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百工程系列解读(1):双百政策空间和发展走向

 混改风云 2020-08-13

“双百工程”、“双百企业”,从2018年8月份开始,逐渐成为国企改革的热词。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整体推动下,以这批企业的综合改革为基础的国企改革工程,正在成为新时期国企竞争力提升的代表性事件。

截止到2019年5月底,入选双百工程的中央和地方两级企业,已经达到了450家,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如何借助于外部政策空间,制定行之有效并创新突破的改革方案,正是目前双百企业的核心关切。同时,对于广大还暂时没有进入名单的企业来说,参照双百示范效应,学习和借鉴双百的政策和经验,更是明确国企改革方向的指南。所以,从今日开始,知本咨询和知风云数据将推出双百工程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系列研究,以求帮助广大国企推动改革,落实创新。

大家关注双百工程,因为这是一项由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由国资委牵头组织推动落实的全国性改革试点,既有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又有数百家入选企业个体创新。这样的改革工程,从历史上看,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是第一次;从范围上看,也具有典型代表意义。我们要做好双百改革,学会双百经验,就需要先深刻理解这次工程的政策环境,透视政策空间。

双百政策蓝图

双百工程正式展开到现在共十个月时间,已经颁布的主要改革文件和行动主要集中在“一次部署、两张名单、一支基金”等三个主要方面。

01.一次部署

2018年8月17日,国资委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时任主任肖亚庆就正式展开双百工程进行动员和部署。肖主任就这项工程的意义、目标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根据我们的初步理解,核心的意义包括两个层次:

在全国国企系统抓一批有代表性的基层企业,全面落实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全面应用前期各项改革试点取得的经验成果,全面推动“双百企业”实施综合性改革

聚焦“五突破、一加强”的目标任务。五个突破方向,一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二是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三是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五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个持续加强,即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

02.两张名单

双百行动入选企业名单,得到了各级国有企业的高度关注。2018年8月首次公布的第一批名单,一共入选了404家企业,其中中央企业下属公司一共为224家,地方国有企业共有180家。

2019年4月,国资委再次下发《关于调整部分“双百企业”名单有关事项的通知》,宣布新增40多家企业进入双百企业名单,通过这样第二份名单,中国双百企业达到450家左右。

03.一支基金

为了配合和支持双百工程改革,2019年4月底,由中国国新牵头发起设立的,总规模600亿元,首期规模300亿元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发展基金正式成立。

这支双百基金,主要出资方有部分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国内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投资对象为“双百企业”,主要投资领域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非上市企业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就此,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明杰表示,这也是为何国资委考虑用资本的力量来撬动股权结构的优化,由股权结构的优化,来建立相互制衡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和决策机制”

双百改革的政策实践依然在快速发展变化中,未来一定有更为战略作用的新措施出台。从一次动员部署,到两张名单450家企业初步入围,再到双百基金设立,可以说温室已建成,肥料已备齐,插秧已完毕,即将等待双百企业茁壮成长。

双百政策空间

01.双百没有单独政策

双百企业有新的优惠改革政策吗?没有,这一点十分明确。双百企业要进行的是综合性改革,在政策层面,基本意图是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N国企改革相关配套文件的内容落实好,充分用起来。“要努力使国企改革各项政策要求“一竿子扎到底”,打通改革推进的“最后一公里”,让好政策发挥倍增的效用”。

所以,和其他顶层设计的改革相比,双百工程不是政策设计阶段的改革,而是政策落实细化并观察效果阶段的改革。

02.双百政策指向性明确:现代化、市场化、有活力

虽然如此,但是双百改革作为一种改革的顶层设计,本身却具有强烈的试点意味和示范效应。本次改革明确指出在入选企业里推动“五突破一加强”,充分说明了国家力推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步子更大一些,力度更大一些,进而帮助中国经济发展,并助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双百企业的综合性改革,并不是花开两头,各表一枝,而是具有明显改革导向性。我们认为这种导向性,与1990年代以来的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和股权多元化建构是一脉相承的最新演化,是持续推进中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和提升国企的市场化水平,以及从内部有效激活干部职工队伍为目标的综合性改革工程。所以,凡是符合这个基本指向的改革方案,都应该是综合性改革欢迎的改革思路。

03.双百政策落地:欢迎基层创新

就此,各级国资领导分别在不同场合进行过强调。“要支持鼓励‘双百企业’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充分激发企业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通过开展‘双百行动’,要让更多的基层国有企业,能够看到身边这些“双百企业”的改革成效和改革红利、学习对标“双百企业”的改革经验和改革举措,主动加大本企业内部改革力度,进而形成以点带面、星火燎原之势,将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推进。”

“要指导‘双百企业’根据各自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竞争程度等实际情况,将自身存在的问题、改革的目标与我们的‘政策包’‘工具箱’以及其他企业的成熟经验做法实现精准对接、系统集成,从而实施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综合性改革。通过开展‘双百行动’,要让‘不想改’的主动作为、投身改革,让‘不敢改’的卸下包袱、迎难而上,让‘不会改’的对标先进、学习借鉴,彻底打破‘抱残守缺’思维,彻底解决‘沉疴痼疾’。”

通过这些讲话文字,我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尊重双百企业和其他国企的基层一线创新和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是本轮双百工程的又一政策特征。

双百改革走向

在全国范围的双百改革,目前才处于起步的阶段,未来两到三年内,双百企业将通过个性化改革方案设计和审批,改革实施和监测等不断优化和检验改革的成果,那么,未来的双百改革将可能具有哪些趋势呢?知本咨询以为有几点需要关注:

01.扩容、示范和推广

已经入选的450家双百企业,总数仅占国有企业的极小比例,未来,随着双百经验的总结和完善,双百名单将会进一步扩大。双百的标杆企业经验,也会帮助更大范围内的国有企业推动市场化机制改革。同时,包括职业经理人、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股权多元化等单项优秀改革实践,也在试点基础上,具有了进一步推广的空间和条件。

02.从下级企业推向集团性公司

目前,双百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多数开展的试点企业都是国企集团二级、三级或类似的企业,而且通常是那些资产包袱不重,业务居于辅助地位或者新兴领域的部分,这些下属企业搞改革难度不高,又迫切需要市场化改革,所以将其第一步拿出来总结经验,这是管理逻辑所在。

那么,如果中国的国有企业都要学习双百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必然将面临如何将下属双百企业的实践推广到整合集团公司层面,同时在核心主业的部分进行改革。新的问题和挑战会出现,但改革的路径当不能改变。

03.产权改革和机制改革将更紧密结合

发改委推动的混改,强调混与改的统一;国资委推动双百改革,机制突破和产权改革也是并列的。有人讲改比混重要,有人讲不混就改不成,我们认为都有各自侧面的意义,但是如果把产权改革和机制放活的改革分离开来,那么改革的效果和我们的初衷就可能相差不小。

双百工程里谈到了很多机制变革,比如治理机制的现代化,市场化激励模式,职业经理制度体系等,如果没有在股权结构上的多元制衡,可能就没法让这家双百企业从整个大国企的垂直管控体系中脱离出来,从而导致改革的初衷落空。所以,双百工程也难以离开外部投资和股权多元的力量,已实现产权改革和机制改革相统一。这一次成立的双百行动发展基金,正是这种趋势的一个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