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随拍:颐和园谐趣园

 zzm1008图书馆 2021-10-22
手机随拍:颐和园谐趣园
唐老鸭
09-21
阅读 1539
关注
来自话题
#在北京与大自然接触
1.2万篇

拍摄器材:iPhone 7p

谐趣园位于颐和园东北角,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仿江苏无锡惠山寄畅园建造,原名惠山园,是中国园林建筑中最为著名的园中之园。

八景

惠山园(后称谐趣园)建园时,以池为中心,环池建有载时堂(后称知春堂)、墨妙轩(后称湛清轩)、就云楼(后称瞩新楼)、澹碧斋(后称澄爽斋)、水乐亭(后称饮绿亭)、知鱼桥、寻诗迳、涵光洞等八个景观,称为“惠山园八景”, 乾隆帝在《惠山园八景诗》诗序中写道“一亭一径足谐奇趣”。

八趣

谐趣园有八趣,即时趣(四季不景同)、水趣(玉琴峡水声)、桥趣(知鱼桥)、书趣(寻诗径石刻)、楼趣(瞩新楼)、画趣(游廊彩画)、廊趣(113间游廊)、仿趣(仿江南园林)。

谐趣园宫门

进入谐趣园宫门,眼前亭堂楼阁、一潭碧水,满池荷花。

远观涵远堂

远眺涵远堂和饮绿亭

近看知春亭

亭堂楼轩斋

谐趣园中央有一池塘,其旁建有亭、堂、楼、轩、斋等建筑共计十三处(包括知鱼桥),四周用百余间蜿蜒的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桥相连接,可以说是三步一回,五步一折,错落相间,步步有景。

让我们顺着逆时针慢慢欣赏。

知春亭

引镜轩

南北有门,是个穿堂殿,池水可以从轩下流过。

知春亭、引镜轩是赏鱼、喂鱼的地方。

洗秋亭

饮绿亭

饮绿亭(左)和洗秋亭

澹碧斋

知春堂

小有天

兰亭

兰亭内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刻着乾隆帝的御笔“寻诗迳”及御诗。

寻诗碑

寻诗径

湛清轩

涵远堂

瞩新楼

园子外面看是一层

园子里面看是两层

澄爽斋

此廊连接饮绿亭与澹碧斋。

此廊连接澹碧斋与知春堂。

此廊连接小有天与兰亭。

湛清轩前爬山廊

此廊向左是涵远堂,向右是兰亭,向上是湛清轩。

此廊连接澄爽斋,廊外是涵远堂。

谐趣园里面有桥五座,只有知鱼桥有名字。

知鱼桥位于谐趣园东南,该桥是用庄子和惠子“子非鱼”的典故命名,桥东面有一石坊,上面有乾隆帝题写的“知鱼桥”三字,柱上还刻有乾隆皇帝的题字题诗。知鱼桥桥身贴近水面,极便观鱼。

知鱼桥

位于引镜轩的东侧,连接着引镜轩和洗秋亭。原为木桥后改为石桥。

位于谐趣园西北,横跨园内入水口的水道上,两边为青色条石。中间是汉白玉条石,四角各有汉白玉圆桶式护栏柱,刻有飘逸的浮云和吉祥蝙蝠,原护栏柱间为横穿木棍做护栏,因木棍年久容易腐朽,现在换成铁管做护栏。

位于谐趣园东北

位于谐趣园西北,横跨玉琴峡之上

玉琴峡

位于瞩新楼与涵远堂之间。引后溪湖水,利用地势上的高差,峡宽仅1米,长约20多米,水流经几块露头的天然岩石而层层跌落,水声犹如琴音,丁冬悦耳,所以取名玉琴峡。

摩崖石刻

谐趣园有慈禧手书摩崖石刻七处,因风化有些看不清楚。

玉琴峡

位于瞩新楼北,涵远堂西的玉琴峡有五处

泉流不息

萝月

松风

仙岛

堆云集萃

位于涵远堂后面的影壁太湖石之上。

北海公园“堆云集萃桥”(又称永安桥)南北各有一牌楼,北边为“堆云”、南边是“集萃”。

云窦

位于因修建涵远堂而消失的惠山园涵光洞遗址。

宝瓶门

门后就是霁清轩

位于谐趣园宫门北

什锦窗

石如意

白熊石

谐趣园水流出口的歪脖树

来自话题
在北京与大自然接触
1.2万篇内容 12.7万人互动
订阅
发布于 09-21
来自作品集观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