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兰画家伦勃朗,他一幅饱受争议的画作,却成为传世经典

 陆建华摄影 2020-08-12

荷兰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伦勃朗,曾创作过一幅传世经典作品《夜巡》,如今这幅作品被保存在荷兰国立博物馆。最近,荷兰国立博物馆开启了对这幅经典作品的第26次修复工作,整个修复耗资约3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500万元,时间将持续数年,并对全球来参观博物馆的游客开放修复全过程。

有生之年,能一睹伦勃朗经典画作的修复,确实是一件非常难逢的事。说到荷兰乃至欧洲的绘画史,荷兰画家梵高的名气也很大,但伦勃朗却是第一位将光线照射效果应用于油画作品中的人,绘画史上称之为“伦勃朗光”。在伦勃朗之前,欧洲所有的绘画作品,都是一种平衡均匀的布光,看不出画作的立体效果以及故事性。

伦勃朗,1606年出生于荷兰的西部城市莱顿,他的父亲是个磨坊主,母亲是个面包师的女儿。伦勃朗共有九个兄弟姐妹,他排行最小,据说也是最聪明的一位。伦勃朗14岁就进入欧洲最具声望的荷兰莱顿大学读书,17岁去了阿姆斯特丹学习绘画,竟然年少成名,他创作的以神话和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在当时的荷兰名声很大,前来求画的人络绎不绝。

1639年,靠绘画挣了钱的伦勃朗,花了1.3万荷兰盾,买下了一座临河的四层楼住宅,并在此居住生活了二十年。这座故居,现位于阿姆斯特丹市的乔登布里街4号,它的外表看似一栋带有绿色小拱门的三层楼房,其实里面为四层结构。一层为佣人所住,二层为当年伦勃朗居住的地方,三层是绘画的工作室,而四层,是一处阁楼,当年伦勃朗收的学徒,便是在这阁楼里跟伦勃朗学习绘画的。

伦勃朗的一生,是从创作《夜巡》这幅作品为转折点的。在此之前,伦勃朗的事业与生活几乎一帆风顺,而当《夜巡》面世之后,伦勃朗便开始走向落魄,直到最后连居住的房屋、家产,都被拍卖征收。1669年,伦勃朗终于在贫病中去世,死后还被安葬在阿姆斯特丹西教堂的一个无名墓地之中。

《夜巡》,原名叫《队长及其全队人员》,创作于1642年,那年伦勃朗36岁,正值事业发展的巅峰。因为伦勃朗绘画的名气大,他所在的城市阿姆斯特丹,有一个民兵连的十多个火枪手兄弟,出资雇佣伦勃朗为他们集体创作一幅“合影肖像”作品,一旦完成,将支付伦勃朗5250元荷兰盾。

伦勃朗接下这件绘画的差事之后,把 16位火枪手在大街上巡逻的状态画到了作品之中。伦勃朗采用强烈的明暗对比手法,用光线塑造形体,使画面层次丰富,富有戏剧性。但出钱的火枪手却不这么认为,因为画面中16位火枪手所站的位置不同,人物在作品中明暗的强烈对比。个别火枪手认为自己出了同样的钱,却身处画面的阴暗中,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

最终,伦勃朗只收到了1600元的费用,那些愤愤不平的火枪手,在城里到处宣扬伦勃朗的不是,以至于从此以后,再也没人找伦勃朗画画,伦勃朗也渐渐失去了生活来源。这幅作品被火枪手取回后,因为篇幅较大,火枪手们把画幅的周边裁掉了一圈,然后挂在他们集合的大厅里。

由于荷兰的冬季很冷,室内都是烧泥炭明火取暖,时间久了,炭灰就在画布上落了厚厚一层,使得整幅画色彩变得更加暗淡。以至于到了18世纪时,人们把这个原本是白天巡逻的场景,误以为是在夜晚进行的巡逻,从而给这幅画取名为《夜巡》。

《夜巡》这幅作品自问世后377年来,先后遭受了一次被裁减,两次被刀划伤,最致命的是在19904月,一名参观者向画布上喷洒酸性液体。为此前后共对这幅画进行过25

《夜巡》这幅作品自问世后377年来,先后遭受了一次被裁减,两次被刀划伤,最致命的是在19904月,一名参观者向画布上喷洒酸性液体。为此前后共对这幅画进行过25次修复,才使得人们依旧能目睹这幅经典的绘画作品。预计在这次修复之后,以后数十年间,《夜巡》将无需重新修复了。荷兰国立博物馆还把这次修复在官网上直播,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看看。作者简介:陆建华摄影(摄影师、旅行家、自媒体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