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杂文《一加一等于二的惩罚想到的》 外三首 于公谨

 作家文坛 2020-08-12

杂文

  

    无意中听到两个小学老师的对话,是抓素质教育。说实话,对“素质教育”并不是很了解,也不知道是具体的要求是什么,可能老师比我懂得多。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的素质教育变了味道的。这两个老师的对话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她们要求自己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规定的题做完作对。题不难,只是一加一等于二这样的简单题;很多时候,大人也有可能会算错,何况是小孩子?老师的要求是,必须是做完,作对;如果错了,就一道罚拾到,或者是二十道。

  这样是素质教育?还是变相的惩罚?弄不清楚。就这一个问题,和几个朋友说过,他们的孩子也都有着这样的经历。问题是,一加一等于二,即使是算上一万遍,还是一加一等于二,并没有多少别的用处。算得快,是一加一等于二,算的慢,也是一加一等于二。既然是没有任何用处,为什么要在规定的时间能做完做对这些题?有意义吗?答案是没有愿意。既然是没有意义,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想说这是老师的无理要求。正如一个家长曾经说过,这些老师,别的不用,就让他们抄写校规一百遍,是一天之内写完,就可以了。他们就会有着亲身感受。能够改变吗?

  这个答案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毕竟是不太可能发生的。那些学生的本身,就是存在千差万别的,有些学生反映机敏,有的则是反映有些木讷。他们的才能,可能并没有多少差距的。而算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有的一看就知道结果,直接写下了;而另外一些人写得就是有些慢,看了,然后慢慢地写下了答案。怎么可能会一样?不可能一样的。

  曾经看过一个历史记载资料,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人物,他们在一起读书,成绩不相上下。他们的父母听说了,就想要让孩子比较一个高下;而那个私塾先生也是有着这样的打算;就让他们同时背诵同一段文章。其中的一个,看了一遍,就说自己会背,然后背了下来;而第二个孩子,很久没有背下来。按道理说,这已经是高下立判了。其实,并不是如此。如果是今天的老师会怎么样?可能会轻易地下了结论。很多老师都是这样做的,也是这样干的。

  第二个孩子背了很久,才背下这篇课文。他的父母是有些失望的,毕竟是出类拔萃的两个人,比人差了很多,这是难免的,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私塾先生也是如此的看法。第二天,私塾先生就叫第一个孩子背诵课文,第一个茫然无所知;然后,叫第二个孩子,就是反应慢的孩子背诵课文。而第二个孩子,应声而背诵,一字不差。直到这个时候,私塾先生才知道,这两个人的才能,是不相上下。如果是说持久一点的人,或者是成就高一点的人,就是第二个孩子。

  如果是今天的老师,会是怎么样?我不知道。事实上,和这个私塾先生的判断并没有多少出入,这两个人都先后做了宰相,而反应慢的人,做的更久一些。从这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很多机敏的孩子,学东西,并不牢靠,而是那些木讷的孩子,则是学习牢靠。而今天的一加一等于二,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还是应该,还是不应该?没有任何的成就,很有可能会造成很多孩子的心里阴影,有些得不偿失。可是,老师却乐此不疲,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或许,一加一等于二,在一些人的眼睛里面,就是会开花的。

     1.五言诗  水中情

  

  柳色不觉翠,东风燕子轻。

  花香清静到,挽却水中情。

  

  

  2.五言诗  忘却红尘

  夜里风声静,情丝几道纹。

  朦胧留岁月,忘却在红尘。

  

  

  3.清平乐   多情云烟

  东风犹烈,

  仰望千般月。

  飞舞芬芳疑落雪,

  细雨声声期切。

  

  桃艳浅笑嫣然,

  波涛惊浪凯旋。

  英发雄姿依旧,

  多情梦里云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