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亲戚了,根本原因是什么?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根据社会学的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年轻人认为自己与亲戚并不亲近,有些甚至对亲戚很排斥,每到不得不走亲访友的过年过节时,一想到要面对亲戚就感到深深的焦虑。
按照血缘关系来看,亲戚都是父母辈的亲人,随着走动的增加我们理应关系亲近,但是我们的实际亲密度与常理违和,对此心理学家针对年轻人越来越反感亲戚的根本原因做出解答。

无意义社交

经济学家薛兆丰薛教授说到,倘若聚会是无意义的,那么我不会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可见,社交的无意义状态是年轻人不待见亲戚的重要考量之一。
当下的年轻人压力很大,为了负担一个刚需房,在原有职业下班之余还要兼职,本人忙得不可开交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苟活。
此外,当代生活节奏也极快,因此他们的闲暇时间多用来休息、娱乐,重新进行自我建构,或者发展自己的交际圈。

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说到,社交的本质与最后能得到什么有关,人是具有社会性的群居动物,我们的情感、资源流动都需要通过社交完成,自身的心理疏导、压力排解也与社交活动密不可分。
倘若离开社交,人便会丧失沟通的对象,从而孤独、寂寞,脑部活跃度降低,当面对压力等困境时,也无法与他人沟通交流。
无法及时得到疏解,最后心理会逐渐扭曲直至崩溃,社交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对话、互动,而是有实际意义的,对自身的发展有建设性意义的社交。

边界感模糊

通常我们的亲戚与我们的生活边界感十足,而且居住距离也不近,平时就很少见到的亲戚也不了解对方实际发展状况,本身共同话题就欠缺,再加上生活环境的差异性,父母与子女尚且思想无法统一,亲戚也与我们的思想大相径庭。

最让年轻人无法接受的是,逢年过节回家,亲戚间共同话题往往是孩子。
此时亲戚就会强行亲近,以爱之名干涉自己的私事,如催婚,只要想催你的婚,无论年纪多大都算晚。
而年轻人的思想往往是以事业为重,以实际物质水平为重,自己对结婚并不重视,便引发亲戚的又一轮炮轰,不愿意让亲戚过多干涉自己的生活情有可原。
可见,年轻人们越来越不待见自己的亲戚是因为他们过多干涉了自己的隐私,强行制造话题的社交是无意义社交。

社会心理学考量

在与亲戚相处的过程中,最尴尬的莫过于没话题硬找话题,往往这样的话题最容易触碰到年轻人的话题雷区,例如询问月薪相关、婚配相关、成绩相关。
有些话题即使是亲近的人间聊都会暴怒的话题,在尚且不熟的亲戚的嘴中问出就更令人感到被冒犯,然而因为一层关系为基础还要强行微笑,礼貌回答。
对于大学刚毕业,20-30岁事业刚起步的人来说,他们的发展未定型,一切都是未知数,各方面都刚刚开始,甚至入不敷出,本身成就感不强且压力极大。

亲戚看似关心的语气会加重年轻人的焦虑感,使他们感到自尊心受损。
倘若亲戚又对年轻人遭遇的困难不够重视,甚至语气轻佻更会激起年轻人的厌恶情绪,直接导致亲情破裂。
社会心理学指出,我们本能的靠近积极向上心态的人,而疏远消极悲观心态的人,因为其本质是我们会向带给我们好心情的人靠拢,对于亲戚来说我们一直都是不求其帮助,只希望其不给自己添堵就好。
跟亲戚的相处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以亲戚的情商为主导的被动学问,倘若亲戚亲密的保持距离感,对年轻人的隐私不过问、隐晦问的话年轻人自然也愿意好好对话。

维持几个家庭正常关系的发展,然而遇到距离感缺失的亲戚只会激发年轻人的攀比情绪,从而致使部分年轻人负面情绪激增。
综上,年轻人不待见的亲戚都是距离感缺失,情商低的亲戚。
他们以爱之名的伤害致使年轻人产生攀比和自卑的心理,从而降低年轻人们的沟通欲望却又碍于长辈的交情不得不虚与委蛇,长此以往只会越来越不待见这些亲戚。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