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老刘tdrhg 2020-08-14

太谷古城南街大巷12、13号是我家的老宅,13号为“御史第”府门,匾额、石狮毁于十年浩劫。12号为侧门(人们称大门),“文魁”匾挂大门上。老宅内共有九个庭院,庭院间互通。13号内有三个院,前院、小西院、旧楼院。12号内有三个院,铺子院、当中院、新楼院。进大门后有三个院,车马院及厨房院和小楼院,而属于我家的是小西院。旧楼院和新楼院的二层楼均已不存在。旧楼院又盖起新式二层楼。大门院全部消失,成了一条街。


我家小西院入口处,有一八角形洞门,然后进入小门,第一进院是东西厢房和座北朝南的一个小过厅。小过厅北面原来是一敝轩,后改为里外套房可以进入旧楼院。旧楼院是个小花园,小园东和西是小轩,西轩的房檐下悬挂匾额,上面刻有:相赏间有山水之意八个字,落款是孟洋。东轩的房檐下悬挂的匾额刻有二十一个字: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两个匾都是御史老爷孟洋手书。有落款和印章。北面是二层楼,园的西南角是座玲珑的“峭壁山”。院中有一条十字形的卵石小径,在小径西边种有丁香、玫瑰和月季,小径上还架着藤萝。园虽不大,但却清雅绝俗。此院中东西小轩的木雕较华丽。峭壁山宽3米高4米,占地仅2-3平方米,所用石料大者长宽仅1米左右,小者长宽只有30——50厘米,但却却叠得有峰有谷。更妙的是山峰一侧上接小过厅屋檐,每逢下雨时,小过厅屋檐水可全部泻在山顶上,再沿石间小沟蜿蜒流下,若天然瀑布直泻山下的小池中。池是一口大缸,外围以八角石栏。在山巅上置琉璃小庙、小塔,再增山高之势。山中有洞,一只神鹿卧其中,栩栩如生。在这仅有五十平方米的小院内,这座峭壁山表现出一种层峦迭嶂之势,却又不使小园有局促感。尤其是雨中观瀑布,飞流悬空加以水声潺潺,如若身临其境,定会使你心旷神怡。造园者在峭壁山的对面即当中院的西里间墙上开一大窗,使东院中的人在屋内也可赏此美景。如今峭壁山不存在了,只剩一些残石堆置一处。我家的小西院与旧楼院中挂有匾额与对联,遗憾的是在文革中被毁灭。小西院南大厅有匾“名重题舆”,小过厅上挂有“浩观景仰”。进入小过厅内外套房的门楣上挂有“褱翠”,里外套房之间的门楣上挂有“游思竹素”,小过厅内墙上挂有孟洋真迹,右边为:“行言不易空言易”左边为:“处事无难了事难”。进入旧楼院内北面为一座二层楼,楼上门楣有“州司马”,楼下门墙上挂有对联,右边为:“静里每思平日过,左边为:“闲中补读少年书”。小西院中的小过厅对我来说值得纪念。首先是远祖孟洋辞官归里后的住所,还有曾祖孟琦在此住了多年,我的父母在这里寿终正寝,我于1937年5月20日晨曦中诞生在此屋。空间位置没有变移,但时间却从中永远的流逝了,多么令人惊愕。这条街道——南街大巷,是我家的老宅,是我成长的地方,我多么熟悉它,它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怎么说呢?旧城旧事旧宅院,早已丧失活力,不再有人提起……但是一旦定影在相片中,若干年后,它仍会重新焕发活力。它是一种迟到的泄露,延期的报道…早已消失破损的景物,在阳光下与新鲜事物同样地鲜亮、光彩。这就是我介绍老宅的原因。!


远祖孟洋远祖孟洋入选《太谷人物誌》39页。远祖孟洋为17代。孟洋,字浩如,号星槎,生于1791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卒于1863年农历九月十七日,享年72岁。道光五年(1825年)贡生,道光八年(1828年)顺天乡试举人,由刑部七品小京官升为主事员外郎等职。咸丰四年(1854年)转任福建、四川道监察御史,后放任江西九江知府。一贯为政清廉主持秋审案件20多年,有不少冤案被平反。后居谏臣后,更是放开胆量说话,对有关国计民生之事,一定详细向上直陈,如禁铸私钱、编查保甲等奏章,皇上都照谏施行。他有两子:孟兆麟、孟兆麒。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御史第的府门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从东往西看到的八角门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从西往东看见的八角门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当中院的门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小西院的小过厅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二层楼上挂州司马匾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旧楼院的二层楼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小西院中的东房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小过厅内挂的褱翠匾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当中院内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当中院过厅屋檐下的雕花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大门院残留下的长廊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小过厅内挂孟洋真迹“处事无难了事难”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小过厅内四套房的里间门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孟洋真迹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御史第的平面图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院中的匾额和对联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旧楼院中的峭壁山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小西院用殘留的峭壁山石头堆成的小山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小过厅的背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东面背景是中间院过厅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孟宪基领外宾参观孟家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山西太谷的“御史第”大院

旧楼院有了新喜气



编者语:本篇以反映御史第孟家大院古迹为主,由于资料限制,小西院家族情况陈述较多,其他院家族情况有待以后补充。望看后提供资料。

资料提供:孟宪曦

孟宪晖

编辑: 郭庆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