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爱传递|王剑利

 东方文海传媒 2020-08-14


把爱传递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把爱传递……》。

把爱传递,这可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我思考了好几天,终于敲定这个题目的时候,依然心里有愧。因为,我不是一个爱心十足的人。

前几天,我的一位朋友给我讲了这么一件小事:一位很自信的成功人士送给他手下一个小礼物,并说:“麻烦你,把它送给我的孩子。”

“你的孩子?他在哪儿?”

“广场上最漂亮的男孩。”

手下人接过了礼物。大家试想一下,结果会怎样?

这位手下心头一转,把礼物藏了起来,准备回家送给自己的孩子。

可以说,这两个人都是有爱心的。可是,他们的爱心却是自私的。

这个周的一天早晨,我出门较往常早了一些。走出楼梯口,一个饮料瓶在那儿端端地放着。就在我要离去的当儿,我转过身来,捡起它,扔进了垃圾桶。天黑漆漆的,一定没人看见。但是,我为什么这样做?在座的,你们还可以大胆地,尽情地猜想,我当时是出于什么目的?

我实话实说,出于私心。我当时就想:保洁员上班的时间还早,一会儿我的家人出来,万一踩上它,脚一滑……我这么想,也就这么做了。

可以说,我也是一个私心很重的人,还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其实,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爱,而且人人都有爱心,尽管很小,还多是为了家人。

但这已经不容易了。为什么?因为有的人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不爱,他能真心地爱别人吗?爱,要从爱我们身边的人做起,不简单,不容易呀!在座的各位!

我们单位有一对夫妻,男的,十几年前就因单位倒闭而失业。最近几年,男的身患疾病,常常连生活都不能自理。而他的爱人,也就是我的同事,风里来雨里去,带着她的爱人往来于家和单位之间。有时候坐班车,有时候是骑着摩托。对一个行动不便的人来说,数年如一日这样的照顾,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你们可能还想不到,我的这位同事也是一位身患疾病、临近退休的人,她三伏天都要穿着棉袄棉裤,曾有一个时期,她是拄着拐棍走进教室,又住着拐棍回到房子的病人。

她有爱,她的爱是博大的,是见得了阳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值得弘扬的社会好风尚。

一说到社会好风尚,我想,离不开一个字,一种情,那就是爱。不论是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记得上一学期的一天午饭后,我腹痛难忍。便托付单位的一位同事用他的车送我去最近的一家诊所。他二话不说,照办了。从诊所回来,他对我说了一句看似平淡而让我久久感激的话:“先吃药,有啥不舒服就吭一声。”

吃了药,病情渐渐地轻了,之后,有好几位同事过来问候我,安慰我,甚至还想为我去买药。我好感动啊!当时,我就很想把它写出来,反映危难见真情这样的一个主旨。尽管至今没有,但是,我没有忘,也不会忘。就让它留在我的心里,温润我的心田好了。

我的一位同事在下楼梯的时候,猛地扭伤了脚骨。我看见了,义无反顾地跑过去,从教室搬了一个凳子搀着她坐下。在察看了伤情后,我从另一位同事处拿来了白酒,为她擦拭、按摩。在有些人看来,我做的有些……今天,我可以大大方方地,就像我当时为她擦拭、按摩一样坦坦荡荡地说一声,我没有非分之想,也没有非分之举。我就是把她当作我的孩子,关心一下,不行吗?帮助一下,不行吗?这,就是爱,同事之间的爱。我的爱源自于我得到了同事的爱,我要回报他们,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远远不够。

爱是细碎的,细碎的有时候你感觉不到,有时候你感觉它太平常而不足为奇。下来,我还是讲我亲历的两个小故事:

很多年以前,我们全校师生几百人正在集会,一位同事的老伴儿来找她。她发现老伴儿的鞋面上有土,就一手挽着老伴儿的胳臂,抬起脚用自己的鞋面擦拭对方的鞋子。很小的一个举动,三十多年了,印在我的脑海里,真的像刚刚发生过似的。可想而知,他们夫妻平日的恩恩爱爱有多深,不起高声,没有轰轰烈烈,却总是给对方以关爱。

几个月前,我参加一次文学座谈会。之后,大家聚在一起准备吃饭。这时,一位比我小十岁左右的男子推着轮椅过来了。认识的人热情地打着招呼的同时,移动椅子空出两个人的地方来。我惊讶了:“多么帅气而有才华的他,怎么有这么一个其貌不扬、流着哈喇子的妻子?”

席间,这位男士总是对大家抱着歉意,给她爱人先盛一道道菜。真的像经管一位孩子在吃饭,爱人的傻笑、邋遢丝毫没有叫她的男人感到丢脸或者不自在。看着这样的一对夫妻不离不弃,全桌子的人感动了,每每端上一道菜,大家总是让这位男士给他的爱人先夹。一个人的爱,一个人的善举,影响了全桌子的人,都有了爱心。你说,这是不是爱的传递?

爱的传递它就是一种春风化雨,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

上周末,我参加了由北京非凡户外运动有限公司西安站和陕西省西部发展基金会共同组织的“还我一个洁净秦岭”环保活动。我们一行五十余人,上至六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六七岁的孩子,一同走进了周至的团彪峪。我们一边欣赏着沿途的美丽秋色,一边捡拾着路边丛林中的塑料片塑料袋。为了一个玻璃酒瓶,我们的团长小何悄无声息地溜到长满荆棘的林子里,那对六十多岁的老年夫妇,提着捡拾到的垃圾在山路上走了十几里……一路走来,爱心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这种爱,是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爱,是对我们自身生存环境的关爱,更是对我们子孙后代的一种厚爱。

爱有多种,可以对人,可以对环境,也可以对物。就拿我们读的书来说,爱护书,是一种美德;节约粮食,也是一种美德……不胜枚举,就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以爱育爱,把爱传递给我们身边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的同时,还充满着爱……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


作者简介:王剑利:小学语文教师,长安区作协会员。注重情感教育和乡土作品的创作,已有多篇饱含情感的文字发表。愿以文会友,共享人间之真爱。

第八届征文比赛“文海拾贝”启示

(一)比赛时间

11月2日至12月22日。

(二)作品要求

1、须为原创作品,请勿一稿多投。主题不限,体裁不限。参赛作品要在标题前加注【文海拾贝征文】字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