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曲音乐工作急待解决的问题

 戏剧传媒 2020-08-14
天津剧协组织了我们几位同志于1981年10月23日起程赴外地走访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山西省晋剧院、蒲剧院,陕西省秦腔研究院和河南省豫剧团几个大的地方剧种的戏曲音乐工作者,很有启示,感触较深,下面想谈谈我的点滴想法。
在诸种艺术工作中,戏曲音乐工作恐怕是水平较低,经验也不足的了。建国前,没有专设戏曲音乐工作的人员。建国后,对戏曲和戏曲剧团实行了三改政策(即改戏、改人、改制),音乐工作者下戏曲剧团实行改腔。在解放前,戏曲音乐的创作和改革是由演员和琴师或鼓师承担的。这种做法是由于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局限,那时还没有新音乐工作者愿意去参加,只好由演员和琴师或司鼓相结合进行音乐的革新,这其中还是以演员为中心的。当然,他们比较熟悉传统唱腔和音乐,而且他们具有舞台演出的实践经验,但他们没有作曲方面的专业知识,大多数文化水平也比较低,因而改革必然受到相当大的局限。
建国后,新音乐工作者参予了戏曲音乐的设计和革新,使得分工专业化了。整个五十年代,我们戏曲艺术的发展道路是健康的。从五十年代初到五十年代末,戏曲音乐革新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既比较稳妥又较大胆,不保守也不粗暴。虽然个别的有粗暴或保守的情况,但主要是受到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的新音乐工作者对传统戏曲音乐不熟悉,缺乏经验的原因。从整体上看,戏曲音乐在这个时期一直在发展前进。评剧、豫剧、河北梆子等各大剧种都有出色的成绩。六十年代以后,来了一个大转弯,戏曲音乐又走起回头路,重唱起老腔老调来了。在“反粗暴”的口号下,新音乐工作者只好搁笔不干,等待批判了。一般地讲,新音乐工作者怕“反粗暴”,而老艺人、老演员则怕“反保守”。当提倡革新的时候,老艺人、老演员则回避了,而当“反粗暴”时,新音乐工作者又感到有压力、顾虑重重。1965年以后、十年浩劫时,只有京剧一花独放,而其他百戏消亡,各地方剧种都移植“样板戏”,实际上,是以京剧代百戏,以京剧化百戏。既然是移植,那就决不可走样,最好的办法还是都唱成京剧最保险,否则,稍有疏忽,带上“反对样板戏”的反革命帽子谁受得了?“四人帮”覆灭后,文艺的春天来临,戏曲艺术得到解放。但是,物极必反,各剧种恢复后又普遍演起老戏,甚至于五十年代就被禁止的“坏戏”“黄戏”也纷纷上演了。戏曲艺术又在徘徊,困难重重。但是,时代和人民群众给戏曲艺术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任务,顺者兴、逆者亡。戏曲艺术必须适应新时代和新观众、适应表现现代生活的需要,焉有不革新、不前进之理。
当前戏曲音乐工作存在不少问题。简言之,戏曲音乐工作者欲罢不能、欲干不让,人在而“刀枪入库”,有的人虽干也只能惨淡经营。一句话,当前,戏曲音乐工作是十分不景气的状态,尤其是戏曲音乐的革新工作处于停顿状态。戏曲音乐工作者对此也无能为力。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各个剧种传统剧目优秀的唱腔一下子“解放”出来了,而表现现代生活的剧目一时上不来,因此,老戏、老腔老调尚可应付,此时,新老观众尚没有什么新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时间的转移,这种情况已远远地不能满足新老观众的要求。戏曲音乐不革新就会脱离时代的要求、脱离群众、失去大多数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如果,戏曲剧团光演老戏(甚至有的演坏戏),不努力去表现现代生活、不努力去改革老腔、老调那是不可能吸引广大观众的,也不可能去为人民服务。
当前,戏曲音乐工作者还面临着不少问题急待解决。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实际困难问题,也还有其本身业务水平问题。据了解,现在普遍存在着认为“英雄无用武之地”,戏曲音乐工作不被重视。表现在:不给创作时间,没有实际权力,这些问题都有待解决。
此外,当前戏曲音乐工作在艺术革新创作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我们必须明确通过戏曲音乐工作如何体现“二为”方针,又如何贯彻“二百”方针?戏曲要为人民服务,就要扩大观众面,扩大戏曲艺术的阵地,每一剧种都有它的局限性,我们要尽力突破这个限度。当前青年人不喜欢看戏、听戏,我们的戏曲艺术失掉了这一大批青年观众,就会使我们的戏曲消亡。还有些剧种有它的地域限制,有语言问题,也有一个唱腔不被别地区的人民大众喜闻乐听的问题。再有一个是内容问题,没有反映今天的时代精神,没有现代生活的内容也不会被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戏曲艺术在音乐表现上、音乐形象上也必须能表现社会主义的时代和人民的精神面貌,才能很好为人民服务,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人民、鼓舞人民的作用,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这任务需要我们来承担。还有许多具体问题也有待我们去研究探索。比如,男声唱腔问题,这在许多地方戏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京剧在男声唱腔方面得到较好的解决,特别是老生唱腔。建国后,评剧、豫剧都在想法解决男声唱腔问题,也有了一些进展,但还不能算彻底解决了。又如:三大件的乐队肯定是贫乏、单薄,需要丰富和充实,究竟编制如何定?民乐好还是中西混合乐队好?都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情况,不求统一,但必须增加乐器以丰富乐队的表现力。当前,梆子、晋剧、蒲剧、秦腔、丝弦、老调等无不存在着这些方面的问题。总之,摆在我们戏曲音乐工作者面前的问题很多,我们的工作量很大,困难也很多,我们要呼吁,要争取更好的客观条件。为了戏曲艺术的出新和健康的发展,我们更要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

作者:李志男

来源:《人民音乐》1982年第02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