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荐 | 杜传海: 闲聊消失的农耕文化

 新用户9326cauu 2022-04-23


记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编写的一本农村扫盲识字课本中,有这样一篇课文:“杈耙扫帚扬场锨,扁担绳索使牛鞭,马车水车犁耙耖,锨撅大锹锄和镰······”。这段朗朗上口的短文,农民朋友们一听(看)就明白,这是他们经常使用的一件件农具的名字。我作为上世纪中期出生、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虽然没有使用那些农具从事农业生产的经历,但亲眼看过长辈和兄弟姐妹们使用农具劳动的过程,当然知道这些农具的不同用途,对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农耕文化也有着一定的认知和感悟。

近些年,我经常回农村的老家,看到机械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农业机械化不仅取代了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工具;而且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其劳动效率和耕种质量也大大提高。在农村老家,我曾有心四处寻找,看能否找到小时候家家户户随处可见的杈、耙、扫帚、锨、撅、锹、石磨、石槽等各种生产、生活用具,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在我与农民朋友们聊及那些消失的老物件时,大家毫不隐晦地说:现在种地基本用不上那些农具了,闲置的时间长了,有的自然损毁,有的被丢弃了,有心收藏的并不多。当谈到对那些农具和传统耕种方式的印象和功绩时,大家不免还存有难以割舍的敬意和怀念。

是啊!不容否认,那些上世纪末农村还广泛使用的传统农具和农耕方式都是先辈们劳动智慧的结晶,在中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中立下过不朽的功勋,它是历史传承和时代进步的伟大见证者。这些由中国几千年的乡土生活、农业生产孕育的悠久而厚重的农耕文化,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是中国农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越来越少见的传统农具和耕作方式情形下,我们不能忘记它们的存在,更不能忘记它们为几千年中国的农业生产发挥的重要作用。借此机会,我不妨举例说明,让大家评点和感受一下它们的丰功伟绩。同时也体会一下“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耕种是农民最基本的工作,我们就从耕地播种说起。农民耕种土地,必须先将土地耕翻后再播种。在传统农耕时代,用于耕翻土地的农具主要是老牛牵引(或人拉)的犁、耙、耖。首先将土壤用犁翻耕后,再用耙或耖将土壤打碎,最后将种子或苗木播(栽)入土壤中。在翻耕土地过程中,犁的功劳最大,在人和牛的作用下,每年不停地翻耕着土地,直到后来被专门的耕地机械所代替,传统的用牛牵引、人扶犁耕地的时代才成为历史。当然,伴随着牵引犁的耕牛、牛鞭及其它耕地农具也随之淘汰。

在农作物生长期间,需要经常对其进行田间管理。如田间生长了杂草,农民则用锄头除去旱田或用秧耙去除水(秧)田里的杂草;作物发生了病虫害,则需要用人背着喷雾器打药防治;农田干了或涝了的时候,农民则用铁锹挖开田间缺口,将水引入(或放出),以适宜的墒情保证农作物生长。

农作物成熟收割时,无论是小麦、水稻,还是其他作物,农民都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将它们从地里割掉,再用绳索捆起来,用扁担挑到打谷场上脱粒;直接归仓的玉米、山芋等粮食或花生等经济作物,则用竹(柳)篮、竹(柳)框装盛,用扁担挑回家。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可使用牛(马)车或板车等工具运输。

稻、麦、豆类等农作物脱粒时,则离不开杈、耙、扫帚、扬场锨了。农民们将待脱粒的谷物用杈子均匀平摊在打谷场上,由人牵着老牛拉着石磙在谷物上面反复碾压,直到谷物与秸秆全部分离,再在杈、耙、扫帚、扬场锨等工具的共同作用下,将谷物集中、扬尽、晒干、归仓。

在农民家中,储存粮食的器物较多。我们那里主要有柳条编制的笆斗和簸箕、泥巴与草混合制作的瓮子、芦苇编制的踅子等器具。一般情况下,农民种的粮食多数不用归仓就交了公粮或销售给了粮站和商贩,家里储存的多是人吃的口粮。但要将生产的粮食变成能吃的食物,还必须经过加工过程。如将小麦、玉米磨成面粉,需将小麦、玉米放到特制的石磨上反复研磨。石磨是有上下两扇大小相同并有序固定在一起的石料,利用驴或人牵引推动,小麦、玉米等粮食在石磨的研磨下产生面粉,再用筛子将细面过滤到柳或麻编制的扁子中,分离后的面粉是人吃的食物,麸皮则是喂猪的饲料。在没有电或机械加工的年代,如要将稻谷变成大米,必须经过舂米的过程。舂米的工具多种多样,一般有一个棒槌、一个石质盛器(我们那里叫兑窝或石臼)。将稻谷倒入盛器中,人手举着笨重的棒槌不停地砸向器物中的谷子,再用簸箕簸去谷壳,最终留下来的才是白白的大米。可见,那时要想吃到大米,真的不容易。好在,后来有了加工机械就简单多了。

再说,要将面粉、大米等粮食做成食物,还要经过煮食的过程。过去,农村烧饭用的锅灶多是一排两、三口大小不同的烧草锅,水缸、木桶、扁担、铁锅、锅盖(多为木质或秸秆订制)、葫芦水瓢、刷锅耙(高粱穗扎的)以及烧火叉子等等,构成了伙房烧锅煮饭的基本工具。有了这些,农家才能吃上香甜可口的饭菜。而就是这些烧锅煮饭的工具,目前在农村也鲜为少见了。

从上述所列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等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传统农耕时期农民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以及他们的作用。当然,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工具远不止这些。同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所使用的农具也不尽相同,其耕种模式也各有差异。但这些农具以及农民使用这些工具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所形成的农耕文化往往大同小异。今天,虽然我们聊的这些传统农具以及农耕文化已经消失了。但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结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有位伟人说得好: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几千年来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悠久的农耕文化,包括那些消失或即将消失的农业生产工具。因为,农业的发展、开拓和繁荣是中国开创性的文化之源,继承和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近年来,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有不少地方和单位,包括民间组织,正在和已经采取各种方式创办了农业纪念馆、博物馆或展览馆,陈列和展示那些消失的农具,宣传、纪念和弘扬中国的农耕文化,使子孙后代能够看到我国农村、农业以及农耕文化的兴起、变化和发展,让我国的农耕文化永放光芒。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