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时候看似机灵的孩子,长大以后往往最没出息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当父母生气时,有些小孩子似乎显得很机灵,他们会好声好气地去哄父母,等到父母笑逐颜开,他们便露出得逞的笑容。
这类孩子为了得到心爱的玩具,他们会大哭大闹,等到父母服软改了主意,他们便破涕为笑。
放学之后,如果老师忘记布置作业,有些孩子就会去“善意地”提醒老师,等到老师向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他们便在心里面偷着乐......
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小孩,觉得他们很机灵、很聪明、很懂事,但其实这些特点普遍存在于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并且具有阶段性特征。
换言之,小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机灵”是有特点、有规律的,人们可以预测其发展。

道德一般被心理学家定义为:帮助人们判断对和错的态度和信念。
在道德形成的研究历史上,两位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可能就是让·皮亚杰和劳伦斯·科尔伯格。
科尔伯格受到皮亚杰的启发,提出了自己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他认为,儿童必须达到某种智力发展阶段才能达到一定的道德发展水平。
在科尔伯格的理论中,小孩子的这种“机灵”被充分地观察和研究。
他向不同年龄的儿童提供10个假定的道德两难故事,每位儿童需要接受两个小时的关于这些故事的访谈。

弟弟的难题:乔的爸爸答应如果乔挣到了50美元就带他去野营,但是后来爸爸反悔了,他让乔把挣到的50美元交给他,因为他有事不能去野营了。
乔非常生气,于是他骗爸爸说自己只挣到了10美元,然后偷偷把剩下的40美元拿去野营了。临走之前,乔把挣钱和对爸爸撒谎的事情告诉了弟弟,弟弟应该把事情的真相告诉爸爸吗?
这只是其中一个故事,目的在于考察不同年龄儿童的道德判断,其中10岁的儿童认为弟弟不应该告诉爸爸,因为那样会挨哥哥的打。
但同时也有孩子认为应该告诉爸爸,否则爸爸会生他的气。
根据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这个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第一水平,即前习俗水平,以及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定向。

这个时期的儿童以避免惩罚作为道德判断的标准,在他们看来,如果受到了惩罚,就说明行为是不道德的,因此他们做出道德行为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惩罚。
正如文章开头所谈到的,小孩子哄父母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因为父母不开心而对自己进行的责骂,而这种“机灵”的行为普遍存在,因此父母不必过度担心。
但有些父母太过宠溺孩子,孩子每次犯错之后只要撒个娇、道个歉就得到了原谅,长此以往,孩子就觉得犯错误是没有代价的,可能会养成不良的习惯。
而那些为了玩具而大哭大闹的孩子,他们的道德发展处于第二阶段,即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

这一阶段的孩子个人需求的满足与否决定了事情的好坏。
因此,如果让他们评价“父母不给孩子买玩具是对还是错?”他们肯定会说是错的,因为父母没有满足孩子的需要。
虽然说孩子要求买玩具是正常的现象,但父母若是无限度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就会养成恃宠而骄的性格。
现在有些女生只要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朝父母或者男朋友发脾气,正是因为道德发展水平处于这一阶段。
我们在学生时代总是会遇到一些同学“卖乖”,他们喜欢提醒老师布置作业或者抽背昨天上课的内容,这类人的道德发展处于第二水平、第三阶段,即好孩子定向

在他们看来,取悦于别人就是好的,他们的道德行为是为了达到他人对自己的期望并维持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和忠诚的关系。
换句话说,只要某一行为得到别人的认可、符合别人对自己的期望,那就是好的、有道德的。
因此这种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能够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因为那会让他们有一种强烈的道德感。
而这种“机灵”虽然能够得到认可,但有些时候容易引起众怒,因此这种道德观尚且处于中级的水平。
总之,小孩子机灵是正常的,但若是任由这种机灵发展,则会对孩子的道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以后可能会变得没出息。
所以父母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一直这样机灵下去,他们必须引导孩子的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引导他们完成社会化的任务。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