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这座地级市,被人们称为“小河南”,背后原因让人动容

 小酌千年 2020-08-14

华夏大地历史悠久,每一座城市,其实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震撼人心的故事。位于我国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市,有着2770余年建城史,在这接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宝鸡市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历史故事。

宝鸡市有几个别名,分别有'陈仓'、'雍城'、'小河南'等等。公元757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称宝鸡。

其中,陈仓,也许大家都有点耳熟。没错,它就是我国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意思是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而称呼为'小河南',则另有故事。

这是在抗战时期发生的事情。战争年代,万骨成灰、血流成河,百姓们被迫骨肉分离、颠沛流离。为了逃离日寇的铁蹄,百姓们只好各自逃生。

在抗战时的河南,受战争影响极其严重。据当时估计,300万河南灾民从西方出潼关,逃离故土河南省。出逃的河南人民顺着铁路逃亡前往铁路抵达的城市。由于当时陇海铁路只修到了宝鸡,宝鸡是连通中国大西北和西南的交通枢纽。所以沿铁路逃难的大批河南人就在宝鸡落下了脚。这逃出河南的300万人中,就有数十万人来到了宝鸡。正是由于1942年的陇海铁路,向西只通到宝鸡,对于成千上万踏上流亡之路的河南灾民来说,这宝鸡,便是逃荒的终点了。宝鸡也收留了众多的河南人,随处都可以听见河南乡音,河南话一度成为'官话'。当时的宝鸡城区,河南人的数量与当地人相比,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据说,有的宝鸡人为了交流,还要专门学河南话。

从那时起,由于当地河南籍人占百分之七十以上,宝鸡开始被称为'小河南'。战争结束之后,有的人选择离开宝鸡,回到故乡;而另一些河南人,则决定留在宝鸡,在宝鸡成家立业。时至如今,宝鸡仍旧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是河南人。所以,'小河南'这个称呼,还是保留下来了。

'小河南'这个称呼,既是见证了中华人民团结一心的名称,也是见识了历史腥风血雨的称呼。实在是令人动容。

现在的宝鸡市,经济发展起来了,人们的生活好起来了,拥有了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等荣誉称号。宝鸡全市下辖3区9县,总面积有1.82万平方公里。2014年末常住人口375.32万,人口也是比较稠密的城市了。其中城市户籍人口102万,位居全省第二位,是陕西两大百万人口城市之一,宝鸡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

宝鸡市作为历史文化城市,除了抗战那段历史,还拥有法门寺、太白山、关山草原、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千湖国家湿地公园等等知名景点。这些景点促进了宝鸡市的旅游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宝鸡市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同时宝鸡市不仅有着西凤酒、岐山臊子面、宝鸡擀面皮、豆花泡馍、西府扯面、醋粉等诸多饱含陕西地方风味的特产,还有不少带着河南味的食物。

这就是有着'小河南'之称的陕西省宝鸡市,这座城市有着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亲爱的网友们,你们去过宝鸡市吗?你们了解过'小河南'这个称呼的历史故事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