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杜:佛学说,人有一夕梦,还有一生梦,做企业亦是如此!

 混改风云 2020-08-13

文章声明

本文为知本咨询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名称。谢谢大家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本文作者:杨杜

文章节选:【文化的逻辑】

1.为确定目标追求——假设

佛学说,人有一夕梦,还有一生梦。有时候天天忙于生活、工作,还真像生活在梦中一样,世事无常,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做企业也是如此,前面有标杆企业,有时也不知道怎样向人学,没有标杆时更是不知道路在何方?市场在变化,技术在变化,员工在变化,竞争对手在变化,政策也在变化,我们搞不清楚企业未来会怎么样。但同时,我们又不是无所作为。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但我们可以努力活下去,争取不要死得太早,不要死得太惨!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主动去追梦,希望公司有个奋斗目标,描绘将来的愿景。

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建设就是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是经过多年努力才可能达到,而且不见得完整达到的。做企业,恰恰需要这种假设,而且是一个系列的假设系统,包括我们遵循什么使命,制订什么目标,走什么发展道路,确定什么技术路线,使用什么样的干部,采用什么人性假设,坚持什么分配原则等等。假设确定了,就坚定不移地去实践它、证明它、努力把它做好。通过假设牵引大家往前走,通过结果去证明假设对不对。

企业提出要做百年老店就是假设。你才创立一、二十年,或者更短时间,做百年老店要经过千难万险,只能是个假设。阿里巴巴要做102年老店也是希望做长寿公司的假设。这和追求短期利益,赚笔钱走人,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的假设有本质不同,这个假设会影响他是否要做出品牌,做出特色,持续投资,以及讲究信用。

要建成世界级公司也是假设。要进入世界500强,要努力奋斗在国内同行做到数一数二,然后在世界同行做到数一数二,这个假设需要大家努力去证明。

还有精神层面的假设,比如说有公司提出:“有精神凡事有可能”,意思是只要有一种精神力量存在,什么困难的事都可能克服,这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样,有些唯心主义的意思,其实是一种假设,是让大家有一种信心,一种追求,有时候这种信心还真能成为做成事的关键要素。

“顾客就是上帝”,实际也是假设。虽然顾客有多种多样,企业看待顾客的角度也是各种各样,但我们选择把顾客当成上帝,认为顾客永远是正确的,有问题要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这就是顾客就是上帝的假设。

华为公司提出的“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定当得到合理的回报”,也是假设。你管理也有不到位、不完善的时候,有的人做了雷锋,可能没被发现,没能得到合理的回报,又该怎么办呢?实事求是地讲,管理不可能一点都没有漏洞。如果把它作为一种假设,允许努力去完善,就是一个促进管理不断进步的假设了。对管理者来讲,你要认认真真去考评,去观察,发现雷锋,合理评价。对做了雷锋的人来讲,要相信这个假设,也要实事求是去考虑管理的难度,即使一时没被发现,也要继续努力去做,或者通过规定渠道反映自己做雷锋的行为,主动要求合理回报的雷锋也是雷锋——是维护和完善公司分配机制的雷锋。这个假设是激励大家更多地去做雷锋。如果大家都觉得学雷锋吃亏,任凭你怎么提倡,口头上没人反对,行动上也不见得那么积极。一般人不按照提倡的做,而按照考核的做;不按照吃亏的做,而按照有利的做。机制上保证并通过改进更好地保证做雷锋的不吃亏就好了。

公司决策不像政治上的民主选举那么简单——只要过半数就行。华为公司的决策原则假设是:“从贤不从众”。贤是贤者、聪明人或者是好主意的意思,众是众人、多数人的意思。所谓民主决策,一般是少数服从大多数,三分之二通过或者过半数就行,这比较简单。但是,你假设从贤不从众的原则,能做得好吗?怎样才叫贤?好像不容易说清楚。实际这是一个假设,背后的支撑假设是什么?那就是,不仅仅多数人同意的决策就一定是正确的,真理也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甚至可以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必要什么事情都用完全民主的形式来决定,尤其是企业。企业的决策和社会上的政治决策不大一样,社会上的政治决策典型的是选举,一人一票,权利平等。然而企业决策并不是为了履行民主形式,更重要的是它要得到市场的认可,满足客户的需求而不仅是民主的程序,所以企业决策就要更深入地讨论,真正找到贤者和贤策。

企业决策对错的最终证明不是民主程序,而是成果,企业决策的最终认可不是多数人,而是顾客。

2.为做出理性选择——道路

文化是理性的。文化作为价值观,是帮助企业认真思考,做出选择的一个工具,而且是理性的,不是情绪化的工具。有企业一讲文化就讲人情,就讲主观感性的东西,其实不对。企业本质是什么?我们前边说过,企业的本质就是功利组织、经济组织,是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组织,它一定要完成它的经济使命。我们认为,文化就是影响和决定企业如何达到功利目的的要素。这就是管理学的基本假设:文化决定战略。

第一、决定战略上做什么不做什么。文化是决定战略取舍。文化导向定下来,战略就有了方向和领域边界。举例说,《华为公司基本法》第一条就提出“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就是基于文化的投资领域选择。首先,通信设备制造商做信息服务业,就是和客户抢生意,这不符合“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其次,进入信息服务业就是公司失去了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的机制,不符合“以奋斗者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决定理念上是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人做事情都有理念的支撑,企业要对自己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进行界定。比如康佳集团的“八要八不要”。

康佳集团中层干部守则

我自愿并荣幸担任康佳集团新一届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在康佳事业发展过程中,是承上启下的重要中坚力量。我在聘期内一定做到:

要热爱康佳,不要离心离德;

要敢于创新,不要固步自封;

要敬业尽职,不要得过且过;

要团结合作,不要扯皮推诿;

要令行禁止,不要阳奉阴违;

要好学上进,不要骄傲自满;

要廉洁奉公,不要损公肥私;

要鼓舞士气,不要涣散人心。

第三,决定价值观上什么第一什么第二。我们前面所讲企业的相关利益群体就有价值观排序要求,把投资者放第一,还是把客户放第一?把员工放第一,还是把社会、国家放第一?这不仅是说说而已的观念和原则,而是会影响行为导向和利益分配的。比如烟草总公司的两个至上: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之上,是没有排序的说法(在云南楚雄等烟草产地,以前还有烟农利益之上的“三个至上”提法)。国人不喜欢逻辑清晰,喜欢模糊处理。所谓“至上”,便是最高的准则。至上有其惟一性,不可以有多个准则都至高无上。好比奥运会比赛,冠军只能有一个,一下子出现三个冠军就不知如何是好了——领奖台齐平,同时奏三个不同国家的国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作为政治原则可以,一旦操作起来就乱了套。

价值观排序就是要逻辑地选择到底谁是第一。因此,如果客户利益、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具有内容不同、相互区别的三个利益,那么我们必须给出一个顺序。例如,当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时,需要对于上述三者利益进行考察。当三者利益统一时,应依据制度规则做出决定。但当三者利益有冲突时,就应该按照明确确定的价值观排序做出决定:比如将客户利益置于员工利益之上,将员工利益置于股东利益之上。也就是说,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否则你就无从决定。

企业在价值观上要做出理性选择,当然也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矛盾,你可以运用灰度思维模式,决定在不同的情况之下把不同利益群体放在第一。比如推崇大家庭文化,把员工利益放在第一的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客户交货期紧张的时候,就应该有部分员工要牺牲短期利益,放弃休假加班赶工满足客户利益。平时重视股东权益至上的公司,企业资金紧张时,股东就可能需要减少分红,追加投资,以保证企业渡过难关。当有客户利用甲方地位强求企业生产违规违法产品时,就不应该僵化地坚守“客户就是上帝”的价值信条了,你那叫同流合污。

有的企业,喜欢打马虎眼,说空话套话,不想在文字上作价值观排序,就狡猾地在不同场合做出发言上的不同排序——见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开股东大会的时候强调投资者至上,见客户时说消费者至上,在供应商大会上就讲供应商至上,内部员工开会时就又变成员工至上,跟政府官员见面的时候,开口闭口是国家利益、政府利益至上。这样的见风使舵看来聪明,实则无原则、无立场,只为了投其所好。以口头的敷衍应承,掩盖自己文化建设上的懒惰,久而久之会失去人心。

依据文化做出的理性选择,是决定企业基本定位的。做什么市场,不做什么市场;上什么技术,不上什么技术;和谁合作,不和谁合作;谁可以做干部,谁只能当工人,谁连工人都当不了等等。文化就是一种选择标准,标准有了就可以衡量,就可以做出果断和明确的决策。

文化决定做正确的事,技术和管理决定正确地做事,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深圳有个朋友做医药流通业,公司在香港上市。他信佛,以前想学医没学成,但喜欢行善,所以觉得卖好药,是个行善事,他选择历史悠久、品牌知名,有利于人们健康的好药引进来销售,经营得相当不错。后来遇到一个利润率很高的投资机会,是在格鲁吉亚创办烟厂,众所周知,烟草业利润很高,比卖药还有吸引力,那里经济还不太发达,市场和资金上没有问题,当地政府又给予巨大支持。但是做还是不做?他有点拿不准,拿了几百万元作了调研,也没有尽快推动。他的苦恼在那里?从做企业的角度讲,什么项目赚钱多做什么无可厚非,追求利润是企业的本质目的。但仔细想想,这事对他也是个难题——他信佛喜欢做善事,但做烟厂卖烟鼓励人抽烟总不是个特别的善事吧,虽然卖药和卖烟都赚钱,但这是矛盾的两件事情。这边卖好药而且还是清肺治嗓子的,那边卖烟是把肺和嗓子搞坏的,他总觉得这边干善事,那边干坏事,两个事加在一起这一辈子干的事就基本清零了。因此,当他问我该怎么办时我说,这种决策不是根据利润原则,而是根据价值观原则来决定的,你如果不能确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或者说人生观准则,就不会知道到底做企业是为什么?不明白什么钱赚,什么钱不赚。他最后决定放弃了那个烟草项目,选择了集中精力、财力,持续做好善事的道路。

企业文化就是道,包括道路、道理和道德。做企业要追求功利这个终极目标,但是具体怎么追?怎么走?文化帮你来界定你的道路,讲清你的道理,坚守你认可的道德。企业要赚钱,那黄、赌、毒、走私你做不做?因为这些事比一般企业更赚钱。文化不同,选择各异。有A文化的企业选择做,有B文化的企业选择不做。

黄、赌、毒、走私不做,那你是否只要有钱赚,哪怕很小的买卖都做?比如你的企业规模、实力很小,在同业同地做不到第一、第二,你还做不做?有的企业不在乎,无所谓大小,只要赚钱,就是排到第八百、一千位也做。但是,坚持“数一数二”价值观的比如美国GE公司就不做,它认为做不到业内第一第二地位的项目和产品就要去掉,赚点小钱没意思。这就是价值观不一样。

我们一直讲企业是功利组织,那请问,不赚钱的事情你做不做?做企业有社会责任,不能光顾自己赚钱,还有做慈善,不赚钱还要花钱,要捐钱,做不做?香港的霍英东先生,是给文化教育、体育事业等捐了一百五十多亿的慈善家;大陆各地大学等机构到处是邵逸夫先生捐钱盖的逸夫会议中心。你如何看待企业的赚钱、花钱和捐钱,也是价值观问题。这是一个更宽的思考领域,是超越利润、超越功利的一种境界,但它并不否定利润、功利这个基础,这是我们必须要说清楚的关键点——因为企业毕竟不是纯粹的慈善组织。比尔·盖茨建了世界最大的一个基金会,投入几百亿美元,做了很多慈善事业,但是微软公司依然是每天能赚很多钱的公司——赚钱的源泉和捐钱的出口之间是一个很好的配合:这边微软公司是实现他功利目的的企业,那边基金会是实现他慈善目的的事业,两者相辅相成。企业搞不好,源泉干涸,基金会的事情也不可能长期做下去。所以,人可以做好企业家和慈善家两个身分,从更高、更宽的一个层面和视野去思考。有文化的灵魂,有理性的选择使它能够长久、健康、持续地存活发展下去。

3.为激活精神力量——梦想

如果你在没有电灯的农村生活过,你大概会有这种经历,在没有月亮的晚上,你出门走路,伸手不见五指,深一脚浅一脚地,瞪大眼睛什么光亮都看不见,只有旁边房屋的黑影,和你记忆中的路况,你会非常害怕,有时候为了给自己壮胆,你还会喊几声。但如果前面远远的地方哪怕有个很微弱的灯光,就会让你觉得安心一些,就能壮起胆子往前走。这微弱的灯光给人一种安全感,一种精神力量。记得多年前曾经去过一次京郊燕栖湖,以为晚上出来散散步挺浪漫的,来到饭店外边才发现眼前一片漆黑,别说道路了,任什么都看不清,一股恐惧感袭来,扭头就跑回饭店了。

企业文化,是否有这样一盏灯的作用呢?尤其是当企业遇到前途比较渺茫,奋斗很长时间也看不到终点的绝望时刻,企业文化就好比在黑暗里走路看到的那丝微弱的光亮一样,给员工以希望,以安全,这支队伍就能坚持走下去了。

美国作家欧·亨利写过一篇有名的一个小小说,叫《最后一片叶子》,故事讲的是穷画家琼珊得了重病,在病房里看着窗外对面树上的常春藤叶子不断被风吹落,她认为最后一片叶子的凋谢代表自己的死亡,于是她失去了生存的意志,说等叶子全掉光了自己的生命也就走到尽头了。医生也认为再这样下去琼珊会很快死去。贝尔曼,一个伟大的画家,在听完别人讲述琼珊的事情后,夜里冒着暴雨,用画笔画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叶,正是这片最后也没掉下去叶子,让琼珊重拾对生命的希望,最后竟然奇迹式的康复了。

当我们遇到一些自己不能左右的事情,使人心灰意冷的事情时,文化会激发心理力量,激发梦想,文化为我们找到那线希望,找到那点灯光,找到那片树叶。引导大家走出低谷,渡过那片黑暗。文化大纲中提出的愿景、使命等,给员工以希望,给工作以意义,给组织以激励。你会忘掉一天天努力产生的辛劳,不断重复反复产生的枯燥,从平淡中找到不平淡,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

本文选自杨杜教授的新书《文化的逻辑》,近日此书将会在“V战略”公众号的“购智慧“中进行售卖,请大家时刻关注”V战略的动态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