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跳进这三个坑,说明你已经被操控了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在生活中,我们身边有着很多隐藏的危险,面临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深坑。这时,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提高警惕不要掉下去。
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大数据时代,我们很容易被他人操控。一旦掉入他人所布好的陷阱,我们便难以自拔,只能任人宰割。
通过大数据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在这个时代,他人更可能通过这三种方式来操控我们。

1、情感被信息分类所控制

在这个大数据盛行的时代,我们的详细信息、逛淘宝的历史记录,甚至电话号码、家庭住址都被大数据一一记录下来。
由于这个社会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搜寻到大部分我们想要的资讯。随着短视频APP的兴起,许多人将大量时间浪费于此。
为了流量,各个软件开始推出“猜你喜欢”,只要开始浏览,我们便很难退出。
不知不觉,时间已过去几个小时,待你再次回想这段时间带给你的知识收获,会感到一片空白。确实,短视频利用的就是碎片化时间,一点点吞噬你的时间,不会洞察到时间的流逝。
美国的媒体曾经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者召集一批被试,将信息分类整理为正面的、积极的信息,与负面的、消极的信息,将不同的类型的信息,按照被试的兴趣发送给他们。

研究结果显示,被试的情感明显受这些类型的信息操纵。当人们面临正面信息,会更多地涌现出正能量思想;而面临负面信息,很可能会沮丧,认为“人间不值得”。
这个研究证明,媒体资讯对大众的影响,这就不难说明为什么很多人容易跟着舆论跑,正是因为缺乏独立思考。
由于大数据可以轻松地掌握一个人的所有信息,从而它能轻松地掌握每个人的习惯喜好以及思维方式。
这个时候,各大APP就会根据我们所浏览的历史,向我们推送广告、相关短视频。
所以,有不少人会疑惑,为什么我刚刚从淘宝搜索了这个东西,抖音却给我推荐了。这是因为,我们已经被大数据的时代所监视了。

这里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摆脱这种所谓的监视。在我们浏览完网页观看视频后,马上将手机中的历史记录清除,或者安装一个广告拦截软件,在每次app授权的时候多加斟酌。
这样我们的信息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保密,隐私也可以不被泄露。

2、广告成为你消费的动力

我们很容易冲动,一时购买很多用不上的东西,这是因为广告的大力宣传、大牌明星的代言,促使我们对商品具有购买欲望。
在消费心理学中认为,广告能提高消费者的注意力,如果广告的设计新颖、独特、有趣,能够满足消费者心理,那么这件商品很有可能会有极高的销量。
广告主要是用来激发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一件商品被大肆宣传时,我们会觉得被“种草”。

越来越多的广告具有引导性,抓住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因为“曝光效应”,人们会选择自己曾经更有印象的商品。
在几项从未使用过的商品中选择,更多的人会选择在广告中所听过的。
我们容易被广告操纵,是因为我们容易将自己期待的产品性能模糊掉,而未完全顾及真正的需求。
如果卖婴儿车的商家,采用妈妈推着宝宝在阳光下散步的照片作为广告,很多母亲在看到小宝宝快乐开心的表情时,会不自觉的看上小推车的品牌。这就为婴儿车的销量,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3、被标题党所控制

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网页和软件上,作者利用夸张、唬人或各种极端听闻的手法来写标题,以获得大众的点击率。

然而,文章内容却与标题毫不相关。营销也是如此,为了扩大受众群体,很多商家从标题入手,只要有人点进去,那么就有更大可能性将商品卖出。
标题党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他们只是为了点击量,便可肆意构造信息。
为什么我们仍然受标题党所控制?看到标题奇怪文章也忍不住点进去。这是因为标题党常常用一些,类似于“不敢相信”、“震惊”之类的词语。
因为我们的大脑追求平衡性和完整性,即使我们知道有可能是夸张的手法,但是仍然想要将所有信息浏览完。
此时,我们需要理性判断,独立思考,避免从众心理对个人产生的危害,从而脱离标题党的控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