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瑞敏还等得起吗

 企业思想家 2020-08-14

摘要

如果企业一定要有“主人”,那么如今已67岁的张瑞敏是否能等到海尔产权改革的那一天?


长期以来,格力电器、海尔集团、美的集团是中国家电的三巨头,三者的公司治理有着显著的差异,企业的公平合理性、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会因此有较大差别,特别是人的自由度方面。

格力电器以国企起步,大力混改,形成上市、国资为第一大股东、不控股+职业经理人的治理模式,同时,董事长董明珠持有少量股权,比例不大,但市值大,国资、企业家等获得很大共赢。但企业家领衔的团队持股较少,这可能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一个隐患。

海尔集团由青岛东风电机厂演变而来,经济性质为集体。1984年,张瑞敏出任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厂厂长,后改任董事长、党委书记,企业资不抵债;1985年,砸掉76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2015年,集团营业额1887亿;利润180亿,同比增长20%。张瑞敏生于1949年,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厥功至伟,是颇具成就、思想的企业家。他认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为创建互联网企业,海尔在战略、组织、员工、用户、薪酬和管理方面进行了颠覆性探索,打造出一个动态循环体系,加速推进互联网转型。在战略上,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共创共赢生态圈,实现生态圈中各攸关方的共赢增值;在组织上,变传统的自我封闭到开放的互联网节点,颠覆科层制为网状组织。在这一过程中,员工从雇佣者、执行者转变为创业者、动态合伙人,目的是要构建社群最佳体验生态圈,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薪酬机制上,将“企业付薪”变为“用户付薪”,驱动员工转型为真正的创业者,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在管理创新上,通过对非线性管理的探索,最终实现引领目标的自演进。

至2016年,海尔集团依然是集体所有制企业(属公有经济)。海尔集团时任总裁杨绵绵曾表示,海尔不是国有企业,“发展太快,来不及分它就大了,大了不敢分”,所谓分应指将产权分给相关个人。她称,张瑞敏1984年接管时,海尔的净资产为-147万元,张瑞敏如果愿意,用1元钱就可以使其成为私人企业,所以无论何时海尔集团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会改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财产属于本集体企业的劳动群众集体所有。整体来看,集体企业和传统国有企业一样很大程度上存在“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问题。张瑞敏等功勋,不持股,说到底没有和海尔集团形成真正的利益、命运共同体,没有公平地享受到企业发展成果,没有市场化地掌握自己的命运。据报道,张瑞敏的办公室里挂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条幅。全面深化改革之际,中国数量、资产不少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如大名鼎鼎的华西集团),理该深化改革,其中混改是一个可选项。

1

942年出生的何享健则突破产权问题,实现了当家作主。1968年,何享健等23位北滘居民集资5000元,组建了美的集团的前身,隶属顺德北滘街道办。1992年,推进企业改制,成立了集团、股份公司,产权得以清晰。1993年,股份公司IPO,成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制而成的上市公司。2001年实施MBO,顺德政府出让所有股份,退出美的股份公司,以董事长何享健为核心的管理层成为第一大股东。通过增持,何享健成为控股股东,形成企业家(控股股东)+职业经理人的治理格局。至2015年,公司的高层经营管理团队,均为在美的经营实践中培养的职业经理人,在公司工作超过15年。

1992年,25岁的方洪波从国企离职,入职美的总裁办,做内刊编辑,历任空调事业部总经理,公司副总裁、总裁。2012年8月,方洪波接替70岁的何享健出任美的集团董事长,标志着企业完成职业经理人和创始人的交接棒。美的集团的传承,被誉为民企交班职业经理人的一个典范。实际上,交接班之际,美的集团的一些核心高管已由职业经理人变为事实上的合伙人:持股比例较高,价值很大。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前,通过多次增资及股权转让,以方洪波为首的7位核心高管拥有16%的股份,核心骨干持股公司宁波美晟拥有3%的股份。2013年整体上市后,7位核心高管分别直接持股2.1%、1.75%、1.4%、1.17%、1.17%、1.17%、0.58%。

2015年,美的集团推出核心管理团队持股计划暨“美的集团合伙人计划”。参加对象为对公司整体业绩和中长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管理人员,首期参加人数为31人,包括计划的提出者方洪波。首期持股计划存续期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六年,其余各期持股计划的存续期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六年。资金来源为公司计提的持股计划专项基金、持有人自有资金以及员工持股计划通过融资方式自筹的资金。专项基金依据各期计划上一年度经审计合并报表净利润的一定比例计提,首期专项基金为1.15亿元,约占2014年度净利润的1%。美的集团公告称:“‘新常态’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核心是组织再造与企业创新。要成为跟上时代的企业,美的集团需要具备扁平、高效、精简的‘小公司’特质,要具备奋斗、敬业与超强执行力的‘创业公司’特质,需要具备开放、进取、有激情、有事业冲动的‘新公司’特质。持股计划作为创新的长期激励机制,将有效推动与促进公司‘经理人’向‘合伙人’的身份转变,绑定公司长期价值,实现全体股东利益一致。持股计划的实质是‘业绩股票’,且通过‘持股计划’的安排以及‘合伙人’特质而更长期化,实现责任共担、价值共享。”

此外是股权激励,2014年-2016年,美的集团连续3年推出股权激励。截至2015年底,美的集团前5大股东美的控股(何享健控股)、融睿股权投资、鼎晖投资、中国证金公司、方洪波分别持股35.07%、7.14%、4.59%、2.99%、2.13%,形成创始人控股股东(委派一个非执行董事,何享健之子何剑锋:生于1967年,在美的集团之外独立创业,为盈峰投资集团董事长,主要做投资)+战略投资者(两个非执行董事)+合伙人团队(执行董事四人)的格局。2015年底,美的集团高层、核心管理团队及中层骨干通过直接、间接持股及多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合伙人”持股计划等多种方式,合计持股约10%,已搭建了经营层与全体股东利益一致的股权架构及长、短期激励与约束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先后定位职业经理人、合伙人,方洪波在美的集团身体力行推合伙人文化。集团塑造“平等、互信、无边界、合伙人”的文化氛围,不许喊人老板。2015年家电业整体增速下滑,美的集团营收1384亿元,同比下降2%,净利润增长20.9%至127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成为行业寒意之下的一抹亮色。已离职的何享健,是公司业绩优秀的最大受益方。

可见,至2016年,集体所有制的海尔集团“无主”;混合所有制的格力电器国资居第一大股东、事实上不控股,更多是由职业经理人主导,核心团队在谋划补员工持股这个短板,可能会升级为合伙人;大力股权改造后美的集团“有主”,主人完成企业传承后退居幕后、职业经理人变为较强力度持股的合伙人、做主角——在台前的主人。公司治理无统一、完美的模式,不能简单地评判企业之间治理理念、水平的高下、优劣。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认为,企业一定要有真正的主人。在柳传志的精心安排下,原本是国有科研院所办企业的联想控股,拥有了主人(以柳传志、总裁朱立南为首的员工大量持股),给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业绩优秀。混改、私有化均是为传统国企、集体所有制企业造主人。如果仅按企业一定要有真正的主人这个标准来看,“优劣”的排序是: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集团。

早年离开国企入职美的集团,方洪波从职业经理人升级为合伙人;第一大股东持股18.2%的情况下,格力电器在推员工持股,亿万富婆董明珠领衔从职业经理人转向合伙人,是进一步掌握自己命运之举;杨绵绵2013年以72岁卸任总裁,终没能等到海尔集团的产权改革,2016年已67岁的张瑞敏还等得起吗?

原创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