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第一心理”课堂,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怎样的两个人最合适?首先,合适的伴侣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那么什么是爱情呢? 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三因素论认为,爱情由“亲密”、“承诺”、“激情”组成,而这三个因素所占的比重可能会因人而异。 其中,亲密指的是两个人之间可以互相倾诉、说心里话、愿意与对方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看法;承诺指的是愿意为对方做出例如结婚、终生陪伴之类的话,愿意承担起自己在爱情中的责任;激情则是指恋爱中由荷尔蒙带动的亲密行为。 因此,真正的爱情,是亲密、承诺与激情兼具的,这样的感情往往更持久、更稳定,给人带来的爱情甜蜜感也最多。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伴侣间并不是这三个因素的平均结合。 例如,有些伴侣之间,具有亲密与承诺,缺乏激情,这就像从友谊发展起来的爱情,两个人可以良好的交流、互相理解,但少了几分浪漫。又比如,有的情侣之间充满了激情,但迟迟不愿意给对方一个承诺,这样的爱情不会长久。 而缺乏亲密的爱情,会让人觉得,虽然与对方在一起,却不太清楚对方到底在想什么,难以理解对方的心情,这种爱情难以给人带来心灵上真正的慰藉。并不是说哪方面因素的缺乏,会导致爱情或者婚姻关系难以维持,只是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令人满意而已。 三观 因此,在爱情中最合适的两个人,往往具有相似的三观。例如两个人都认为亲密很重要,即使少了一些激情,也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情感质量。 而如果一方更看重承诺,而另一方觉得承诺没有那么重要,两个人间便很容易产生分歧。比如说前段时间娱乐圈的纪凌尘,因为没有在对方三十岁前求婚,而对方恰恰是很看着承诺的人。 因此他们的观念差异使得原本很甜蜜的两个人,最后闹得不欢而散的结局。这就是因为两个人看重的因素的差异造成的。所以说,双方所认同因素的一致性,也是影响两个人关系是否持久,感情质量是否高的原因。 相处模式 另外,两个人的相处模式能够看出这两个人是否合适。比如,经常吵架的情侣可能是因为缺乏沟通,而造成的误解。在小矛盾产生后,一方不愿意反思,喜欢指责对方,另一方喜欢回避冲突,始终保持沉默。 这样一来,一个人想通过交流解决问题,可惜无法遏制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一味指责对方;而另一方恰好又是个倾向把情感内化的人,通过保持沉默来试图减轻这种争端局面。 然而,这样一来对方会认为他不在乎自己才不理自己的,反而变得更加生气了。而相处模式好的情侣,能够在发生矛盾时都心平气和的去沟通,两个人共同做出努力,自然矛盾就能很好的化解。所以相处方式好的情侣,会有更好的关系,更加合适长期待在一起、互相陪伴。 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神奇小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