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詹氏雷砚

 祥宏讲夷坚 2020-08-14

宋代段子:故事所说的“雷砚”不知是做什么用的?看样子不是“世间”的东西。它属于雷部众神,不知是一件文玩?还是雷劈用的工具?雷劈事件在历史上通常认为是来自上天的惩罚,某人干了亏心事,遭到雷劈,罪有应得,这观念深入人心。

【原文】


鄱城詹氏食肆,淳熙未年遭雷火取秤之异,壬志书之矣。是时又再经此恼,兹又得第三事。

自折秤之后三日,震响复集其家。詹媪见一神,著朱衣,骑鲤鱼,进自窗隙,厉声呼詹婆数四。媪震恐,缩颤几不能立,仅应之曰:“在此。”神人云:“我向来遗下雷砚一只,可将还我。”媪略不晓所戒,漫曰:“好。”仍再三丁宁言:“候寻得,千万见还,不要忘却。”媪听之甚审,其语音只如平常。而家人十辈,皆莫之闻。于是复跨鲤鱼从元处出。媪未敢启言。

明旦,詹叟启门,见户限内有紫石一小块,光莹可爱,拈以示媪,媪方说昨夕事,而秘索砚一节,曰:“然则非世间物,当谨藏之,不宜亵污。”密怀石并买纸钱之属,欲往访有雷部神像处,茫不知其方。或导之至永宁寺戒坛院,正睹厥像,有朱衣跨鲤者,俨然是焉。遂置石于案,拜而爇楮,香烟未收,石已失所在,乃知所谓砚者此也。

鲤为龙类,疑其所乘盖龙云。神明去人不远,其信矣哉!(雍大明说。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阎义方家雷||雷丹||石中龟||北虏镇国物||孙俦宝剑||留怙香囊||锦香囊

【白话语音文字版】

鄱阳城(江西)詹家饭馆在宋孝宗淳熙未年(淳熙最后一年是1189年)遭遇了“雷劈取秤”的异事,这个事儿已经记在《夷坚壬志》上了。那时,同样事件发生了两次,现在又听说了第三事。

这第三件事说的是他家遭雷劈,秤杆让雷神给撅折了三天以后,詹家周围又雷声阵阵,詹家一个婆婆看见有个神人,穿着朱衣,骑着一条鲤鱼,从她家窗缝进来了,这个“神人”厉声招呼詹婆婆,叫了好几次,詹婆婆给吓得浑身哆嗦,缩着脖子,快站不住了,她回答:“我在,我在!”雷神说:“我到这儿来有个事,上次劈你们家的时候,我落下点东西,是一只雷砚,你把它还给我!”老婆婆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随便答应:“好好好!”这“雷神”再三叮咛:“你要找的着的话,一定要还给我,可别忘了!”老婆婆听得特别真,这神人说话的语音跟正常人差不太多,但此时家里至少还有十个人,他们什么都没听到。后来这神人骑着鲤鱼又从窗户那儿出去了。老太太没敢说此事。

第二天天亮,詹老头把门给打开,只见门槛里边有一块紫色小石头,光盈可爱。詹老头把这石头给詹婆婆看。詹婆婆说了昨晚碰到的事,但没说神人要雷砚。詹婆婆说:“看样子,东西不是世间的,要把它好好收,不能人世间把这东西玷污了。”老太太悄悄把石头藏到怀里,又买了不少纸钱,跟人打听什么地方有雷部众神的神像?有人带着她到了永宁寺的戒坛院,老太太见到那地方供着雷部神像,仔细一看,其中一位神正是穿朱衣跨鲤鱼,就是她曾经看到从窗缝进来的那位,于是她把紫色小石头放在供桌上,下拜焚香烧纸,没等香飘散完,再看那紫色石头已经没了。詹婆婆于是知道,这紫色石头,就是神人所说的雷砚。

鲤鱼是属于龙一类,估计那神人所骑的鲤鱼实际是一条龙,这个事儿说明神离人并不远,这就是个证明!事情是雍大明说的。

【祥宏点评】:詹家上次遭雷劈,被雷神撅折了秤杆,还把秤杆插在地上,因为詹家经商不公,才遭惩罚。有个说法,如果某家遭雷劈,家里的秤杆被插进土,意思是他家缺斤短两,以示惩罚;这雷砚不知做什么用的,感觉在世间之外,还有更复杂的世界;人们常说“鲤鱼跳龙门”,这故事也说,鲤鱼本是龙之一族,风云际会,就可变龙;这故事讲的情况,引人深思,人与神间隔不远,古话也说:举头三尺有神明!真有其事,请细思之;永宁寺是鄱阳城里的寺庙,多次讲到。

(文说明:《夷坚志》原文电子版文字主要来自“梦远书城”-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出版的《夷坚志》校订;全部图片来自网络。)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轶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1-《夷坚志》里的怪异器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