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汉丞相——曹操的自述

 四地闲夫 2020-08-13

我曹孟德生活在一个乱世,父亲是曹嵩,我的养祖父曹腾是东汉有名的宦官,曾历任四朝君王,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要说我家在当地也是豪门,可是我头顶宦官之名,在外人眼中看来,依然是寒族。

大汉丞相——曹操的自述

小时候的我,非常渴望能出人头地,不再遭受世人的嘲讽,于是我读古论经,名家典籍熟记于心,然而在这些书籍中,我酷爱军事,里面的排兵布阵、谋略万千,激起了我少年的热血青春。

熹平三年(公元174年),也就是二十岁那年,我被举为孝廉,入京城洛阳为仪郎,不久,就任命我为洛阳北部尉,主要负责军事方面的事,但京都洛阳不比家乡,这里满是皇亲国戚,各种势力交错复杂,极难管理,后来因得罪宦官蹇硕,朝廷对我明升暗降,再后来,我的妹夫被宦官诛杀,我也就受到株连,免职回家。

大汉丞相——曹操的自述

不过朝廷并没有遗忘我,在家闲居几年后,又重新让我回去做官,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我被授予骑都尉的官职,跟随黄甫嵩大将军南征北战,报国的时候终于到了,我要凭我自己的本事打出世人的叹服。在战场上,我英勇作战,斩杀黄巾反贼万余人,朝廷升我为济南相,不过当时的政治极为黑暗,我毅然辞官,隐居家中。

汉灵帝为了巩固他的统治,重新任命我为典军校尉,灵帝驾崩后,朝中政局发生改变,大将军何进诛杀宦官十常侍的计划暴露,导致将军反被谋杀。这个时候,并州牧董卓带兵入宫,剿灭宦官势力,我原本想着,天下终于有了复苏的希望,然而我错了,因为进宫后的董卓比十常侍还坏,他执掌朝政,废汉少帝刘辨(后来毒杀),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也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汉献帝,他的种种恶行我都看在眼里,即便他如何拉拢我,我绝不与此贼同流合污。

大汉丞相——曹操的自述

经过种种艰难,我出逃皇宫,来到陈留,散尽家中钱财,招揽天下义兵,绝心讨伐董卓奸佞,只可惜自己手中力量太过薄弱,没法与董卓对抗。

初平三年(190年),天下诸侯共推袁绍为盟主,并誓师讨伐董卓,我毅然加入他们的队伍,联军势大,董卓老贼在仓皇中西逃长安,并焚毁洛阳宫室,使得方圆百里没有人间烟火,我以为我们这次一定能剿灭董卓,还天下太平,可是我又一次错了,这些军阀虽为联军抗董,实际各自心怀鬼胎,他们在战场上彼此消耗对方的力量,伺机壮大自己,以至于后来到了火拼的地步,联军抗董至此解散。

从联军中走出的我,与济北相鲍信合兵一处,攻打青州的黄巾大军,可是鲍信战死在战场上,我通过自己的谋略,日夜设伏,终于大败黄巾军队,得降兵三十余万,我挑选了他们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为自己所用,号“青州兵”。

此时,远在长安的董卓被王允等人联合吕布除去,可是好景不长,董卓部下李傕、郭汜二将率领凉州兵马攻破长安,汉献帝被迫出逃,并在出逃的路上发诏,让各诸侯前来勤王。

大汉丞相——曹操的自述

这个诏书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重大转折,既然天下动荡,军阀各自为政,曹某不才,愿为结束这动荡的天下贡献自己一份力量,汉朝虽弱,但为亡,只要天子在我手中,那我就掌握了天下诸侯之柄,也就是世人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不管天下怎么骂我,我都做了。

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已到我的手中,洛阳已不能作为大汉的都城,随即迁都许昌,汉献帝封我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仅仅过了两个月,又加封我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之后我多次征讨张绣,并东征伪皇帝袁术,连当时的悍将吕布也败于我的手中,我的地盘越来越大,已经到达黄河以北。

大汉丞相——曹操的自述

我的势力虽然日益壮大,但在某人眼中不过是沙粒一般,这个人就是袁绍,此人精兵将广,从不把我放在眼中,我知道,我们之间必有一战。

果不其然,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我们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而让我们相遇的地方,叫做官渡,我们将在那里进行一次生死决战。赢了,我就有平定天下的资本。输了,就只能来世再见了。当时袁绍集结约十一万的大军向我扑来,而我只有两万大军迎敌,但是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会拼命一战,绝不说出投降二字。

看来上天是眷顾我的,在白马战场上,袁军大将颜良被关羽斩杀,文丑也死于乱军之中,可是对于袁绍大军来说,我还是太渺小了,眼看战争的天平倒于对方,忽然,袁绍手下重要谋士许攸投奔于我,向我献计,一把火烧了对方的乌巢粮仓,袁军顿时大乱,就这样,我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并最终击败袁绍,得到了他的全部地盘。

大汉丞相——曹操的自述

建安十一年,袁氏残余力量勾结北方乌桓,多次袭扰边境,掠夺人口财物,为了使北方安宁下来,我亲率大军北征乌桓,并直捣他们的老巢柳城(辽宁朝阳南)。最终,乌桓溃败,袁氏力量也得到彻底的肃清,北方基本在我的统治范围之中。

现在的我,已经是兵强马壮,统一的时机已经到来,我将实现我人生中最大的理想,而南方的孙权不过是继承父兄基业,根基不稳,而刘备更像是一个丧家之犬,每天四处奔逃,不久,他们都将是我的囊中之物。可是,这一次我失败了,或许这是为我的傲慢付出了代价,我小看了东吴,小看了周瑜,因为我的轻敌 ,引来了黄盖。最终,一把大火烧掉了我统一中原的梦想。

大汉丞相——曹操的自述

常言道,人在失败中才能认真的反思自己,这场战争给了我一个教训,使我用更加谨慎的眼光对待各方势力,我开始制定各种改革,网罗天下英才,并且在两年的时间内,击败马超、韩遂,横扫羌、氐,平定凉州之地。

建安十七年,汉献帝准许我“参拜不名,剑履上殿,次年五月,封魏公,加九锡,建魏国。建安二十一年,又封我为魏王,食邑三万户,位列诸侯之上,使用天子旌旗,服装。建安二十二年十月,皇帝赐我王冕十二旒,乘金银车,驾六马。当初高皇帝说“非刘氏不得封王”,可这把枷锁并没有阻挡我,现在的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应得的,他董卓,袁术、袁绍都想得到,可惜都失败了,唯独我曹操成功了,伴随着成功的开始,我也渐渐的衰老,早已过了花甲之年,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

大汉丞相——曹操的自述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已经六十六岁的我在病榻前交代后事,头痛病已经伴随我一辈子,看来这一次是挺不过去了,长子曹丕跪在我身旁,他将是我最为理想的继承人,剿灭孙权和刘备就交给下一代了,我也该歇歇了。

再见了,这个动荡的年代,我即将去地下面对我杀的或者杀我的人,他们对我或许群起而攻之,或许早已放下往日的恩恩怨怨变成了促膝长谈,不管哪一种情况,我都无怨无悔,因为我做到了这一代人做不到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