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手记∣拉拉链子试一试,禹王锁蛟井内当真锁了蛟龙?

 京都闻道阁 2020-08-15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传说中的中国龙?

至今没有人说得清楚。

河南禹州市禹王锁蛟井闻名全国,网络之上的信息更是铺天盖地,但凡探讨中国有没有龙,多会提到这口井,指这口井内,有大禹治水时锁住的一条蛟龙,甚为神奇。

周末,“探秘小分队”行动起来,驱车直奔禹州市区。

禹州,古称阳翟,被誉为华夏第一都。《水经注》明确:“颍水自堨东径阳翟县故城北。夏禹始封子此,为夏国。”按照《竹书纪年》记载:夏禹八年夏六月“雨金于夏邑。”记录了大禹时代的一次陨石降落事件,此夏邑就是现在的禹州市,而不是现在河南商丘的夏邑县,那个县为秦代设置,原名为下邑县。《竹书纪年》还记载道:“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禹王锁蛟井便在古钧台以西不远的地方。

我们将车停在远处,穿过人流,来到古钧台南街中段东侧,走进一个单位的院子。锁蛟井位于院子内一座破旧的歇山式仿古建筑内。

跨进这座仿古建筑,正中靠墙的,是一座大禹脚踏蛟龙的立像,神情有些呆板,缺少抓蛟龙应有的神采。立像之前,也就是建筑的正中间,就是注明的锁蛟井,一块雕凿如巨大玉璧一样的,穿孔岩石,掩盖着井口,旁边立着一根一米多高的粗壮石柱,一根铁锁缠绕其上,顺着穿孔岩石井盖,伸向井下。探头往井下看去,铁锁顺着圆形的井壁,一直延伸到深处,深渊之内,井水波光可见。

这就是锁蛟井?这么简单?我有点不敢相信。

按理说,大禹锁住蛟龙,必然会用一些手段,让井内的蛟龙不敢出来。不说井盖上弄些符咒,至少井壁也该做写文章,甭管是八角几角,至少也该弄些阵法之类,比如五行相克的什么,让蛟龙望而却步,不敢上升。但是,目之所见,什么都没有,除了那根粗壮的铁链子,与乡间的井没有什么区别。这里面能有龙吗?

再看这铁链子,倒像是铁匠铺里的手艺,粗壮有力,棱角分明,目测没个几万斤力是挣脱不开的。

我试着伸手拽那根铁链子。

我们今天会遭遇同样的情形吗?

我招呼同行的朋友,试一试拉拉井里的那根铁链子。

一位旁观者看我们跃跃欲试,忍不住笑了起来:“井下边只有一块青石雕刻的龙,啥也没有。这里都是八十年代后修的建筑。”

我再次探头向井下张望,影影绰绰的水光映衬,好像是一个龙头静静地立在那里。

这位旁观者就住在附近,没有理由骗我们。

翻看找来的一些资料,《许昌文史资料》、《河南省许昌地区地名资料汇编》(1983年许昌地区地名委员会编)、《许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基础资料》(19923月编)都明确有这口井的记载,指:“应外地参观者和群众要求,文化部门经过反复调查考证,证实该井的旧址,于1979年发掘出了锁蛟井,修建了井亭,恢复了原貌。”“井口复制有铁链,蛟龙用青石雕刻,头部浅露水面,俯视井下,隐约可见,井旁有禹王神像,手持木耜(sì,原始翻土农具),指挥治水。”

既然是1979年发掘修复,红卫兵当年的事儿又该如何解读呢?

这时候,网上一条不起眼的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听财政局的一位老干部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民间传说的禹王锁蛟井不是在现在的位置,应该是距离现在位置的东北角200米的距离,井口就在财政局某位老局长的办公房的下面,因为那时候不重视文物保护,那井口给填上了。现在大家所看到的禹王锁蛟井,偏离了上世纪50年代之前民间传说的位置有200米远。”

又闹乌龙咯?这些年新造的一些景点可懵了不少人,难道,所谓禹王锁蛟果真也只是一个传说?

《山海经》记载:“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无支祁)”。即大禹治淮时,巫支祁做恶被其击败,锁于军山之下。这个“军山之下”被多数人理解为淮阴之龟山足下,与禹州这边没多大关系。

按照禹王锁蛟井的传说:当年,禹州城北住着一对无儿无女的老夫妇,收留一位被水冲来的小孩为义子,途径这里的大禹发现小孩子是蛟龙所变,便设计擒拿,给老夫妇说明真相之后,将蛟龙禁锢在一口八角井中,蛟龙问大禹什么时候才能放它出来?大禹说:“石头开花!”为了佐证这个说法,有不少人提到:据禹州县志记载,明朝有一位县官上任,来锁蛟井看稀罕,将官帽子放在井口,想伸头看个究竟,井下开始有了动静,旁边的师爷想起老辈人的传说,再看放在石头上红彤彤、黄灿灿的官帽,可不就是“石头开花”,赶忙抢过官帽子,拉起县官就跑,井下才恢复平静。这口井后来就封了起来。

这里提到的那本“禹州县志”我没找到,却在网络上翻阅到明代朱炜、清乾隆孙广生和邵大业、清道光三部《禹州志》,其中前两部志书都提到了锁蛟井,大致意思是:郡北风后山顶下(即今禹州市无梁镇西部有风后山,也叫风后顶。现在有黑龙潭风景区),有一浑浊的水潭,渊深莫恻,每逢大旱,在这里祈雨都会得到回应。四月上旬若出现云气突然上升,临近的县肯定会有大雨或冰雹,那是因为传说泗泛井里锁着一条苍龙,是水潭内之龙的母亲,它要看其母亲,龙行化雨雹。

“泗泛井”所在位置,无从稽考。全国带“泗”的地名有很多,山东泗水、泗河;古地名泗川郡;浙江省嵊泗县、嵊泗列岛、泗礁山;陕西省镇安县杨泗镇;江苏省泗阳县;安徽省泗县;广东省高州市泗水镇;山西省夏县泗交镇;湖南省醴陵市泗汾镇;广西凌云县泗城镇;甘肃省古浪县泗水镇……就是禹州没有带“泗”的地名。

这一段记载之后,还附带了一则事例:万历五年四月一日,富城里一位方姓老百姓,担鬻砂器,道经襄城县,冰雹聚至,砂器尽碎。夜梦神示曰:‘缘苍龙过,尔器尽碎,村南有张姓者,其家麦三顷并无伤坏。尔往报之,可索钱三百。’至则视麦,果然。张惊喜,厚为饮食,乃倍增斧资,使之归。

这段故事倒是提到了一个地理位置“富城里”,也就是现在禹州方岗镇,在明代就属于玲珑都富城里。方岗镇位于禹州市西南部,三峰山北麓。

我注意到了这个三峰山。

走出锁龙井这间房屋,看向东南据此不远的古钧台。

古钧台又名夏台,是禹王的儿子夏启大宴诸侯、举行开国典礼的地方。“钧台之享”更是被称为中国第一国宴。但是,眼前所看到的古钧台原址并不在这里,而是在三峰山的东峰。后来历经战乱,古钧台已荡然无存。清康熙三十八年,知州于国壁在禹州城的西北角重建古钧台。现在的古钧台实际上已经成为禹王庙的山门。禹王庙最早建于夏朝。现存的禹王庙是明代遗迹。据清道光版《禹州志》显示:古钧台后面为禹王庙,西面毗邻的是汤王庙等。

按照这个方位,刚才我们所在的锁龙井应该是汤王庙的位置。锁蛟井偏离原先位置200米远的那条信息,应该恰好是禹王庙内。

再说那三峰山,大禹指挥治理颍河淮河,就居于此山。山下不远便是颍河。我想起禹王锁蛟井的另一个传说版本:淮河之中的无角母龙,是水兽之长,大禹一路追撵,在颍河将母龙困住,在高阜处挖一深井,立上桩柱,将母蛟锁入井中。

这个版本的传说,似乎在印证三峰山、颍河、钧台以及《禹州志》提到的那个锁蛟井。也就是说,假设说如果真有禹王锁蛟井,也应该在三峰山之上。钧台可以搬迁进城内,相应的,锁蛟井作为一种标志性的象征之物,也可以搬迁位置,目的只是为了纪念和展示丰功伟绩,置于井内有没有龙,都没有多大关系。

如此看来,想在禹王锁蛟井内找龙,实在是升山采珠、缘木求鱼,非常可笑。因为即使曾经有过什么锁蛟井,也早已不知了踪迹。

龙还是一个传说。


☆ 作者简介:魏国强,超自然现象业余研究者,“学生写作投稿信息总汇(190372520),”Q群群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