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台山·五行掌

 利弗莫尔4ui8js 2020-08-13


五行掌据说是五台山传下来的养生祛病功法。该功法特点是∶'三调'并用,动静兼练;刚柔相济,虚实变换;松紧相辅,运动全面。五行与五脏相关,可以做为辨证施功的基础功法。'五行掌'是动作较为完备的一种功法。据宋代邹朴庵的《太上玉轴六字气诀》记载,其预备活动是∶'叩齿三十六以定神,先搅口中浊津,漱练二三百下,候口中成清水,即低头向左而咽之,以意送下,候泊汨至腹间'。其呼吸方法要求是∶'低头开口念呵字,以吐出心中毒气。念时耳不得闻声,闻即气粗;反损心气也。念毕低头闭口,以鼻徐徐吸天地之清气,以补心气。吸时耳亦不得闻吸声,闻即气粗,亦损心气也'。刘完素的《素问玄机原病式》记载∶'脏腑之六气,实则行其本化之字泻之,衰则行其胜己之字泻之'。虽然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有大呼、细呼之分,但该法基本上属于泻法的,据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的记载,该法大多治疗脏腑实证。因此,运用时,应如《圣济总录》所指出的'疾已即止',不可练得太多,太猛。以下所引用的口诀,见于清代尤生洲的《寿世青编》∶

'春嘘明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闲,秋咽定收肺金润,冬吹肾水得平安,三焦嘻却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忌出声闻口耳,其功尤胜保神丹;发宜多梳气宜炼,齿宜频叩津宜咽,子欲不死修昆仑(头顶,指小周天功法,交通任督二脉),双手指摩常在面'。

【练 习 方 法】

一、功前预备活动

1.宽衣松带,全身放松。

2.轻轻叩齿36次,舌搅口内36次。

3.分三次吞津,以意送至丹田(小腹部)。

4.以手指梳头,双掌搓热,干洗面各36次。

二、推法——肝、嘘木

1.动作与要领

(1)站立,两足平行,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臂下垂,屈腕,掌心向上,指尖相对,靠近小腹。

(2)以鼻缓缓吸气,意念暗示清气从两足大趾沿大腿内侧的肝经上升至两胁;与此同时,两手如托物状.缓缓上移,至胸前与肩平时吸气尽。

(3)随呼气默念'嘘'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由两胁沿肝降至足大趾;同时反掌,掌心向前,指尖向上,随呼气双手缓缓向左前方推出,左脚随之向左前方迈出一步,呈弓步,重心放在前屈的左腿上,右腿伸直。

(4)至呼气尽时反掌,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向下收回至小腹前;同时伸左腿屈右膝,重心后移至右腿上;再开始吸气如(2)式,如此重复10次;收回左腿,如(1)式,再换右脚向右前方迈出1步,亦循环10次。

(5)动作要缓慢,配合柔和的呼吸;日光注视双手,屈腕稍用力,使指尖有酥酥的得气感;意识气血沿肝经循行路线升降,吸气时大趾微微上翘,容易得气。

2.功用与主治∶疏肝理气,平肝潜阳。

(1)治头痛、眩晕、耳鸣、目赤、羞明、口苦、咽千、急躁易怒。

(2)治恶心、呕吐、胸胁肮腹胀痛,腰痛、疝气。

(3)治小便不利、遗尿、泄泻。可用于神经衰弱,高血压,青光眼等各种眼疾,胃肠病,妇女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三、拓法——心、呵火

1.动作与要领

(1)预备姿势及动作基本同推法,但吸气时暗示清气从小指内侧沿心经路线(臂的后缘)至胸中。

(2)呼气时默念'呵'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沿心经散至小指,同时,推出的双掌如拓碑帖状,由左向右缓缓移动。

(3)至呼气尽时,直腰双腿下蹲,掌心向上,指尖相对,双手向下收至小腹前。

(4)再开始吸气如(1)式。重复10次,收回左腿,再出右腿,从右向左拓,也重复10次。

(5)呼气时,除默念'呵'字外,要意守掌心'劳宫'穴和小指尖内侧的'少冲'穴,并使手指伸直用力上翘,以产生酥麻的气感;腰要正直,躯千也随双手左右升降做圆运动。

2.功用与主治∶清心泻火,养血安神。

(1)治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口苦咽痛、尿黄淋痛,以及沿心经循行部位上的疼痛,掌心热。

(2)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喜笑,悲泣等。

可用于神经衰弱,心律紊乱以及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

四、坛法——脾、呼土

1.动作与要领

(1)预备姿势同推法(1)。

(2)随吸气左腿屈膝,尽量上抬大腿,足尖向下,暗示清气从足大内侧沿腿内侧的脾经上升至腹部;同时左手屈肘,掌心向上,五指并拢自然微曲;以肘为轴,从小腹右侧向上向左划弧运动,至与视线平时,吸气尽,掌心向面部。

(3)随呼气默念'呼'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沿大腿内侧脾经下降;同时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左掌转向前方,向左向下划圆,降至小腹又反掌向上,叠于右手下。

(4)再吸气时换右手右腿,动作同(2)式,如此交替做10次,再后退做10次。受场地限制,也可原地踏步做。

(5)手、眼、头、腿、呼吸、意念要配合好,初练较难,应分解动作,逐一练习∶先以站式或坐式,练习手、眼、头与呼吸的配合,目光随手转,头亦随之动;吸短呼长,吸快呼慢,默念'呼'字;熟练后,再配合迈步,注意重心虚实变换,掌握平衡;吸气抬腿时,暗示清气上升,足尖向下用力,容易得气;呼气落腿时,暗示浊气尽出,清气下降至大趾。

此式包涵太极拳中的'坛手'、'金鸡独立'、'倒卷肱'等身法,但并不相同,细心领会其异同,便容易掌握。要求动作轻灵如猿猴一般。

2.功用与主治∶开胃健脾,消食磨积。

(1)食少、腹胀、院闷、舌根强痛。

(2)噫气、呕恶、泛酸。

(3)腹痛、肠鸣、泄泻、痢疾。

(4)身重肢倦,痰饮水肿,黄疽,小便不利。可用于胃肠病、肝炎、神经官能症等。

五、捏法——肺、呬金

1.动作与要领

(1)左脚向前迈一大步,呈弓步;左臂向前半伸,掌心向上,五指收拢如捏球状;右臂抬起,向后屈肘垂腕,掌心向下,五指亦如捏物状,屈肘40度左右,手置胸前,使肩肘、手平。

(2)随吸气,伸左腿,屈右腿,重心右移,臀向后坐;同时左臂屈肘收回,右臂在左臂上方向左前方伸出,两掌相对经过后,则反掌,左向下,右向上;同时默念'咽'字,暗示清气从拇指经臂内前缘的肺经吸入肺中。

(3)随呼气,左臂向前伸出,右臂屈肘收回,腿也前弓后箭,垂心移左前方,同(1)式;同时默念'哂'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沿肺经散至拇指。

(4)如此往复10次后,再换右臂右腿向前,亦往复10次。

(5)动作缓慢轻柔,躯干要前后移动,胸腰左右移动,扩大肺活量;呼吸时靠指捏的力量,使大鱼际、'大渊'穴(在桡动脉与腕横纹相交处)产生气感,两臂尽量屈伸,以宜畅肺气。

此式与太极拳的'倒卷肱'相似,但并不相同,初练如手腿配合不好,可用坐式,单练上肢。

2.功用与主治∶宣肺解表,降气除痰。

(1)治外感背痛,恶寒无汗,尿频黄赤。

(2)咳嗽、咽痒、口干、咽痛、气逆、痰多。

(3)胸闷气壅胀痛,呼吸不畅,沿肺经部位疼痛。可用于轻做感冒、伤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恢复期,神经衰弱,高血压等。

六、摸法——肾、吹水

1.动作与要领

(1)左脚向左前方迈一大步,呈前弓后箭步,两臂自然下垂,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前,置于小腹左前方平脐。

(2)随吸气,喑示清气从足心涌泉穴经大腿内侧肾经升至腰部两肾;同时左腿伸直,右膝屈曲,重心后移至右腿,左足尖微微上翘;同时双手随吸气由左向右向后收回,做划圆的抚摸功,收至右下腹吸气尽。

(3)随呼气默念'吹'字,暗示浊气尽出,清气降至涌泉,同时双手向左向前摸出,意守掌心,手指微微上翘,似有气感;同时屈左膝,伸右腿,重心前移至左腿,呼气尽时,开始做(2)式。如此反复做10次,再换右腿向右前方迈出,亦做10次。

(4)此式双掌与地面平行划圆,如磨豆腐一般;高不过脐、躯干正直,腰部随呼吸及双掌转圈,加强对肾俞、命!等穴(正对肚脐的腰部)的意守;吸气时,足尖用力上翘;呼气时,手腕抖动一下,指尖上翘,以加强气感。初练配合不好时,可先不默念,待动作熟练后,再配合默念字与意守穴。

2.功用与主治∶补肾填精,益阴壮阳。

(1)治遗精、早泄、阳萎、精冷、不孕。

(2)腰酸膝软,畏寒肢冷,眼睑浮肿,小便不通。

(3)眩晕、耳鸣、目昏、牙痛、口十、咽痛、咳痰带血,喘息,黄疽,腹泻,嗜睡,脊背痛等。

(4)潮热、盗汗、颧赤、失眠、心悸。可用于神经衰弱,轻症肺结核,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