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科普:死刑执行前的犯人,都在想些什么?

 谢耳朵馆长 2020-08-13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死刑意味着死亡。从古至今,无数罪犯或者无辜之人死于刑罚之下,死刑已然是恐怖、结束的代名词。
死刑也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对犯人的处决就一直存在于世,差别仅在于目的和执行方式上面。
在远古时期的人类社会,处决犯人或许是为了“排除异己”等目的以保证自己族群的安全。
在古代社会,由于封建专制制度的确立,为了维护皇权、巩固统治或者维护社会秩序而对犯人用刑,其法律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皇帝的专制统治。

到了近代,法律代表的往往是资产阶级的利益,维护的是资本主义或者帝国主义的政权和社会稳定。
随着十月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法律则代表了无产阶级人民群众对犯罪分子或者反动派的惩罚,法律就成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保障。
对于临死前的犯人来讲,不同的个人特点会导致他们不同的心理活动。
对于那些有理想和孝心未泯的人来说,他们或许会惋惜自己不再有机会能够实现梦想,也会担心家中年老的母亲无人照顾。
对于那些有气节的人来说,或许就真如同电视电影中的那样,低下头一声不吭,任人宰割。
死刑的目的和意义因时代而不同,死刑的方式也经历了漫长的变迁。

在古代和近代中国,由于一些统治者的残暴,死刑可谓是五花八门,光是人们熟悉的就有五马分尸、凌迟、蛇刑、火刑、斩首等等。
在这种残酷的死刑面前,犯人们会经历最可怕的心理变化,由于在死前他们会经历极大的痛苦,因此会处于强烈的应激状态。
而那些因为现代的枪决或者药物死刑而死的犯人,由于死亡往往只是一瞬间,因此死前的表现不会过于激动,更多表现为全身发抖、走不动路或者讨价还价等等。

态度接种效应

接种这一概念最初来自于医学,它是指个体从未感染某种病毒、自身缺乏抗体时。
为了预防这种疾病,提高免疫力,而先注射少量的可以激发机体产生抗体的病毒,从而在真正遭遇这种病毒侵袭时机体已经准备好了防御。

麦奎尔将这一概念引入态度改变中,认为一个人已有的态度如果从未接触过相反的论点并与之交锋过时,为了预防被说服,或是改变态度,也需要对态度进行接种。
在一些犯罪组织特别是贩毒团伙中,团队内的“管理者”在新人加入时往往会威逼利诱,在高压管控的同时还会许以高额的报酬,希望营造一种安全的假象。
可很多“小弟”们并不傻,他们知道一旦自己走上这条路,那将是有去无回、九死一生的。
因此“管理者”的利诱实质是在攻击他们原有的态度,从而出现了态度接种的效应,使得原本的态度更加坚定。
换句话说,他们越是被告知放心去干,越是被告知将来大有作为,就越是会认为死亡即将到来。

因此,这类经过态度接种的人在临刑前往往不会表现得太过激动,因为他们或许在被抓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已经无数次想过自己被抓的情景。
还有一些人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之前,或许曾受到过“警告”,即他们知道干这行会面临很大的风险,但他们依然选择无视这种警告,抱着侥幸心理走上了这条有去无回的犯罪道路。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预先警告”,即在劝导时,事先透露劝导的意图,可能会给接受者创设发展反对论点的机会,从而极大增强对态度改变的抵制。
也是说,人们越是被告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触犯刑法,就越是能够引起他们的抵制。

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思考支持自己的论点,即“那么多人犯罪而逃生,为什么不能是我?”
因此他们就会越来越胆大妄为,认为自己能够逃过法律的制裁。
这种人在临刑前是最感到害怕的,因为他们抱有侥幸心理而被处以死刑,会发生严重的认知失调。
总之,临刑前的人都会表现出害怕的情绪,但是其表现方式会受到个人特点、时代背景、行刑方式和个人态度等的影响。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条,而死刑就意味着结束。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ocial Psychology》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