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世界》被忽略的真相:小红袄迷恋红色女性,属于正常的心理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热播电视剧《新世界》中,最吸引人的一条线索是连环杀人凶手“小红袄”——每年冬天杀害一位穿红色衣服或佩戴红色饰物的女性,并且一直逍遥法外。
徐天作为白纸坊警署的警长几年来一直在追查凶手,直到他自己的未婚妻贾小朵也被“小红袄”所害,彻底激起了徐天追查真凶的决心。

来北平联络和谈的共产党人田丹是一个留学归国的心理学家,她帮助徐天一步步接近真凶的“人物画像”――对红色有特殊的偏好、容易兴奋、有固定职业且与色彩有关,有机会较长时间的注视女性,单身,嗜血,恋物。
正因为有田丹的帮助,徐天通过追查大哥金海、卤煮店老板、照相馆师傅,最终寻找到真凶――京师监狱一个很不起眼的狱警十七,一个就在自己眼皮底下天天晃悠的腼腆、内向的小人物。
是的,恋物、恋红色是“小红袄”的致命情结。十七的家里保存着所有女性受害人的东西:红色的帽子,红色的围巾,红色的脚铃儿,红色的手套,红色的大衣……
十七最后一次作案的目标锁定了田丹,那个一直在暗中追查着他的人,作案前十七拿着前一次从田丹那里得到的红色手套深深吸气把玩,兴奋、欲望让看起来唯唯诺诺乖顺老实的他再次杀人。

当然,影视艺术作品总是夸张表现,而我们日常生活中,恋物虽然并不会完全导致严重的失衡或者变态,但却也非常常见。

恋物癖

我们很多人因为成长中的未满足因素,导致有收集物品并满足自己的行为,通常称为恋物。例如,看见商店里的杯子就走不动路一定要买回家,疯狂收集各种勺子、碗筷、各种戒指、门票等等。
只要不影响他人,不影响自己的社会功能,尚不能称之为问题或者疾病,我们可以跟它安然相处一生,以此获得内心的安全感,补偿我们内心的某些缺失。

然而,读大学时常有女生莫名丢失内衣裤、短裙、丝袜;饰物店里常有徘徊的男士一遍一遍抚摸耳环;男生房间里堆满女性假发、毛织物;画架上贴着偷拍的女性耳垂或脚踝照片……这样的情况,就属于恋物癖了。
心理学上对恋物癖的定义是属于一种性欲倒错,即以某些特定的无生命物体如内衣物、毛发、饰物或人体部位如手、脚、头发、耳垂作为恋爱对象,以此满足性刺激
正如《新世界》里,狱警十七不会对受害女性进行真正的性行为,却以杀害穿着红色衣物的女性来满足性刺激。

导致恋物癖的三大因素

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物癖产生的原因,大致有生物学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文化因素等,但具体诱发因素不完全确定。

生物学因素
有研究显示,在一些精神发育迟滞或者精神病变的案例中,会出现一些恋物癖的情况。
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人生下来就生活在带有特定文化色彩的人文环境当中。
例如,儿童早期在家庭当中,被过于严苛的道德准则约束,或者被不健康的家庭教育影响,都有可能导致性心理发育受阻或出现异常,出现恋物癖。
有的人发展到青春期时,被色情图片或视频过度的刺激,又受制于年龄和道德约束,出现利用异性物品增强刺激排解性幻想的目的。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恋物癖的形成中占有重要的作用。通常是童年期性心理发展受阻,出现性对象泛化或替代性的对象。
这些泛化和替代,大多在文化环境中被歧视、被不耻,又生发出更加隐密的状态,例如偷窃、杀人等不惜一切手段的反复行为。

及时调整,摆脱恋物癖

恋物不可怕,只是需要积极的关注和治疗。不然一是对自己身心有害,二是影响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功能,把自己拖向更可怕的深渊。
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存在恋物癖的人基本为男性、单身,起病多源于童年不正确的性经验以及性认知。
这些人生活圈子非常封闭、固定、程序化,他们并不是十恶不赦之人,心中苦闷无助,遇到刺激物又无法自控,还无处倾诉,周围的人知道了也会躲自己如瘟神一般。

如果能求助于临床心理医生,找到童年发病的诱因,就能够一步步摆脱恋物癖的困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
对悟性较高的人可以通过认知疗法,在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础上,让其认知到自己的行为虽有异常,但一定可以调整和纠正,激励其改变;
对悟性较低的人可以通过诸如厌恶疗法之类的行为疗法,让其逐步减弱对所恋物的依恋强度。
与此同时,引导其更多的融入社会、融入社交,融入与真正的异性交往中,体验到正常的性生活,恋物癖也会逐渐好转。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怪癖心理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