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禁城燃起大火,朱棣本想广开言路,但萧仪刚说几句就被打入死牢

 历史解密坊 2020-08-13

公元1421年,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大明王朝的紫禁城内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致使三大殿全部被烧毁。朱棣认为此事与上天有关,便广开言路征求百官意见,可是当有官员禀忠直谏时,却遭到了朱棣极为严厉的惩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朱棣的反复无常又源于何种原因?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华夏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宋朝几乎是士大夫们的天堂。宋太祖赵匡胤以武将的身份篡得后周天下,便开始有意防范下一幕的“黄袍加身”,于是乎,宋王朝便形成了“重文抑武”的氛围,令文官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宋朝君主最注重台谏,所谓“台谏者,天子耳目之臣”,认为向皇帝直谏的臣子,都是皇帝的耳朵和眼睛,如果失去了他们,则王朝发展将会偏离轨道,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此语并非是宋朝君主们的表面文章,在皇家太庙之中,宋太祖所立的“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与“誓不诛大臣、言官”之誓碑,都是这一现象的最好证明。正是因为如此,北南两宋王朝都被后人推崇备至,历代宋朝君王也没有任何一位被后世评价为“暴君”。

历史中与宋王朝比肩的朝代,当属后来的明朝。不过有趣的是,相比于宋朝君主的“文明治国法”,明代皇帝们的治国方式以及对待士大夫的态度,似乎显得有些粗暴甚至是蛮不讲理,而其中最为人诟病者,当属永乐皇帝朱棣。

靖难之役发生后,燕王朱棣成功击败侄子朱允炆,并在南京城中登基称帝。不过对于朱棣来说,南京的旧势力一直令其心生不安。朱棣考虑到自己上位的不合法性,朱棣便萌生了迁都燕京的想法。永乐元年时,朱棣便昭告天下,宣布将燕京城改为北京城,征调工匠、民夫上百万人正式营造北京宫殿,并于19年后完成迁都事宜,从此明王朝的首都便一直被定于北京。

朱棣迁都至北京之后,心情大为好转,一方面他可以摆脱南京旧势力的干预,另一方面,他又可以在京城牢牢控制军事大权。不过很快,一场灾难的发生,令永乐皇帝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在迁都北京城当年的5月,一场雷火焚毁了紫禁城中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座木质大殿,令当时的朝臣百姓惊恐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棣决定迁都之前,朝廷上下便议论纷纷,大多数官员都对此十分反对,并力劝皇帝收回成命。可是朱棣却不以为然,依然命令工匠们加快建筑速度,择吉日完成迁都大业。如今三大殿被天雷所焚,无异于是“上天示警”,同时也授予百官们以话柄,甚至朱棣本人也开始对自己的决定有所怀疑。为了能够平息上天之怒,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朱棣当即下令接受百官批评,做一位广开言路的君王。

士大夫们饱读诗书,早已经对皇帝的迁都之举大为不满,于是他们便纷纷上书直谏,大肆列举迁都的种种弊端。在士大夫们的眼中,迁都之举对于明王朝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首先,明王朝属于中原王朝,其中心应该被放在南方的繁荣地区,而非近临北方边境的贫瘠之地。除此之外,北京所处地带尴尬,一旦蒙古或后金军队越过长城,则二者之间便再无缓冲地带,京城随时有可能会陷入无险可守的境地。

不得不说,百官所言的确颇有道理,但是此言极大否定了朱棣的作为,令这位向来强势的君王大为恼火,于是他一怒之下,便下旨罚百官于午门之前长跪,算是一解心头之气。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朱棣的恼羞成怒并未吓倒所有人,秉着“文死谏,武死战”的理念,一个人再次挺身而出,与高高在上的朱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辩,此人便是萧仪。萧仪曾任职吏部文选主事,后又被提拔为户部主事,在朝廷之内素来以耿直著称。对于三大殿天雷之火,萧仪在上书中直言“岂不以燕为金元故都,非中原之都乎?岂不以金祚仅百年,元祚不盈百年,非宜都乎”。意思就是说,无论是金国还是元朝,国祚都在百年左右,二者都是以北京为都城,这正是它们国祚短暂的最根本原因。

此言一出,明成祖朱棣顿时火冒三丈,相比于言官们委婉的劝说,萧仪之言无异于是在挑战自己的权威,并对其做法进行了全盘的否定,甚至有诅咒王朝的讥讽之意。为了杜绝此类批评之风,也是为了保住自己与皇家的面子,朱棣旋即命人将萧仪打入死牢。

对于朱棣迁都北京的方针,后世历史学家存在着许多看法,但是综合明王朝当时的整体军事实力、经济发展、疆域边防方面,还是呈现利大于弊的趋势。因此来看,相比于朱棣这位旷世君王,臣子们仍然限于纸上谈兵的状态,眼界与水准实在是属于较低的层次。

不过话说回来,朱棣的广开言路之举的确有些荒唐,本该是君臣和睦一心,商议国策的场景,却顿时变成了永乐皇帝维护政治形象的工具。由此来看,在等级观念极为森严的封建时期,皇权是容不下任何侵犯的,而这正是封建统治的悲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