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元时期的这些风俗文化,直至现在还影响着后人

 xianfengdui111 2020-08-15
元朝是在成吉思汗创立的大蒙古国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国家。蒙古孛儿只斤氏是元朝的实际统治者,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激烈的“争储之战”中艰难胜出,并根据《易经》中“大哉乾元”改国号为“大元”。
元朝是一个集政治、军事、经济、农业、商业、文化于一体的国家。
虽然在元朝时期经济发展并不如意,但元朝的文化、艺术。以及风俗习惯、民俗文化等方面,却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重要文化宝库。
从历史角度客观看待元朝,我们不难发现元朝其实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朝代。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通过武力统一蒙古各部,再到忽必烈建立“大元”,前后大约65年左右的时间,当时的蒙古族就由一个部族,走上了统一中国甚至全世界的巅峰。
元朝虽然在历史上非常强大,但由于其受自身政治体制,以及发展方向等诸多因素影响,建国之后在不足100年的时间内就土崩瓦解了。
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居然成了一个“短命”的王朝,这不仅发人深省同时也十分值得后人深思。
从公元1271年元朝创立到1368年明朝建国,前后98年的时间里,元朝从意气风发到亡国,虽然给历史留下了很多遗憾,但正是在这98年的时间里,元朝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尤其是在文化、艺术以及习俗等领域,不仅可以反映出当时元朝的发展水平,同时元朝人所遗留下来的风俗以及文化,知道现在还依然影响着后世之人。
元朝风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背景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朝代之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元朝的建立,不仅意味少数民族开始崛起。同时元朝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朝代,既实现了宋元时期没有完成的民族“统一”大业,也为明朝的建立提供了历史必然因素。
蒙古孛儿只斤氏作为元朝的皇族一脉,他们在祖先四处征战的大背景之下,早已经形成了比较开明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在成吉思汗大蒙古国时期,蒙古族的将士骑着战马不仅踏遍了亚洲,甚至还将领土扩大至多地中海以及多瑙河沿岸。
笔者认为从这个史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大蒙古国时期的蒙古人,是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所以蒙古族的习俗与文化,在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同时也融和了当时中国其他民族,以及世界范围内其他人种的习俗与文化。
发源于漠北草原的蒙古族,一直都过着“逐草而生,逐水而居”的游牧生活。但由于漠北的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更是天寒地冻,在这种生活方式以及居住环境的影响下,蒙古人形成了与汉族截然不同的民族习俗与文化。
蒙元时期的蒙古族,在完全保留了祖先的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又形成了一种,具有“兼容并蓄”的独特风俗与文化。
这既是对祖先习俗文化的传承,同时又可以符合当时元朝蒙古人的生活特点。
元朝独具特色的风俗与文化
从客观角度来讲,元朝其实就是大蒙古国的延续。但由于元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活动比较发达,所以这也对蒙元时期的,蒙古习俗与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再加上元朝时期的统治者,“兼收并用”、“一视同仁”的统治思想,对元朝的习俗以及文化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从元世祖忽必烈开始乃至元朝的后世之君,在对待民族习俗以及文化上,基本上都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这也是元朝时习俗与文多元化的基础。
元朝统治者在尊重本民族的习俗与文化的同时,还尊重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宗教信仰。
这就为元朝统治时期的多民族习俗以及文化,交流与融合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当时的元朝社会甚至还出现了“三教九流,莫不崇奉”的盛景。
笔者认为元朝时期,所形成的风俗文化“盛宴”,既与当时的统治思想有关系,同时也是历史正处于转折期的表现。
1. 饮食习俗与文化
“肉食、奶食、粮食”是蒙古族的饮食基础,这种形式的饮食既有“靠天吃饭”的意味,同时也与其民族的粗狂、豪放性格有关系。
漠北是游牧民族的栖身之地,由于蒙古族世居漠北,并以放牧马、牛、羊以及骆驼为生。
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面前,这些牲畜的肉、奶就是蒙古人的日常饮食。而这种饮食习惯与他们的生存环境优很大关系。
蒙古人平时经常吃的肉食就是羊肉,他们很少会杀牛或吃牛肉,因为牛奶是他们的重要饮品。
同时牛奶还能制成多种味道独特的奶制品。奶茶、奶油、奶酪、奶豆腐、马奶子、奶干等,不仅营养十分丰富,而且还有壮力气和提升耐寒性的作用。当然马奶也是蒙古族的必备食品之一,同样也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美味食物。
在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军队出征之后,所携带的军粮十分有限。为了能够保障军队给养,会让马、牛、羊等牲畜一同随军。
蒙古将士们会将一整只羊放在铁架子上烤,这可能就是现在“烤全羊”的雏形。
蒙古人在吃肉的时候没有太多讲究,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直接吃半生不熟的肉。当然这种做法与现代的营养学没有任何关系。这种做法其实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充饥。同时也与蒙古人的民族性格有很大关系。
由于当时蒙古族的游牧特性,所以他们所掌握的农耕技术十分有限,再加上他们生活的环境特别恶劣,也并不适合大面积耕种粮食。所以只有兀良哈三卫蒙古牧民才以粮食为主食。
2.服饰习俗
蒙古人的服饰多以“宽袍大袖”为主,但衣服的材质却与汉族有很大不同。汉族人的衣服多以棉布、桑麻、蚕丝为主,而蒙古人冬季的常服却以兽皮为原料。即使是夏季的衣服也会用兽皮进行装饰。
宽大的袍服既符合蒙古人高大的身材,同时也十分适合骑马或放牧。从这角度来看,蒙古人的服饰多以实用为主。当然蒙古贵族或者皇亲国戚就另当别论了。
蒙古族无论男女服装样式都差不多,而且无论冬季还是夏季,也都会戴不同材质或样式的帽子。
从服饰习俗和文化角度来看,蒙古族的男性或者女性,虽然平时穿衣并不注重打扮或者装饰,但他们至少拥有两件可以过冬皮袍。
这两件皮袄都用兽皮缝制,皮毛向内的皮袍用狼皮或者狐狸皮制作。皮毛向外的皮袍多以野兽皮毛为主,这样不仅可以抵御严寒和风雪,也可以让身体更加暖和。
但是对于经济条件比较差的穷人来说,就只能用狗皮或羊皮制作皮袍。虽然保暖度与也受皮毛差不多,但是从外观上来看并不美观。
还有一点就是蒙古人无论长幼,衣服的样式以及用料大体相同。而且大多数蒙古人在小时候,都曾经穿过哥哥或姐姐剩下的衣服。
直到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蒙古人才仿照汉族服饰文化,制定了符合蒙古族特色的服饰习俗与文化。尤其是元朝皇帝以及贵族阶层,在服饰习俗与文化上的改变更大。因为他们的中下层蒙古人的的服饰并未进行太多改变。
3.发型习俗
很多关于蒙古族的影视剧中,大家都能看到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语言、服饰、食物以及发型。相比较汉族来说蒙古人,并未受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教导。所以他们的思想中压根就没有蓄发留须的习惯。
据《蒙鞑备录》记载,蒙古族从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开始,蒙古人就开始流行一种被称为“溶焦”的发型。
成年蒙古男子会将额头至头顶的头发剃掉,只留头部两侧以及后脑部位的头发。但也有一部分蒙古人会有,在额头部位留一撮毛发的习俗。
蒙古人很少剃须但也不会故意留下胡须,嘴唇和下颌部位长胡子之后,他们并不会将其剃掉。当然也不会像汉族人一样去打理胡须。
笔者认为蒙古人的特殊发型习俗,其实与其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很大关系。
比如,头顶不蓄发既是对“长生天”的尊重,同时也比较符合游牧民族的外在形象。这种看起来比较凌乱又毫无规则的发型,从成吉思汗时起一直保留到元顺帝时期。从蒙古人的服饰、发型就可以看出其民族属性与特色。这其实也是元蒙时期,蒙古族习俗与文化的一部分。
结 语
历史上很多典籍和名人,对元朝的评价并不是太高,但即使是这样也无法抹去,元世祖忽必烈与元朝的历史功绩。虽然元朝时期蒙古人的地位最高,而其他民族被分为“四等人”。
尤其是被元朝打败的宋朝汉族子民,被元朝的“四等人”制度中地位最低,但这也只能说明,由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具有局限性,但这种局限性在元朝建立之初,对元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作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政权,元朝的建立和灭亡都有其历史必然性。从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开始,一直到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这两个由蒙古人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国祚一共加起来才162年。
但这并不影响元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尤其是以蒙古族风俗习惯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具有蒙古特色的习俗文化,直到现在依然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现在生活在内蒙地区的蒙古族人,还保留了很多古代蒙古时期的习俗与文化。
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骑马、弯弓射箭,吃羊肉、奶制品以及喝牛奶或马奶。每当重要的节气期间,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内蒙人,依然会穿上具有蒙古特色的服饰,并且载歌载舞的欢度佳节。
虽然现在的蒙古族习俗既不丰富也不完整,但是蒙古族的习俗与文化,能够一直流传上千年的时间,这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蒙古族曾经建立的大蒙古国和元朝,不仅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造成了很大影响。同时,对中华文明史的形成也做出了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任洪生 《蒙古族敖包习俗的文化渊源考述》
李自然《蒙古族的饮茶习俗》陈烨
陈烨 《蒙古族的祭祀习俗及其变迁》
道日娜 《蒙古族传统民俗文化特色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元朝有一奇葩习俗, 女子在嫁人前要先陪和尚度过一夜, 第二天醒来却发生此事

在历史上,不同朝代有不同朝代的习俗,这些都可以理解,毕竟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信仰,也有自己独特的风土人情。

比如唐朝女性的风流开放,清朝不吃狗肉,提倡近亲联姻等。唐朝风气本来就比较开放自由,而唐朝女子的性格也是十分奔放,因此生出的风流韵事也不是不能理解,清朝之所以不吃狗肉,是因为狗狗曾经救过他们的先祖,至于近亲联姻,是为了巩固清王室的稳定。

今天要讲述的是元朝的一项习俗,这个习俗可以说是非常奇葩了,就是妙龄少女在嫁人之前必须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先要陪寺庙里的和尚度过一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元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元世祖忽必烈原来属于蒙古帝国,他在入土中原当了皇帝之后,并没有接受汉化,大多数继承了蒙古国原来的习俗。蒙古有很多习俗,比如蒙古在待客方面就有很多禁忌,比如客人来访时,要先请老人入座,而主人则要请客人上座,男人必须要坐在西面,女人则要坐在东面;在喝茶时也很有讲究,比如不能用左手倒茶,倒茶时也不能倒满;吃饭时即使饭菜很烫,也不能用嘴吹食物,饭后更不能伸懒腰,这是大不敬。

蒙古的确有很多独特的习俗,有些习俗可以接受,但有的习俗却让人男人理解,比如女子在结婚前,必须要被父母送到寺庙里献给和尚,通俗来讲就是先要陪和尚度过一夜,这种行为很多人都无法忍受,但在蒙古人看来却是正常的,元世祖建立了元朝之后,依然延续了这一习俗,那么元世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事实上,元世祖十分崇拜佛教,在他统治期间,就曾经错信一和尚,这个和尚名叫杨琏真伽,杨琏真伽是个“假和尚”,身在佛门心里却不干净,而且心肠十分歹毒,在掌管了江南的佛教事务后,他又做了一系列违背道德的事情,比如抢占妇女,残害百姓,盗取皇帝陵墓等等。发展到后来,和尚的权力越来越庞大,甚至很多朝廷官员都不敢得罪他们,而有的皇帝为了表示对佛教的敬意,竟然将自己的妃子也献给了和尚。

在元朝,和尚普遍认为女子身上带有污浊之气,所以女子在婚前也必须先和和尚度过一夜,和尚说这样是为了替人渡劫,而实际上,他们只是为了一己私欲,在女子第二天醒来之后,发现自己已经不是完璧之身,自然是羞愧难当,女子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自然也不敢说出去,于是这些道貌岸然的和尚很轻易就能得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