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咸阳】散文|有您的陪伴,我的人生不再孤单|王顺全

 乡土文学微刊 2020-08-12

有您的陪伴,我的人生不再孤单


又是一年母亲节,不知不觉在恍惚落寞中度过了三年没有您陪伴的母亲节。期间,有过彷徨,有过失落,有过孤独,感觉这个节日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对我这个失去母亲的人而言似乎成了我余生中过于奢侈的节日。也有过期盼,有过渴望,有过幻想,渴望在迫切的思念中这个节日能如约而至,能如我所愿。幻想在夏日清凉的晚风中牵着母亲粗糙的手,悠闲漫步在野花簇拥下的松软草地上,杂乱的青蛙声此起彼伏,像是一声声在高亢,在狂欢,喜庆今年又是一个难得的丰收年。冬日里和老娘围坐在老宅北方的土炕上,火炉里火苗欢快的吐着蓝色的火舌,罐罐茶里沸腾的茶水汩汩的在作响,一杯杯浓浓的茶香不由让人陷入到是醉非醉的迷离状态中,舒心地吃着老娘偷藏已久的如蜂蜜般甜到心田的岷县点心,听老母亲深情地诉说着那些陈年往事,欢快之情溢于言表,满脸堆起的笑容如盛开的牡丹一样灿烂动情,伤心之时满脸愁容,盈盈泪花不觉布满了蜡黄沧桑的脸堂,压抑的啼哭声瞬间充斥了整个屋舍、小院,不觉让人悲从心中起……

三年了,不知您在天堂过的可好?生怕您依然过的艰难,依然难心事缠身,想起来心如针扎般撕心裂肺般地痛,不觉拷问上苍,我这老娘的艰难日子何时是个头?

妈,今年五一我又回咱老宅了,您可否知道?从下车到咱村口的那一瞬间,隐隐中仿佛您再次佝偻着您那枯瘦的身子,站在一直翘首等候您老儿子的老地方,拄着曾经老父亲舍不得丢弃的拐杖,花白的头发如干柴般散乱地罩在头上,耷拉在前额,颤巍巍的身体紧紧地靠在邻居家的门框边,那件舍不得丢弃的灰布单衫依旧挂在您单薄的身上,那满脸倦容的病态样,不由让您这老儿子心如刀绞,不禁让您老儿子心疼您、抱怨您:“您这又是何苦呢?您又不知道我何时能回家?莫非您真的有心灵感应?”您那浑浊无神的眼光,那看到您老儿子瞬间发光的眼睛此刻却紧闭着,像是在生我的闷气,又像是昏昏欲睡的垂暮病人。唉,这就是我的老娘,一辈子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您的儿女们含辛茹苦的老娘,而今依然执着的等着您老儿子归来的老娘,我深知您一定是等您的老儿子等累了,以致累的都有了阵阵困倦,以致瞌睡的眼睛都睁不开,唉,真不忍心鲁莽的吵醒您,倒是希望您就这样靠着门框一直酣然沉睡下去,只要您能好好睡上一觉,但我不禁心生疑问,没床没被的,靠着门框怎能安然入睡?我紧走几步,想要抓住您蜡黄而毫无血色的双手,想扶住您如皮包骨般的胳膊,可是,可是眼前除了惨白的无精打采的太阳光外,除了那条笔直的通向铁道边的小巷子,和空旷的巷子里那些有一声没一声的鸡鸣声以及慵懒地趴在地上懒得搭理你的老黄狗,还有曾经和小伙伴们捉迷藏的那几间破败的摇摇欲坠的房舍和那些腐烂的几乎要断裂的老槐树外,什么都没有,失落的情绪瞬间吞噬了我欢快的心情,唉,自己清楚的知道,无非是渴望一场美好的母子不期而遇的幻境罢了,无非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自己深知老娘再也不会回来了,再也不问不管她这无依无靠,孤苦伶仃的老儿子了。

不过我清楚的知道,人岂能长生不老?生老病死才是自古以来恒古不变的不可违背的自然法则,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更是最正常不过的平常事,什么万岁,什么永垂不朽那只是人们对那些对社会有过杰出贡献的伟人的一种良好祝愿罢了,是对那些贤达智者的一种不舍的浓浓感情而已。

虽然父母已离开了我们,虽然即将要给老母亲您过三年的纪念日,但是您和我的老父亲那种勤俭持家,勤劳朴素,任劳任怨,乐于助人的光荣传统早已根植于您们儿女的心田,您们的言行和待人接物已经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小家庭,让我们的儿女们受益匪浅,您们那些质朴的话语成了我们今天教育儿女们的治家格言,我们随手拈来即朗朗上口,儿女们也是心悦口服。

是啊,有谁断言您和我老父亲已经离开了我们?您们不是依然活在我们心中,依然指导着我们,引导着您们的儿女在传承,在不断地发扬您们所遗留下来的宝贵家风吗?

是啊,有天堂的您和我老父亲的谆谆教诲,有您不离不弃地陪伴,相信我的人生如您所愿,已不再孤单。

王顺全,祖籍甘肃武山,现工作、居住在陕西咸阳,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平台。多年来一直酷爱文学、诗词,心中始终常记乡音,难忘乡情……

●编委:

赵富有 毛韶贤 岳海明 赵小军 张素云 合非 赵鹏  刘金  

● 投稿要求:尊重原创和首发;附个人简介和个人照片。

●美术指导:马小彦

● 特别提示:赞赏的60%发放给作者(十元以内含十元不在发放)赞赏七天后结算,之后不再结算。请加微信191979538.以微信红包的形式发放,过期视为放弃。

今 日 头 条:乡土情愫

企   鹅    号:乡土情愫

百家号:乡土文学微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