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南京和北京,有没有东京和西京?历史上的东南西北四京并不简单

 文史有趣味 2020-08-14

编撰:史遇春

一、东京

(一)东汉定都雒阳;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三十里汉魏故城;因洛阳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称东京。

东汉·张衡有《东京赋》:

“汤武谁革而用师哉?盍亦览东京之事以自寤乎?”

雒阳,即洛阳;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卷二(魏书二)《文帝纪第二》载:

“魏略曰:诏以汉火行也,火忌水,故‘洛’去"水"而加‘佳’。魏於行次为土,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乃流,土得水而柔,故除‘佳’加‘水’,变‘雒’为‘洛’。”

(二)北周静帝(宇文阐)大象元年(公元579年)以洛阳为东京。

隋初罢除。

隋炀帝(杨广)大业元年(公元605年),营建洛阳新城(即隋唐故城,今河南洛阳市),称为东京。

《隋书》卷三·帝纪第三《炀帝上》: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丁未,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徙豫州郭下居人以实之。”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改为东都。

唐初罢除。

唐高宗(李治)显庆(公元656年~公元661年)初,复置为东都。

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东京。

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罢除。

(三)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以洛阳为东都,一称东京。

武后(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改称神都;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称东都。

(四)唐有渤海国,东京为渤海国五京之一,地在今吉林省珲春市西南八连城(半拉城子)。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北狄·渤海》:

“貊故地为东京,曰龙原府,亦曰栅城府,领庆、盐、穆、贺四州。”

唐德宗(李适)贞元(公元785年~公元805年)时,渤海王钦茂徙都东京。古城遗址尚存。

【渤海国】武后(武则天)圣历元年 (公元698年), 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初称振国(一作震国)。唐玄宗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唐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改称其地为渤海。初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东移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东京城镇)。最盛时地方五千里,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辖境南到今朝鲜清川江中上游、龙兴江;东抵日本海;北达黑龙江境内;西至吉林西部;西南沿辽宁开原至丹东一线与唐相接。

(五)唐代南诏王寻阁劝(公元808年~公元809年在位)以善阐府(即今云南省昆明市)为东京,与其西的阳苴咩城相对而得名。南诏王世隆(公元859年~公元877年在位)时,改称上都。

(六)五代后唐庄宗(李存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改魏州为兴唐府,建号东京,地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大街镇。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改东京为邺都。

(七)五代后晋高祖(石敬瑭)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建为东京。

后汉、后周及北宋皆都于此,俗称汴京。

金初,始正式改为汴京。

(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显十三年(公元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地在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

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公元1123年~公元1135年,又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后,自公元1135年~公元1137年继续使用该年号)时,改为南京。

金熙宗皇统(元公元1141年~公元1149年)时,又改为东京,有东京留守司。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置东京总管府。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东京为辽阳路。

有南京和北京,有没有东京和西京?历史上的东南西北四京并不简单

二、南京

(一)唐肃宗(李亨)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蜀郡成都为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而入蜀的驻地,遂改蜀郡为成都府,建号南京,地在今四川省成都市。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六云:

濯锦清江万里流,

云帆龙舸下扬州。

北地虽夸上林苑,

南京还有散花楼。

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撤销京号。

(二)唐有渤海国(见上文),渤海国以南海府为南京,即今朝鲜咸兴市,一说在今朝鲜咸镜北道镜城或咸镜南道北青。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显元年(公元926年),渤海国为辽所灭,改称东丹,南京遂废。

(三)辽太祖神册四年(公元919年),于辽阳故城建东平郡,辽太祖天显三年(公元928年),迁东丹国(即渤海国)民居此,升为南京,地在今辽宁省辽阳市老城。

天显十三年(公元938年),即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南京为东京。

金太宗(完颜晟)天会(公元1123年~公元1135年,又金熙宗完颜亶即位后,自公元1135年~公元1137年继续使用该年号)时,复改为南京。

金熙宗皇统(公元1141年~公元1149年)时,又改为东京。

(四)辽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得幽蓟十六州,升幽州为幽都府(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建号南京。

(五)宋真宗(赵恒)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因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末曾为宋州节度使,升宋州(治宋城县,今河南省商丘县南)为应天府。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建为南京。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赵构(即宋高宗)即位于南京,即此。

(六)金海陵王(完颜亮)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改汴京为南京,治所在开封府(今河南省开封市)。贞祐二年(公元1214年),金宣宗(完颜珣)自中都(今北京城西南)南迁,都于此。金亡后,遂废。

(七)即今江苏南京市。

明初,朱元璋定都于应天府。

《明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以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

南京以与北京(开封府)相对而取名。

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开封罢称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顺天府,改北京为京师,仍以应天府为南京。

明南京城的兴建,始于元惠宗(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至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建成。全城周长33.65公里,平均高达19米,共有十三个城门。城内建有规模宏伟的宫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又利用都城外围黄土岗陇有利地形,增筑了外郭土城。外郭周长号称170里,实为120里,其中砖砌部分约40里,共开十八座城门。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城市。

清初,改应天府为江宁府,废南京称号,但习惯上仍沿称南京。

辛亥革命时,一度复号南京,次年即罢。

公元1927年,民国政府定都于此,划城郊区域设市,又正式命名为南京。

(八)古省区名。明制两京(京师、南京)附近地区不设布政使司,各府、州直隶于两京。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迁都北京(今北京市)后,改北京为京师,原京师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为南京,直隶于南京的地区即称为南京,又称南直隶,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二省和上海市及江西婺源县地。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二年(公元1646年)改为江南省。

有南京和北京,有没有东京和西京?历史上的东南西北四京并不简单

三、西京

(一)东汉迁都洛阳后,称西汉旧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为西京。

张衡有《西京赋》:“先生独不见西京之事欤,请为吾子陈之。”

又引申为称东汉为东京,西汉为西京。

(二)隋炀帝建洛阳为东京,因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区内)为西京。

(三)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以洛阳为东都,称长安为西都,亦名西京。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定称西京。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改称中京。

(四)唐肃宗至德二载(公元757年),收复两京,还都长安。因凤翔曾是唐肃宗的驻地,改为凤翔府,建号西京。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废除京号。

(五)唐渤海国(见上文)五京之一,地在今朝鲜东北鸭绿江南岸惠山。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九·列传第一百四十四《北狄·渤海》:“高丽故地为西京,曰鸭渌府。领神、桓、丰、正四州……鸭渌,朝贡道也。”

《辽史》卷三十八·志第八《地理志二·东京道·渌州》:“渌州,鸭渌军,节度。本高丽故国,渤海号西京鸭渌府。城高三丈,广轮二十里,都督神、桓、丰、五四州事。”

(六)唐代,南诏王寻阁劝(公元808年~公元809年)称阳苴咩城(今云南省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为西京。世隆(公元859年~公元877年在位)改称中都。

(七)五代后唐陪都,地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村。后唐庄宗帝李存勗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四月,李存勗即帝位于魏州,以魏州为东京兴唐府,以即位前的晋王旧都太原府为西京;十一月,复唐旧制,改西京为北京。

(八)五代后晋改洛京为西京,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旧五代史》卷七十七(晋书)《高祖纪三》:

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十月“其洛京改为西京”。

后汉、后周、北宋皆以此为西京。

(九)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升云州为大同府,建号西京,其故址即今山西省大同市。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为大同路。

(十)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张献忠攻占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建大西政权,名成都曰西京。清世祖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撤销。

(十一)明末,李自成破西安,改为长安,号西京。

有南京和北京,有没有东京和西京?历史上的东南西北四京并不简单

四、北京

(一)十六国时期,胡夏武烈帝昌武元年(公元418年),赫连勃勃于长安置南台,以统万城为北京,地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北白城子。

(二)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471年~公元499年在位)自平城迁都洛阳后,以旧都平城为北京,其地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

(三)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北都为北京,其地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五代后唐改为西京,很快,复为北京;后晋亦以此为北京;皆为陪都。后汉建都于此,亦称北京。

(四)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赵祯为抗拒辽对瓦桥、益津、淤口关及瀛、莫二州(今河北省白洋淀以东的大清河流域以南)“关南”地区的土地要求,表示准备亲征,把宋真宗(赵恒)亲征时曾驻跸的大名府建为北京,其地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北大街乡(旧府城)。

(五)金熙宗(完颜亶)天眷元年(公元1138年),改上京临潢府为北京,其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南波罗城。金废帝(完颜亮)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撤销北京名号。

(六)金海陵王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因中京大定府在新迁都城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隅)之北,改称北京,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北大明城。

(七)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欲定都北宋故都,建开封府为北京(即今河南省开封市)。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漕运难以恢复而撤废。

(八)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改朱棣为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为顺天府,建北京,地即今北京市。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迁都顺天府,改为京师。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拟还都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仍改京师为北京。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定北京为首都,复称京师。

此后,京师之称沿袭至辛亥革命。

民国初,曾一度改为北平;但自明成祖迁都后,皆俗称北京。

(完)

有南京和北京,有没有东京和西京?历史上的东南西北四京并不简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