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放前北京最好的澡堂——北京西城杨梅竹斜街手机速写上

 老阿工作室 2020-08-13

解放前北京最好的澡堂——

北京西城杨梅竹斜街手机速写上


    北京西城杨梅竹斜街位于西城区东南部。原宣武区东北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辖域中部,东北至西南走向。东起煤市街,西至琉璃厂东街,长490米。属大栅栏街道办事处管辖。

    明代称斜街,属正南坊。清时一度称杨媒斜街,清末雅化为杨梅竹斜街。巷名沿用至今。清乾隆时大学士梁诗正曾寓居此巷25号。街内有酉西、和含两会馆。街东端为东升平澡堂,系解放前中共北平市委地下活动地点,今改为旅店。

    其西侧是青云阁遗址,鲁迅先生在京时经常光顾青云阁,今改为市政府招待所。昔日街西端多为参茸局,是名贵中药人参、鹿茸的集散地。现街内均为居民住宅。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将一尺大街、嘉兴胡同并入。    

    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京城全图》中,标注为“杨媒斜街”。据说这是因为清朝前期这条斜街居住着一位善于说媒的杨媒婆。清朝光绪年间,谐音并雅化为“杨梅竹斜街”。杨梅竹斜街上的古建有很多,例如名噪京都的“八大楼”之一的泰丰楼、堪称清末民初北京四大商场之首的青云阁。

    杨梅竹斜街与附近的铁树斜街(原名李铁拐斜街)、樱桃斜街、棕树斜街(原名王广福斜街)都是人走出来的。元朝灭金朝后,元朝政府放弃金中都城,在金中都城东北面另建元大都城。金中都城的施仁门(位于今虎坊桥西侧)内的丁字街(位于今菜市口附近)是一个繁华市场。

    新建的元大都城的商业尚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大都城内的百姓很多都到中都城购买所需物品。出大都城丽正门(今正阳门)向西南到丁字街,逐渐被百姓们走出一条从东北向西南的道路,便是这些斜街的来历。

    杨梅竹斜街25号,曾是清朝乾隆帝御赐给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宅邸。杨梅竹斜街61号,过去是酉西会馆,沈从文初到北京时便住在这里,冬季无火炉,睡觉时把全部能盖东西都盖在身上,写出了《边城》、《长河》、《湘西散记》等散文体小说。该街上的银钱业公会,当年是北京的票号、钱庄的公会。街上还有湖笔大师戴月轩的故居、京剧武生杨小楼故居、评剧演员新凤霞故居等等。

    杨梅竹斜街6号,曾为东升平浴池,这家浴池原为三层砖木结构中式建筑,浴池设备完善,清洁卫生,服务热情,且还设有点心部,出售做工精致的面点,是解放前北京最好的澡堂,也叫头等官堂。

    中华民国时期,该街上有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中华印书局共7家书局,都是当时的出版企业。世界书局旧址位于杨梅竹斜街75号,是一座坐北朝南、二层砖木结构的楼房,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一层中间开门,两侧是平窗,大门两侧带有半圆形壁柱,柱头带有涡卷,类似爱奥尼柱式,二层也是平窗,带有方形壁柱,顶层设有女儿墙,女儿墙中间是盾牌形装饰。

    世界书局主营理工类图书、翻译外国图书,例如《范氏大代数》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停业,旧址现已改作民居。中正书局旧址位于杨梅竹斜街98号,外形和世界书局旧址类似,现已被拆改得面目全非。

    如今,该街上仍有青云阁后门,青砖砌成,门上有“青云阁”石匾额。青云阁是清末民初北京高级综合商业娱乐场所,集娱乐、购物、饮食、品茶、服务等等于一身,是文士、官员、商贾、贵胄的消遣之所。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鲁迅、梁实秋等名人曾多次来此饮酒作乐。蔡锷也是在此结识小凤仙。

    [编后:北京的胡同自有照相机以来,就有很多人拍摄,每一位记录者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情怀,都有自己的审美取向,我只是用手机将所看到的速写下来,其中也包括我对胡同的回忆和期望。文中所有的照片都是用手机拍摄的,文字资料都是在网络及图书馆搜集整理的,如有不妥之处还望直言不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