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尼高调宣布PlayStation系列总销量突破5亿大关之后,好事的外国媒体也帮任天堂统计出,从1983年至今,任天堂的家用机与掌机一共卖出了7亿多台。可由于索尼是1994年才推出的初代PS,比任天堂整整晚了11年,所以在年均销量上,索尼是要高于任天堂的,大概是2200万对2000万。总体来说,任天堂与索尼的差距并不算大。但索尼与任天堂间的伯仲,却给三大厂商的最后一家留下了一地尴尬。 销量是微软很少去主动触碰的话题 尤其是在索尼面前 2001年,初代Xbox问世,作为一名游戏新军,Xbox拿下了2400万台的全球销量,力压任天堂NGC的2174万台。但在PS2丧心病狂的1.55亿面前,这点数字显然不算什么。 如果说初代Xbox的杀入市场,是钻了世嘉退出主机市场的空子的话,那05年问世的Xbox 360则是彻底稳固了微软于主机游戏市场的地位。从发售到2014年,Xbox 360的累计销量为8440万台,与PS3基本持平。但最终还是输给了同时代的任天堂Wii(1亿),而且,这也是Xbox系列与PS系列销量差距最小的一次。 到了Xbox One,微软又回到了被索尼吊打的节奏,以至于在2015年,微软干脆选择停止披露Xbox One的销量数据。可是,微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自己的“猪队友”。 三强争霸并非三国鼎立? 2018年5月,在EA高层的一次电话会议中,公司CFO布雷克透露道:“EA今年在本世代游戏主机上的装机量大约为1.3亿台,而去年则是1.03亿台。”参考EA在主机端的全部合作对象,也就是说在2017年,EA在索尼PS4、任天堂Switch、微软Xbox One三家厂商的当代游戏主机装机量共为1.03亿台。 在很大程度上,这也直接反映出了三大主机的总销量。因此如果去掉PS4的7360万台与Switch的480万台的话,Xbox的销量大约为2900万左右。虽然微软第一时间出面指出此数据并不准确,但从另一份数据报告中也可看出,PS4与Xbox One的差距,完全是两个Xbox One然后还富余一个刚发售半年的Switch。 外媒统计出的2017前三季度主机游戏销量Top5 而这份数据反映出来的另一个问题则是,在游戏机领域,微软的市场体量并非与索尼任天堂一个档次。 无可撼动的PS系列自不必多说,任天堂虽然经历了Wii U的滑铁卢,但在已故社长岩田聪的带领下,老任在掌机端一直做得有声有色,3DS不仅把PSV打停产,整体销量甚至还压过PS4一头,同时也间接打消了索尼微软分割掌机市场的念头。外加Switch的一片光明,固然微软在今年曾高调宣布将任天堂视为自己的最大竞争对手,而不再是索尼,可若要跟得上对中国市场有所缓和的任天堂,似乎还需要一些别的创新。 销量下滑只是所有问题的集中体现,譬如当年任天堂的低谷是由于对待市场的傲慢以及痛彻心扉的“三坟机”;索尼PS3的不尽如人意则是定价过高,以及对待开发者的苛刻。而在国内外,尤其是日本从业者的眼中,半路出家的微软,则是多方面的问题。 从不差钱到被钱坑 微软当年进入主机市场时的原因颇为霸气,因为纵观全球电子公司,只有微软有足够的财力可以支持他们在索尼与任天堂的夹缝中挤进游戏市场。事实证明,有钱确实可以为所欲为。犹记得2001年,比尔盖茨亲自宣布融入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硬件与Windows系统加持下的Xbox只需299美元时,全球主机游戏市场的震惊。 因为这意味着,微软每卖出一台Xbox,就要亏损125美元,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而当最终的销量定格为2400万时,微软也已经实现了单是卖游戏机,就损失了3亿美元。外加研发新技术成本的大量挥霍,据当时的微软Xbox部门高层Robbie Bach透露,微软在Xbox初代上的投入大约是在50亿美元到70亿美元之间。而在他看来,现在的Xbox,单单是名字就足以值这么多钱。 相比之下,比尔盖茨的语录就更加霸气了:“初代Xbox就相当于一盘游戏,如果玩得好,以后肯定还会再来玩一遍,就是真么简单。”没错,在首富面前,几十亿美元的代价仅仅是“玩一遍”!而且以后还会再玩一遍!事实证明,后来问世的Xbox 360在中短期内也是亏损营销。 然而到了Xbox One,微软却忘了“初心”,当玩家还在抱着更少的价格玩到更高性能游戏的幻想时,Xbox One的首发价格直接高出了PS4 100美刀。虽然在把玩家拒之门外顺便还往PS4那里推了一把后,微软大幅下调了Xbox One的价格,所谓覆水难收,加上PS4的口碑较之PS3也有所反弹,因此在这一代,Xbox只能眼睁睁地看着PS吞噬庞大的市场份额。 美剧《生活大爆炸》将PS4与Xbox One的反差作为创作笑点 干儿子的烦恼 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独占大作 此外,Xbox缺乏独占大作的弊端也在随着玩家消费能力增长的同时,日渐凸显出来。三大厂商中,索尼吃三方,任天堂靠自主研发,而Xbox则是与PC共享。几乎所有登陆Xbox的游戏都能够在PC端玩到,如早期最知名的《使命召唤》与《光环》。而到了近些年,Xbox干脆直接从PC游戏下手,如《茶杯头》《堡垒之夜》《绝地求生》《我的世界》。其中,为了拿到《我的世界》,微软甚至出资25亿美元收购了游戏的研发团队Mojang工作室。 这么做虽然满足了部分想在主机上玩PC游戏的玩家,但同时也暗示了另外一批玩家,要想玩次时代游戏,你只需一台PS与一台Windows,至于这Windows是不是Xbox上的,就无所谓了。所以也有人说在Windows这个亲儿子面前,Xbox永远都是个干儿子。当然从微软的角度出发,干儿子在这十几年确实帮忙卖出了很多亲儿子。 而从近两年微软在Xbox上的改变来看,干儿子的说法似乎正在进一步被证实。在2016年Xbox E3记者会上,微软公布了“Xbox Play Anywhere”计划,同时推出包括Xbox Arena、Xbox Live的Looking for Group和Xbox Live的Clubs三项全新游戏社交服务。主要功能是方便玩家组队开黑,打通陌生社交,举办线上小规模比赛。 换而言之,在今后,Xbox可能不再是指人们印象中的那个略显笨重的游戏机,而是一个有点类似Steam的游戏社区,准确点说是服务Windows用户的游戏社区。加之Windows的自有用户数,很多人也将此举解读为微软在向V社发出挑战。值得一提的是,据微软官方统计显示,Xbox Live的月活用户数在今年初已经增长至5900万。 据外媒GameSpot的报道,虽然微软官方并没透露Xbox的下一代计划,但根据Xbox高层多次认为主机游戏不该有独占之作的言论来看,官方对于Xbox的品牌定位,或许正在发生着改变。而无论是现有的市场销量还是Xbox的一系列改变,微软在主机游戏主战场上的松动,必然会为索尼与任天堂带来更多的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