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说农业|8. 农业科技(14)传统农具

 昵称37581541 2020-08-14
传统农具是古代先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改变劳动对象的器具,是古代农业科技进步的直接反映。我国传统农具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具有就地取材、轻巧灵便、一具多用、适用性广等特征。在材质上,由木石发展为青铜,再进而发展为铁制。在功能上,从原始的掘挖、脱粒发展为整地、播种、中耕、灌溉、收获、加工及储藏等多种农具。在动力上,由人力发展为畜力、水力和风力。铁犁、耧车、翻车等传统农具的发明早于其他古代文明,对世界农业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农具分类

  (1)耕地整地工具。耒耜是我国最古老的垦耕农具。犁起源于汉代,隋唐的曲辕犁标志着传统耕犁构造的定型。我国耕犁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犁壁,安装在犁铧的后方,既可破土、松土,又能翻土、灭茬、开沟、做垄。这种与犁铧结合在一起的铁制犁壁约在18世纪传入欧洲,对欧洲犁的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2)播种栽秧工具。耧车在汉代又称耧犁,为世界首台畜力条播器,是继耕犁后我国农具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发明。元代发明了粪耧,将播种与施肥(过筛后的细小粪肥颗粒)结合起来,堪称当代种肥一体化的起源。秧马发明于北宋,是农民在水田中拔秧时乘坐的木质秧凳,类似小船,人骑在背上以双脚在泥中撑行滑动,能减轻弯腰疲劳,且制作简单,今天仍有不少地方在用。

  (3)中耕除草工具。铁锄是最常用的旱地除草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耘耥是水田除草工具,宋元时期开始使用。耧锄是金元时期在北方使用的畜力牵引中耕农具,为历史上使用畜力中耕的首创。

  (4)灌溉工具。商代发明桔槔,周初使用辘轳,汉代创制人力翻车(龙骨车、水车),唐代出现筒车(水轮),明朝发明了拔车,即手摇的小型龙骨车。拔车简便灵巧,电灌普及之前一直南方水网地区应用。

  (5)收获工具。收割用具包括收割禾穗的掐刀,收割茎杆的镰刀、短镢、推镰等。宋元时期,麦钐、麦绰和麦笼组成一套割麦工具,一人每天可收麦数亩,可视为古代版的小麦收割机。脱粒工具南方以稻桶、稻床为主,北方以碡碌为主,梿枷南北通用。清选工具以簸箕、木扬锨、风扇车为主。

  (6)加工工具。粮食加工工具从远古的杵臼、石磨盘发展而来,汉代杵臼变化形式为踏碓,石磨盘改进为磨、砻。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石碾。元代发明了棉搅车、纺车、弹弓、棉织机等棉花加工工具。

  (7)运输工具。担、筐、驮具、车是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担筐主要在山区或运输量较小时使用;车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区,运载量较大。




传统农具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明,农为主体,农器为骨干。传统农具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农业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农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汉代的耕犁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工具,耧车是世界上最早的条播机,比西方的条播机早1700多年。翻车、风扇车、石碾等机具也是我国最先发明的。据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考证,西方使用翻车晚于中国约1500年,使用风扇车晚于中国1400年,使用石碾晚于中国1300年,水碾则晚了900年。回顾中华民族对世界农业机械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无疑令人感到自豪与骄傲,获得激励、启示和信心。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传统农具逐渐退出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历史舞台,成为人们恋旧、怀旧的农业旅游对象。一辆咯吱作响的独轮车,一盘古朴拙稚的石磨,一幅柔韧灵动的连枷,这些被摩挲出肌肤光泽的老物什,总能让我们感受到来自乡野的温情,瞬间回到祖辈生活过、奋斗过的故乡原野。


丰收场上(上) 杨志贤;夏收之前 (下)张林

  两幅画较完整展示了收麦、晒麦和碾麦的传统农具。

  夏收之前,准备工作要十分细致周到。成捆的竹子,扎成打扫、清理场院的扫把。细针密缝的包装袋,确保不漏掉一粒粮食。车胎要检查是否漏气,及时补好。碌碡、发电机、脱粒机和架子车的轮子及其他部件,要及时上油,确保平滑流畅,省时省力。竹杈、木铣、大小推板这些易耗、易坏农具一定要多备,以免用时着急。一切都是为了充分利用晴好天气,抢收抢种,不违农时。

  在丰收场上,竖立着多种木质或竹制工具。依次为:扫帚、竹杈、小推板、木铣、大推板、跑杈、谷杈、尖杈等。收起的电线用来为电碌碡提供动力,下面是电碌碡。干燥的天气,易燃的麦秆,极易引发火灾,烧掉来之不易的劳动果实。场边三个装满的水缸,则是以防万一,用于灭火。


辣椒丰收 (上)苏军良;晒麦场上 李振华(下)

  辣椒丰收后,自然晒干。两端用沉重的大碌碡固定,之间连着铁丝作为支撑,上面覆以竹帘,上下透气通风,有助于辣子水分快速散失。

   晒麦场上,农民并肩前进,用木铣将麦子梳理成高低间隔的条带,使麦层上部和下部充分混合,晾晒均匀。

  传统的农产品晾晒,需要较大的场地,且受制于天气。特别是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容易发生粮食发芽、霉烂。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我国几乎村村都有晒谷场。如今,晒谷场渐渐变得稀少,公路成了主要晾晒场地。这样不仅妨碍交通,易发生事故,还会因灰尘、砂石污染,降低品质。推广机械化烘干技术,开拓室内晒谷场,是粮食生产的当务之急。


四季来风 老风车  张青义

  张青义先生以农耕文化题材而著名。他关注旧时农业生产、农村习俗,并用画笔予以准确再现,是农耕文化的忠实记录者和宣传人。他家里陈列着大量上世纪后半叶的传统农具,马车、碌碡、耧车、镰刀、木杈、木铣等,常引来外国游客一试身手,寻找古代东方农夫的感觉。院子里还有一架木质风扇车。把手因操作者常年把握、摩擦而泛起了包浆,光滑瑞泽,闪烁着岁月的光芒。而空置多年的谷仓,仍然散发着陈年谷香,牵引着人们回到那个粮食异常珍贵的年代。

文学说画

老风车 刘绍文

再见老风车,它孤单地靠在墙角,仿佛触摸久远的日子

日子苍白失血,摇动把手,风缓缓地吹

吹,深陷祖父驼背的干瘪谷壳

吹,揉入父亲皱纹中的清瘦麦粒

吹,安歇在碾米房泥地、墙壁、木窗、瓦缝、箩筐的米尘

那时,村庄刻板得像块石头,几分薄地割下的三五斗

等进了碾房,进了风车的嘴巴,等倒入米缸

一日三餐,母亲扳着手指,米升浅浅地量

清贫的炊烟填不饱失去釉彩的青花瓷

填不饱野茅一样疯长的童年

落寞的表情像风车的叶轮空转叹息

再见老风车,午后的阳光含了米糠的甜味

它落寞地活着,残缺的漏斗,断了的叶片干瘦了曾经的风光

如今活在角落,像惯用的柴刀,锄头,犁,斗笠

被遗忘、冷落,直至消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