“和谐之美”和“生态之美”建设的康庄大道上。

军田坝人在荣获“全国文明村”至高无上的荣誉后,以永不满足的气势和永无止境的追求,以崇尚“和谐之美”和“生态之美”的绿色理念,开创了一个令人无比向往的乡村公园建设的新时代。

 欣荣乡村公园,是军田坝人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的一大创新,是军田坝人在乡村田园综合体建设上的一大杰作。
    欣荣乡村公园建于2014年,是由宜昌军田坝拓沣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休闲、观光、康养”为理念,以“三国、军垦、农耕、抗战、三线建设文化”为主线,以“生态观光、休闲健身、农耕体验、民俗文化、科普教育、康养服务”为核心,以“绿色种植、生态养植、特色餐饮,休闲农旅、田园观光”为特色,以“保护自然生态景观、开放式综合服务”为前提,精心打造的“虾稻间作,稻渔共养”的集“田园观光区、山水游览区、民俗文化区、康养服务区、特色餐饮区”等为一体的公园式的景区。使其呈现出 “显山、露水、透绿”的自然生态景观,是玲珑妙雅,林憩游览的胜地。

公园内乔、灌、花、草遥相呼应,立体穿插而行,沿溪河铺装有曲线休闲步道,依山建有蜿蜒登山林荫踏步,设有休闲桌凳、观光平台、环保停车场等。有近30年经营历史的欣荣山庄特色农家乐,可同时接纳游客1000人进餐,还可提供垂钓、农宿、会议、采摘、野炊、烧烤、婚庆等系列服务。
 这里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紧邻黄花文博小镇,距宜昌主城区仅17公里,离宜兴、宜保省级公路和宜巴高速仅3公里。




坐落在群山怀抱下的欣荣乡村公园,如今,一座设计新颖,别具一格的乡村公园大门,给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第一印象,它就像一棵不老的迎客松一样,在那里,日夜迎来送往五湖四海的客人;一条无比气派的沥青路,沿着一片片良田的边沿形成了一条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的环形通道,让人感到这里不仅仅是农耕习俗之地,而是生态田园风景;那虾稻间作,稻渔共生的耕作模式,不知给多少中外游客带来了多少“鱼欢水笑”的快乐;那三岔口弯弯曲曲的沟壑飞流直下,一会儿淹没在沟边茂盛的草丛里,一会儿跳下高高的石坎,形成一道道银光闪闪的瀑布,不知给多少中外游客带来了多少美仑美奂的感觉;那林间小鸟,宛转悠扬地为你歌唱,不知让多少中外游客陶醉在人间的天堂;那满山遍野的樱桃花、李子花、枇杷花、玫瑰花、百日草和波斯菊,不知给多少中外游客留下了多少灿烂的笑容……


一到这里,我才知道什么叫如诗如画,什么叫天然氧吧,什么叫人间仙境和什么叫人间天堂。

军田坝人,在飞向小康生活和富美乡村的阳光大道上,一刻也没忘记扶贫帮困和共同富裕。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扶贫帮困的故事。

“军田坝的干部,是日益繁忙的干部,几乎没有星期天和休息时间,走路犹如小跑一样,风里来,雨里去”,这是我去年春上在这里驻村三个月,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最大感受。尽管这样,但他们再忙、再累和时间如何珍贵,一刻也没忘记贫困户的柴米油盐和衣食住行。

为了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工作,村支部、村委会组织全体村干部、村里企业家和区委统战部、黄花镇政府、黄花镇财政所、黄花镇供电所的帮扶干部职工一道,同70个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的困难户,卓有成效地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为这些贫困户做了一件又一件看得见、用得着的好事和实事。
    在精准扶贫攻坚的路上,他们先后开展了“送政策、送健康、送化肥、送棉被、送信息、送温暖”、“产业扶贫”、“危房改造”和“农副产品促销”等系列实实在在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深入开展,为这些贫困户一次又一次地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使这些贫困户一次又一次地倍感到党和政府的亲切与温暖。


一组贫困户吴开均,40多岁,与20多岁的儿子一起相依为命。前几年,好不容易在一个“悬崖峭壁”的地方,建了一栋新房。万万没想到,去年春上连续春雨,使其房屋后面30多米长,4米多高的石坎塌方,直接危及到新房的安全。就这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一组村民在袁新组长的率领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投入到了紧急抢险的大决战中,通过十多天的艰苦努力,有效地排除了这一重大险情。

在军田坝,像类似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故事,不知还有多少。

一组贫困户黄定富,是一个勤劳善良的老实人,但因儿子患强直性脊柱炎和妻子患风湿等病,导致家庭十分困难。


村干部得知后,迅速同老黄与帮扶干部联系,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帮助老黄化解卖猪难题。在村干部、帮扶干部和帮扶干部的高中同学的亲切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不仅有效地化解了老黄这一前所未有的难题,而且挽回经济损失数万元。

在军田坝,像类似帮助贫困户化解农副产品销售难、子女就业难和产业发展难的事,还数不胜数。
    有人问我,你在军田坝精准扶贫的日子里,累不累?我说,“我天天走在军田坝的美丽的风景里,一点也不累”。
    军田坝的美,当然不只这些,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慢慢地尽情地去欣赏。

周功绪,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业余时间,热爱学习,热爱写作,热爱生活。先后撰写的《太平溪老街的那些陈年往事》《三峡黄金海岸永不消失的水下记忆》《母亲的柴火灶》《父亲的草鞋》《小溪口纪事》《老家的火塘》《快乐的老家》《走在夷陵的春天里》《老家的“车市”》《深藏的母爱》《记忆中的土钵饭》《老乡的拜托》《刻在坛子岭上的记忆》《周家老屋》《周家屋场的年味》《周家老屋的九佬十八匠》《周家老屋的栽秧饭》《山旮旯的老作坊》《我那摸鱼的黄金岁月》《许家冲,一个令人向往的村庄》《兰溪的夜》和《宜昌打工的记忆》等文章在《当代美文杂志》《湖北网络文学》《湖北田野》《三峡文学》《三峡日报》《宜昌记忆》《新三峡》和《西陵书香》等媒体釆用。


《中国当代文学精品选》

隆重征稿中,欢迎大家来稿

二、来稿请发到指定邮箱,文章后面附上150字内作者简介、联系方式(微信、电话、详细地址、邮编)。文章审核通过后会邮件或者微信通知。作者也可直接加主编微信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