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云中无云 2020-08-13
连云港驴友姓拉名登字灭倭原创作品。
——————————————————————
2016年2月28日,雨后,各户外群登山活动纷纷取消,自己与老达的春天夫妇、下一个路口、普金由连云老镇走私二桅尖。适值宿城至二桅尖的公路大修,无法前往张楼顶、悟道庵等地,择荒山野岭中路影明显的小道随意下撤,恰好误入枫树湾山上的上洞村石阶路,询问当地老人得知此路为古道;半月后,又于三岔涧旁山路上看到巨石累积的石阶路,联想起上洞村古道尤其是海州塔山古道,不禁为古人的劳动精神所震撼。在那么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铺设山路可没有挖机等大型机械,唯有人力,山中那一条条古道,曾经滴洒了无数港城先民辛勤的汗水,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向我们后人展示了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壮丽一幕!
(注1:本文所述各古道标题,除塔山古道、园林古道、茶园古道、渔湾东山古道等极少数来源于书中、新闻中、景区介绍中的名称外,多为本人依照古道所在地的山名瞎起。
注2:本人知识有限,统计不全,请各位海涵。未来自己将一边驴行,一边更新此文。
注3:近日恰逢百度连云港城建吧十万帖的大关,故今天下午自己仓促将此贴首发在城建吧,但百度贴吧无法修改文字,故距离贴吧发帖间隔八小时后,将改动版转在自己新浪博客里。)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海州锦屏山,我省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古道——塔山古道。根据古道旁的《新设山路记》石刻记载,古道建成于金代明昌年间,(注:由于岩石风化,该石刻已经看不清,但文字在地方志有记载。)除新设山路记石刻,古道附近,另有清嘉庆年间吴廷翰石刻以及多个封土石室(藏军洞)。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2、海州锦屏山,园林古道。此路直通沈家祠堂(古代的紫竹庵,现在的紫竹林寺),沈家古道应该是这条路的别名。年代:应当是清末民初,和沈云沛家族有关。路边现存多块古代石刻,但山北石刻多已模糊不清。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3、南云台山,当路涧沟里的古道。2009年之前参加户外的老驴们把这里叫做尿尿崖,我在山下问了好几年,也没能把这条涧沟的名字问出来,权且称为尿尿崖古道吧,为当路和关里村(现虎窝等村)的古道。尿尿崖以上,有两条岔路,直行道路没有石阶,拐弯道路依旧以涧沟乱石简单铺垫为台阶,不过据老驴们说,直行道路才是古道继续延伸的部分。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4、南云台山,虎窝前往东、西红山山脊的古道,(应该和通往大村的古道相连),路况以自然山岩铺垫其中,如当路下虎窝、西隅的古道一样。虎窝著名的古代景点镜子崖、老虎洞分居古道两旁。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5、南云台山,当路下虎窝、西隅两村的古道,山上以自然山岩铺成简单石阶路。(路线太简单,故而自己很少来这里,只在两个月前首次路过,走的太匆忙,山上没能拍照)此路半山腰有岔路,一条通往西隅,一条通往虎窝。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6、南云台山,虎窝大鼻尖古道。上起树艺公司南门遗址,下至虎窝大鼻尖山头(虎窝那块樱桃谷旁的山头),路况稍稍比4、5两条好。自己怀疑,这是100多年前树艺公司南门下山道路之一。树艺公司为我市100余年前开明绅士、官僚、资本家实业救国运动的企业之一,在山中留下一百余块地界碑,现如今,树艺公司四大局尚存东门遗址(东磊)、南门遗址(推磨山)、北门遗址(朝阳龟石崖),至于西门遗址,应该毁在花果山景区开发了吧。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7、南云台山,仙人脚古道。位于香炉顶东北侧,古道旁边大石坡名为仙人脚。香炉顶为树艺公司彩虹门所在地,仙人脚东南侧为唐王洞,树艺公司十三间半房的所在地,自己怀疑古道和树艺公司有关,但据研究、寻找树艺公司石刻的封昌秀老师的判断,古道历史至少比树艺公司早个几十年。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8、南云台山,东磊围屏山的延福观烧香路。延福观古代大门只在初一、十五等节日时向达官显贵开放,故而老百姓平时只能在围屏山的山崖底下,开出一条直通延福观西门的道路,今人将其称之为烧香路。根据山民告知,烧香路起源于山底的山神庙,不过根据本人现场查看,山神庙还在半山腰,由于山神庙以下盘山公路太过发达,故而已经无法寻找古道影子。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9、南云台山,东磊延福观正门下的古道,同上所说,至今半山腰的平台还被称为放马场,为古代达官显贵拴马的地方。正门古道和烧香路上明清石刻众多。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0、南云台山,东磊三佛崖古道。古道起源于延福观,现今结束于刘家坡、十亩地(这两地往上现今为防火道),怀疑这条路在古代和朝阳大招崖古道为一体。三佛崖往东磊方向而去,石阶工整,其余路段,多为土路。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1、南云台山,山东庄小风门古道。上月由孔雀沟前往东磊途中不想走瞭望台,提前走入盘山公路的岔路口,在公路尽头发现这条路,根据采茶山民告知,这里名为小风门,其他信息未知。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2、南云台山,朝阳张庄大招崖古道。沿途少数路段有石阶,多为土路,自己怀疑这条路和三佛崖古道曾经连脉,后因防火道才断开。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3、南云台山,朝阳沙河口古道,此路为古代连接南城、北城(今天的墟沟)两地的山路,现存均为土路,不知当年有没有石阶路,现今沙河口路段残留岩石堠计里石刻,上书岩石堠三十里,无落款,石刻意为此地距离南城三十里路。因古东海县废于明初,南城地位较之此前将有所下降,而该石刻旁边有宋代古泉记石刻(现泉眼已堵塞),故可推断岩石堠石刻年代不会晚于元代,且最有可能为宋代石刻。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4、南云台山,渔湾东山古道。只去过一次,记忆中至少99%路段(甚至100%)为土路,应为渔湾古代通往朝阳的古道吧。古道旁的茶田前残存一座封土石室(藏军洞),数年前由封昌秀、封其灿老师发现的“贞洁”石碑原址也位于古道旁边,为光绪年间的一块贞洁牌坊,当地人称之为小娘匾。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5、南云台山,花果山船石沟古道。山脚破房一堆,并现存五座封土石室。据当地人告知那些残垣断壁为百年前看山人住的地方,古道历史应当可以追溯到那里甚至更久。另据我市著名文史学者彭云老师的博客告知,花果山十八盘曾经也是古道,但如今随着景区开发,已然破坏的一干二净。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6、南云台山,花果山卧牛岭古道。自己只走过一次,照片取景地可能不对,路旁封土石室极多。据连云港文物保护学会副会长苍山梧桐研究断定,此地古道为古代大村和当路、关里村、水流村(今丹霞村)等地来往的要道。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7、北云台山,三岔涧古道。为古代云山来往墟沟的道路之一(古代应该和大巷江岔子古道连体),以自然山石堆垒为简易石阶路,每石宽均在60cm、长在80cm以上,与其他石阶古道相比此地极为简陋,但巨石重量至少八倍于其他,故当年修筑此地道路时过程怕很是艰辛。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8、北云台山,风门子古道,风门子村,又名封门子,据当地人金学培询问90多岁老人告知,村子建于200年前,古道为建村时所铺(大概是运送山石所用?)。三十余年前村人已全部搬下山,现今村内残垣断壁老坟与青郁茶田交相辉映,该村现今风景可与河南封门村相比。此路为古代云山人民来往墟沟的另一条道路。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19、北云台山,大巷江岔子古道。该地又名吴小岭,古代此路应当主要通往宿城,支线通往云山。半山腰平地往上,至风水宝地所在的防火道,沿途均为石阶路,半山腰平地往下有岔路,两条均为土路。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20、北云台山,宿城虎口岭“千年古道”,路边现存振亚桥石刻、留仙泉石刻及一座封土石室(藏军洞),为古代宿城人民进出要道之一,虽有千年古道之称,但石阶必然是近代翻修,因为塔山古道都还没有1000年历史。因振亚桥为民初石刻,故自己猜测这条石阶路也是清末民初法起寺的和尚所建。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21,北云台山,宿城船山茶园古道。牌子是近年所立,道路据云山人金学培询问家中九十岁老人告知,历史应和封门子古道大致相符。古道下起船山景区大门旁的那个村子,上至船山陶庵小组。怀疑和石船附近通往高公岛的古道为一体。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22、北云台山,宿城大竹园的上洞村古道。根据当地六七十岁老人告知,这条路的历史他们的爷爷也不知道,由此断定历史不会晚于封门子古道。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23、北云台山,船山石船附近的古道,自石船往下至船山阎王壁瀑布顶,沿途多有石阶,石船往上200米范围未见石阶,更远地段自己未去。据云山人徐永彬告知,此路为宿城通往高公岛的古代要道。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24、北云台山,大巷烟墩山东侧萝卜涧大坝下的山路。萝卜涧大坝建于抗战时期,因大坝附近有百年老屋遗址,该路不时可见镶嵌于泥土中的山岩,自己推断该路至少有70年历史,甚至上百年。
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25、南云台山,狮子山东侧,牛王庙水库上山道路,取景地没选好,之前有一段沿涧沟边的土路感觉像是古道,无法确认,发在帖子里充充数。
26、东陬山,六勇祠(东庵)古道,位于南坡山脚,基岩凿筑石阶。六勇祠为纪念明代六位抗倭英烈的小庙,人称东庵。古庙现存残垣断壁及数百年银杏一株,山下有古道,现存长度百余米。港城先民的劳动结晶——云台山中的古道
27、北云台山,三官顶古道。三年前曾于三官顶发现一段石阶路,不过没有照片,至今也没能再次找到那里,故不做介绍。怀疑为石船古道的支线,但多次三官顶下船山之行均抄近路前往,故对此路没有任何研究。
28、南云台山,西隅杨楼通往当路的古道,当有百年以上,杨楼上下数十米有石阶,无照片,不做介绍。
29、南云台山,中云魏庵村长春庵古道。天下第七十一福地长春庵石刻旁往上土路疑为古道,无照片,不做介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