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篇小说《我的自传》连载第五集《乡村除夕夜趣闻》张兰洲

 作家文坛 2020-08-12

原创散文大赛全国征稿

上海文坛lin888xue

关注上海文坛给你最震撼人心的真实感

【上海文坛】
首届为教师节写散文大赛全国征稿

所有参赛作品一经采用根据赞赏和留言情况而定于,至少发布腾讯等6家主流媒体,获奖作品还将发布今日头条等12多家媒体!

我们想用文学唤起你灵魂的崛起和清醒

上海文坛 lin888xue

==================      

  

        提起过年,小时候的年味最浓,小时候过年的气氛最热闹。小伙伴们最渴盼的就是过年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看烟花,砸甩炮,天地两响齐火跑,除夕晚上最热闹。

  曾记得小时候,在家家户户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后,伴随着弥满火药味的鞭炮纸皮撒满地面,吃过父母亲手包煮的除夕夜的水饺,急匆匆地把小碗一撂,和邻居伙伴们撒腿就往街上跑,为的就是看烟花和热闹。

  天渐渐黑了下来,那时候农村街道上、路两旁还没有路灯。可是来到街上一看:“哇”,大人、小孩已站满街道,烟花、鞭炮声、齐火、天地两响声交织融汇在一起,把乡村寂静的夜空如沸水般热闹喧泄起来了。你看那一束束喷薄欲出的五彩烟花,把漆黑的夜空点缀得如同白昼。“红的、绿的、蓝的、青的、紫的、粉的、灰的、银的…等等,如同一道道绚丽多彩的七色光环,把乡村的夜空装点得如同世外仙景。每一筒烟花放完,我就和伙伴们一哄而上,争相抢夺空烟花筒。那时候,虽然有些清贫的家庭买不起烟花,但小伙伴们都以谁抢的花筒最多为荣。一晚上弄得两只小手灰不溜秋,小脸蛋上刚得(河南农村方言)都是鞭灰,仍然意犹未尽,不愿返归。

  大家看得正热闹之际,不知从哪里“嗖”地飞来一支“齐火”,正好穿入一个小伙伴的裤裆里,只见那个小伙伴“哇”地一声,边哭边用手捂住裤裆往家跑。这时,小伙伴的父亲寻着哭声过来赶紧抱走,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还有一次,除夕下午,家家户户都在家包饺子、炸酥肉,欢欣鼓舞地欣赏着电视剧。“恸”地一声巨响,犹如发生了地震一般,震得家里的窗户玻璃“哐哐”直晃。寻着响声,我急忙往大街上跑去,原来就在马路对面五十米外的一家出大事了。他家的小儿子也就二十岁左右被卷鞭炮的炸药炸得满脸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现场一共死了两人,另一个是邻村的一个小伙子到他家买炸药时,卖药的小伙子用老式称盘给他称药时,一不小心,将称砣掉在了炸药上,引起了大爆炸。不但当场炸死了两个人,连放炸药的水泥楼板房盖也被炸得无影无踪,整个房子只剩下白秃秃的空图四壁。左邻右舍的窗户玻璃更是碎撒满地,一片狼藉。幸好他家东边是一块空菜地,水泥板犹如棉花般被抛到了这块空地上,没有导致更大的伤亡和损失。

  可当时卖炸药的小屋里,有几个看卖药的小孩子,皆被引爆炸药的热浪如推飞砖似地吹到了鸡窝旁或猪圈里,更好笑的是这几个小孩的头发如同刚进过理发室,皆被烧焦卷在了一起,成了金丝卷毛儿。场面十分凄凉,现场更是狼藉!

  听说当时卖炸药的这个小伙子还有几口气,父母家人不死心,慌忙找了辆电三轮抬上车就直奔镇卫生院,谁知在中途疼得小伙子直喊叫,不一会儿就停止了呼息。哎!悲哀啊!一个年青的生命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驾鹤西去了。后来,就因为我们村这件事导致镇派出所所长丢了饭碗、下了岗。全县严重通告:“从今以后,不允许任何个人私制售卖炸药和私制卷制鞭炮,惹有违反将严惩不贷。”

  从此以后的几年中,全镇的所有村庄过年时都再也没有听到往日的鞭炮声响…

(未完待续)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图来自络

=========

原创作者 :张兰洲,天津市津南区双港镇上海街恒新纸业有限公司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