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篆刻步步高:细说刀法

 三个小布丁 2020-10-30

篆刻,两个字,篆与刻,自然是既要篆,又要刻,合起来才叫篆刻,而之前讲的字法、篆法、章法都属于篆的部分,今天我们说说刻,也就是刀法。

所谓的刀法,就是指篆刻过程中,运刀镌刻的特定方法或者技巧。

不管是之前如何说“七分写,三分刻”,也无法掩掉刻的重要性,那怕只在篆刻中占“三分”,刀法仍然是篆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过去说篆刻之所以要拜师学习,就是因为刀法这一环,很不易讲清楚,老师往往经过多较多的练习,有一些程式化的技巧,直接说给弟子,弟子因此得到“真传”,在自家刻印的过程中运用得力。而现在互联网发达,很多名家的刀法在网上都能找到视频,似乎找老师学印不那么必要了,只用把网上所有刻印的视频找来,选择其中跟刀法相关的,一段一段地看过去,细细体味,就能学到刀法。

但,远不是那回事!

之前专门粗略地说过刀法,因为越来越多的朋友留言说,刀法太重要了,抽空细细说说刀法吧。今天试着说说,因为会比以前说刀法说得更细一些,所以今天叫:细说刀法。

要想通过文字描述,把操作性很强的刀法这个概念讲清楚,不是个容易事,明知不可为而为,我显然是够胆大的,于是先列个提纲吧,今天说这三方面的内容:

1、啥是刀法

2、如何运刀

3、如何提高

一、啥是刀法?

这是个最难讲清楚的事儿,如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篆刻人就有一千个对刀法的认识,在过去的篆刻教程里,刀法这个概念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我这里所说的,大致也只是我认为的刀法。

刀法就是把石头上需要的地方去掉的方法。这就是我心中刀法的简单概念,这也太老土了吧,但你想想这是不是很准确?不管是白文印,还是朱文印,去掉了不需要的,留下来需要的,就这么简单,只要能刻得准确,刻得方便,能体现印稿内容,并且提高了刻印效率,就算好的刀法,至于如何拿刀,如何用力,是细节,甚至很多人有不同的方法(第二部分会讲)

但如何去掉不需要的地方,这个用刀方法具体表现是什么,前人总结的太多了,清代周应愿(字公瑾,如果在印学著作里提到周公瑾,一定是说他的,不是说三国那个周瑜。)总结了“七刀说”,刀法分为七种刀法;清代许容干脆总结了“十三刀法”;清代姚晏又总结为“论刀十九说”……这些刀法因为数字太多,讲得太细,反倒不易掌握。

我的意见,刀法总体上就只有两种:

冲刀和切刀。

当然,如果考虑执刀的角度,刀法还会分两种,一种是中锋刀,一种是侧锋刀,中锋刀刀杆基本垂直于石面,侧锋刀则刀与印面的夹角小一些,与书法中的中锋与侧锋概念大致相同。如果考虑完成一个线条所采取的运刀方向和次数,则还可以把刀法分为单刀与双刀(这两种概念,前面那篇关于刀法的文章说过了,不再拆细举图。)

以上说的这些是简单意义上的刀法,而复杂意义上的刀法,可能还需要理解这些概念,即,我们在印稿中书写和设计的书法性的、艺术性的、气质性的、风格性的因素,如何通过运刀,把这些内容都体现在印面上,而这种体现的方法又能够系统化地总结出来,成为我们下一次指导刻印的刀法理论,这种总结出来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运刀方法,就是刀法。

这种意义上的刀法,除了自己体现出来的独立审美价值以外,还需要体现前面我们说的字法、篆法、章法,并且这种刀法也跟我们的书法水平相关,不光是工艺角度的,还有艺术角度的。上升到这个层面的刀法更难理解,但,我们最终说的刀法,恰是这个层面的刀法。

二、如何运刀?

刀法的概念听上去很绕口,理解这个概念也罢,不理解也罢,最终是我们要会运刀,会运用冲与切的刀法,把想表现的印面内容表现出来。

每个人对于刀法的具体把握都不一样,比如用刀的力度用多大,用刀的速度用多快,甚至结合不同石头的不同特性,刀法如何塑造不同的线条质感等等,各人的体验完全不一样,但总归还有法可循,我们分别举切刀和冲刀用到极至的两个大师的例子来说明。

把切刀用到极致的例子我们举浙派的创始人丁敬,他承接朱简的刀法精神,把碎切刀法用到极致之后,创造了风靡印坛百年以上的浙派印风。我们来看他的作品:

(丁敬之印)

(丁敬身印)

我们把丁敬的作品放大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线条上都有轻微的偏离线条的刀痕,而这种刀痕又在断断续续中向着笔画的同一方向施刀,表现出来的风格特征是苍古、朴素、稚拙,切刀更多体现金石意味。

具体的运刀方法是在刀角入石之后,用入石的刀角为支撑点,将部分刀刃向着线条发展的方向上强行压入印石,压入的刀刃短,称短刀,或碎切,压入的刀刃长,称长切,它的动作周期就是切一下的动作完成,因为每次用力强行压入的角度并不能保持完全统一,因此刀刃会偏离印文线条的方向,这种偏离又是微乎其微的,而每次这种微乎其微的刀刃与印文线条之间的夹角,在无数次有节律的切刀之后,又形成了统一节奏的长线条,因此,我们看切刀切成的线条,总是有豁豁丫丫的感觉,但线条的笔意并没有间断。

切刀因为刀刃的宽度有限,大致不会超过1.5厘米,那么,每一切,切出来的线条就不会太长,因此,用切刀表现出来的风格多是细腻含蓄的,而且因为两个切刀动作之间有停滞,刻出来的线条大多苍浑、古拙、迟涩,如下雨天的屋漏痕迹,垂垂而下,涩涩而直。

再说把冲刀用到极致的齐白石,他因为冲刀印风最终创立齐派,近代印人中,是绝对的大师。我们看一下他的作品:

(淡泊宁静)

(人长寿)

齐大师不仅是冲刀,还是单刀冲,说不尽的爽利,说不尽的挺劲。

一般情况下,冲刀要表现的风格是婉转流畅和劲爽的,双刀刻出来的冲刀作品,两边光滑,给人的感觉是流畅的,冲刀更多体现书法意味。齐白石的冲刀则是单刀法的,放大之后,看上去一边光,一边毛。

冲刀具体的运刀方法是以一个刀角入石之后,向着线条所需的一个方向连续不断地推刀,用刀刃切割石面,运刀的周期基本上是完成一个笔画或一段线条。因为是向着一个方向连续推动,初入门新手会有推不直,线条弯等情况,加强练习后,就能克服,如果总是刻不直,大抵就是练习量不够或总结的不及时。冲刀因为是向着一个方向连续推刀,因此方向感强,明确贴着线条推刀即可,速度、角度、力度都可随心控制,因此出来的线条是劲爽、明晰、婉转的。

冲刀既然是刀角入石后的连续推刀,那么,线条就可能是刻很长,在印面所限范围内可以尽情发挥。

冲与切,像人走路中的跑与走,当然还有冲切结合,还有不同的冲法,不同的切法,就像人在走路中的跳、蹦,跃等各种姿态,当然,体现出来的印面风格也不一样,人走路有多少种姿态,刀法体现在印面上就有多少种姿态,可能如芭蕾女皇巴甫洛娃一样的优雅,当然也可能像短跑名将博尔特一样的迅疾,姿态各异的篆刻界因此多姿多彩。

至于转角处的刀法,大多是在刻长刀之后,在笔画转角处,或者交叉处留刀,然后以入石刀角为支撑,再旋转刀杆,以刀刃精确切刮留刀处的石料,得到想要的效果,所需的只是细心以及控刀能力。

三、如何提高?

回答这一条,其实就一句话:多练习。

如欧阳修所作《卖油翁》中所说的一样,刀法练习是一个“无他,但手熟耳”,没有别的窍门,这跟《庄子·养生主》里的庖丁解牛所述:“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刀法熟练之后的刀石相激之美,刀笔相生的意趣,都依赖于熟练二字。

但这并不是说,只要练就好,还有一些运刀的诀窍。这些诀窍是前人总结出来的,用以指导我们的运刀,或许可以事半功倍。

比如周应愿就在《印说》里说:

“作书妙在第四指得力,作印妙在第三指得力。俯仰进退,收往垂缩,刚柔曲直,纵横转舒,无不如意。非真得力者不能。”

写书法,第四指,即“格”笔用的无名指,刻印,第三指,指单钩式(如上图)执刀法中,“格”刀的中指,指笔与执刀不同,表现在灵活运用上,也不一样,练习刀法时注意中指的灵活得力,自然控刀自如。这是周应愿的具体经验,当然,也经过无数印人的检验,大家可以注意体验一下。

冯承辉则在《印学管见》里说:

“操刀宜直不宜横,横则嫩而无神。落刀欲其重,如画家所谓金刚杵,书家所谓折钗股、屋漏痕。运刀欲其活,自起自落,若绝不留心者。”

操刀尽可能让刀身垂直印面,这是指中锋运刀,经过后世刀法的发展,现在侧锋刀也有人灵活动用,但初学者还是尽可能的中锋运刀;落刀尽可能用力,使全部力量贯注刀锋,以刀犁石;运刀则要尽可能灵活,灵活到完全自如,不用操心,例如驾驶汽车或骑自行车,完全自如就能操作,不须每次操作还要用心思虑变速档杆的位置和脚踏板的位置。

强调中锋的还有徐上达,他在《印法参同》里说:

“刀有中锋,有偏锋。用须用中锋,不可用偏锋。中则藏锋敛锷,筋骨在中;偏则露筋露骨,刀痕可厌,且俨然新发刃,无古意矣。”

甚至对于印面的效果,徐上达也作了相应的要求:

“朱文贵深,白文贵浅。白浅则随刀中法,深反泯矣。朱深则法始跃如,浅将板矣。”

以上这些前人的经验,拿来指导初学者,应当很有价值,但决不可拘泥,要知道变通,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朱文都贵深,所有的白文都贵浅等等,要活学活用。

最后总结一下吧。对于刀法提高,大致就是这几条:

1、带着思考运刀。刀法练习是一件需要长期练习与体会的事情,需要一边练习,一边思考,带着思考去体会每一次运刀的过程;

2、边加大练习量边总结。再多的思考也代替不了练习,游泳的高手指定是在水里练出来的,神枪手也需要子弹喂出来,刻印功夫,则主要是看你刻了多少石头,除了天分因素之外,大部分技艺均是这个道理;

3、有机会就多看看前人的印面,特别是高手大师们的印面。注意体会他们刀法与印面表现的关系,结合自己的操刀过程,思考并总结出心得。

(【老李刻堂】之7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