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颐和园的谐趣园(一)

 小山425 2020-08-12



谐趣园宫门匾额为慈禧皇太后御笔
宫门坐东朝西,东接一包厦。宫门的屋顶造型颇为考究:南面为硬山式样,连接三间小值房。北面为歇山式样,与游廊相勾连。这种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建筑手法,正是中国明末著名造园艺术家计成在《园冶》书中所言:“构园无格”、“巧与因借”的生动体现。

谐趣园在万寿山东麓,是一个独立成区、具有南方园林风格的园中之园,是清乾隆时仿无锡惠山脚下的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建成后,乾隆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时重修改名\'谐趣园\'。竣工时,嘉庆在《谐趣园记》中说:\'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     地仅数亩的谐趣园,园内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百间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沟通。有涵远堂、澹碧斋、知春堂、知鱼桥、饮绿亭、洗秋亭、引镜亭、知春亭等等。

谐趣园的位置图

地仅数亩的小园,趣味究竟在哪里呢?从网上找到两张平面图:




似乎第二张图更清楚一些。
声趣:进得宫门,两边是游廊,正面则是一片荷花池。谐趣园里的荷花池之水来自后湖,从西北角的一个水闸进入园中。水闸之后有一条水道和一片翠竹,水道旁的一块大青石上有乾隆御题“玉琴峡”。入谐趣园,只见一池荷花,亭亭玉立,园内有一丛绿竹,竹荫深处,有山泉分成数股注入荷池。这道山泉的水源,来自昆明湖后湖东端,谐趣园取如此低洼的地势,主要就是为了形成这道山泉,使谐趣园的水面与后湖的水面形成一二米的落差,而在一二米的落差中,又运用山石的堆叠,分成几个层次,使川流不息的水声高低扬抑,犹如琴韵,难怪横卧在泉边的一块巨石上,镌有\'玉琴峡\'三字。有此一景,使这座园中之园有声有色,可谓谐趣园的\'声趣\'。
进入宫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池塘对面的“饮绿”、“洗秋”,都是卷棚歇山式灰色屋顶。其精妙的采用了对比、反差的设计:以下是不同角度的“饮绿”与“洗秋”:

“洗秋”的建筑体量比“饮绿”大一倍,厚重的石砌台基上是红色的围栏和红色的柱子;“饮绿”小巧玲珑,婷婷玉立;“洗秋”厚重踏实,沉稳端坐;
“饮绿”是个四方亭子,红色的台基上是绿色的柱子和绿色的围栏,与“饮绿”这个名字很契合,整个亭子由几根方形石柱支撑着立在水中。
“洗秋”的前面有一棵歪倒在水面上的大柳树,在炎热的夏天,它的枝繁叶茂把“洗秋”遮挡了一半,碧绿茂密的柳叶更减少了“洗秋”的红色所带来的燥热程度。
“饮绿”的屋顶朝向是南北方向,“洗秋”是坐东朝西,但对联和匾额都是朝向宫门位置;“饮绿”和“洗秋”在南北方向并不在同一轴线上,避免了机械、死板的构图,同时使建筑在前后左右更有层次感,更加生动;
宫门两侧的游廊
南面游廊

北面游廊

从北侧的游廊看“饮绿”和“涵远堂”
从北侧的游廊看“澄爽斋”望南面“知春亭”与“引镜”


澄爽斋是园内的主要景建,也是谐趣园中的时趣。因它位于谐趣园荷池西岸,坐西朝东,面阔3间。歇山顶。有白色的汉白玉平台伸入水中,所以这是一处观景的好地方。在澄爽斋凭栏东望,水波荡漾。春天杨柳低垂,夏日荷花满塘。对面有江南水榭饮绿亭、富丽堂皇的知春堂,踏水低平的知鱼桥,四时景色不同,赏心悦目,真时趣也。乾隆也曾来这里欣赏自己奇思妙想的杰作。他在诗中写道:“斋俯绿琉璃,澄观会莞guān倪。藻渊潜赤鲤,锦浪泛文鷖yī。淡月银蟾镜,轻烟丝柳堤。忘怀此小坐,还似对梁溪。”“梁溪”是水名,在无锡。他忘情感叹的说:“楼南闲馆,俯瞰远碧,流憩之余,神心俱澹。”澄爽斋南侧通过九间游与宫门相接,澄爽斋北侧回廊向西,是谐趣园宝瓶形的侧门。澄爽斋和瞩新楼之间有三间硬山顶值房。澄爽斋在清漪园时名澹碧斋,光绪重建时易今名。

澄爽斋匾额乃慈禧手书。澄:水静而清。澄水:清澈平静而无波的水;爽:舒服,使人感到愉悦。面临清澈水面,使人感到爽快的斋堂 。
对联为慈禧御笔:芝砌春光兰池夏气, 菊含秋馥桂映冬荣。大概的意思是:春天里繁花似锦围绕着澄爽斋盛开,池塘里的香草散发着夏天的气息。菊花在秋天里含香吐蕊。冬日里桂花含香松柏常绿。楹联说明在澄爽斋看四季美景。春看柳,夏看花,秋有菊,冬季松柏长青。还真有些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野趣。
这里就是谐趣园的时趣

以下是站在引镜望“澄爽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