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浅谈为人处世

 果果w65k9gp8te 2020-08-12
  • 道德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意思是说: 有时委屈得以保全,有时绕行反而能到达低洼处,才得以汇聚成江川湖泊。

道德经讲的是道,道不容易理解,万事万物皆有道,为人处世也是道。大家是否经历过当自己经济还没独立时,想问父母要钱买样东西,生怕直接说,父母会拒绝,如果东西比较昂贵一些,那么你有可能会好好表现几天,很勤快,很懂事,然后再提出你的诉求,这时比较容易实现,这就是曲则全,枉则直,最终实现了愿望,那么就是洼则盈。这只是很小的一方面,道不分大小,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我们不经意间就已经在顺道了,只是我们没有去梳理总结,但是这样的道古往今来,用的很多,例如围魏救赵,就好像水要到低洼处,本来直行但遇到了阻碍,不会停下,而是绕行。

  • 道德经: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意思是说:不摒弃旧的,新的就不会来,少了,才能得到别的,多了,就会感到困惑。

敝则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信大家也听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的我们就拿来用,不合理的就不要。少则多,多则惑——其实就是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的空杯心理,只有自己不是那么骄傲自满,那么你就能海纳百川,如果你已经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谁说的你都听不进去,总觉得自己了不得,那么当你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又不听从建议,结局可想而知。从职业角度来讲,当你一无所知时,就好像准备进大学校门的新生一样,很高兴要学习新知识了,越学越感兴趣,一直不断的努力,知道有所成就,众人赞誉无数的时候,成为该领域的顶尖时,遇到的课题肯定会越来越难,也许从其他角度或领域有解决之法,但如果自满了,则再无寸进,怕是会被后来者居上。

  • 道德经: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意思是说:因此圣人只要坚守其中一道,则可立于天下。不固执己见,则能明白事理;不自以为是,则能彰显出是非曲直;不居功,则能功成;不自我骄傲,则能成长,进步。

道德经博大精深,涵盖能容很广,能领会其中之一道,并能付之行动,持之以恒,视为本心或做人之准则,那么必能立于天地,也能让自己不断成长。圣人只需坚守一道,而我们能做到就受用无穷了。道德经中的道理,其中的道,就好像数学公式,何时用,怎么用,自己把握。道德经由老子在两千五多年前写成,是仅次于《圣经》的被译成外文最多的书,对之后的各个方面影响深远,七百多年后张道陵因此而创立道教,也叫张天师,并奉老子为教主,尊称“太上老君”,又称道德天尊。

  • 道德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意思是说:正因为圣人不与天地万物争,不与天下人争利,那么天下也就没有什么能与其相争的。

这句话往大了说,国与国之争,人与天地之争,比如过度开采,乱砍滥伐等等。往小了说,与他人争,与朋友争,与亲人争,与同事争等等。缩影到现实生活中,新闻报道很多了,朋友之间为了争女朋友,为了争职位,为了争着买单......都会争而吵,吵而的打,甚至闹出人命。与家人争更是不应该,如果发生争执,你可以选择冷静,不争,吵架只有在你一句,我一句的时候才会愈演愈烈,如果一方停止,另一方也会很无趣,就好像你会对着一堵墙吵架吗?其他情况,莫不如是。有时不争你却是赢的那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听过吧,两者相争必有一伤也听过吧。我们其实知道的道理很多,但是能恒久地在生活中运用,顺应道却很难,那是因为没有悟透的缘故。

万事万物追求的是平衡,平衡人与人的关系,平衡国与国的关系,各种关系都在寻求一种平衡,只有顺应道,也就是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平衡,当你能平衡各种关系时说明你顺应了道,只是不明这种说法而且,但是做“道”岂不是比说“道”更有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