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0后书法家全国展多次获奖,这些创作经验值得参考

 攸州刀郎 2020-08-13

当代书法创作领域,涌现出一批有朝气、有实力的青年书法家,尤其是在全国大型展览上,很多青年书法家入展、获奖,俨然成了展览的主力军。江西青年书家刘自坤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位。

80后书法家全国展多次获奖,这些创作经验值得参考

刘自坤

刘自坤出生于1986年,现为中国书协会员,江西省书协理事、篆刻委员会委员。作品曾入展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作品展优秀提名奖、第七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优秀奖,入展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等。

80后书法家全国展多次获奖,这些创作经验值得参考

刘自坤12届国展作品

01、刘自坤的书法经历

刘自坤是自小受家庭影响,而爱上书法的。但那时候纯粹是业余的训练。后来又看到人家摆摊刻印章,高中以后就会拿橡皮擦之类的材料去刻印章。这些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书法篆刻的种子。

刘自坤大学里读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校园里面书法氛围比较差,但也有一些同学练书法、刻印。到了大学以后,他开始真正意义地学习书法、篆刻。去大学的图书馆找到相关书籍来看,临摹古人书印并记忆,开始走向正规的学习道路。

80后书法家全国展多次获奖,这些创作经验值得参考

自大学以后,刘自坤将书法一直作为一种爱好,在工作和学习之余一直都会学习和训练。后来在网络平台上接触到全国各地的高手向他们学习和请教,在现实当中遇到的篆刻家和书法家比较少。后来他认识了许雄志先生并拜师学习。

02、刘自坤是如何准备投稿作品的?

刘自坤最早入展国展的是篆书作品,前面几次入国展也都是篆书作品。一开始对展览比较用心,一般会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准备,其中章法的设计、作品的拼接、内容的选取、字数这些都会详细斟酌,包括落款的字体、落款字的多少以及大小,还有盖印这些都会特别认真准备,有时候一件作品可能会写个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反复去训练。

80后书法家全国展多次获奖,这些创作经验值得参考

刘自坤隶书作品

后来,刘自坤篆刻投稿入了一些国展,他特别注重印章大小、朱白文的搭配、风格的统一以及边款的设计。在贴印屏的时候会根据印章的大小、形状和边款来安排印章的位置。有时候很费心思,有一些边款放在里面不合适就要重新刻边款,重新安排位置。

现在国展导向不太注重于形式,不允许过度地拼接和染色,以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刘自坤入展作品为例,他用的是一张大白纸,写了40个字,整个作品写下来五遍左右一个晚上完成。八尺整张的大纸整纸一挥而就选了一张比较满意的投稿了。

他投第六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的三张印屏,也是把平时刻的一些东西简单挑选一下就投稿了。这几年的几个重要的比赛,他基本上都比较随性,不会像刚开始那样刻意,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打造。

80后书法家全国展多次获奖,这些创作经验值得参考

刘自坤篆书作品

03、好的作品,应该有好的文辞

相较于作品的形式,刘自坤更注重内容。投稿的作品内容的选取,他会避开一些陈词滥调,比如说大家都刻过都写过的内容,尽量不去重复,找一些意境好、格调高雅的诗词选里面的名句或是经史子集里面一些名篇。

刘自坤很注重平时的阅读给创作提供营养,临时创作找内容找词句就比较难了。所以他平时常翻阅书籍,看到好的句子就摘录下来,设计成印稿或者书法作品,以备展览的时候有比较多的资料可以去选取和运用。

80后书法家全国展多次获奖,这些创作经验值得参考

刘自坤隶书作品

相对于内容来讲,在形式方面他就没那么注重了,形式上他始终坚持简单大方就行,不太倡导过分渲染形式。过分渲染形式有舍本逐末之嫌,作品的内涵及表现力是最为主要的。有时候为了更好的视觉效果,适当地做形式是有必要的,展厅里面也需要一些形式的衬托,才能够更好地给人以更完美的视觉享受。

04、结语

刘自坤是从展览中摸爬滚打而走出来的书法家,这样的作者一般对当代书法展览的规则摸得清楚、感受得透彻,希望他上面这些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