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马王堆汉墓神秘陪葬品到安化黑茶,看湖南千年产茶史

 知识聚滴成海 2020-08-15

据史册《汉志》记载以及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推测,湖南的产茶史最早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是我国人工栽培茶树较早的地区。

1971年末,马王堆汉墓被发现,在盗墓猖獗、十墓九空的长沙,赫然发现这样一座20米深、保存良好、2000多年前的西汉大型墓葬,简直可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

挖掘工作一直持续了几个月,这座墓葬的神秘面纱也逐渐被揭开。考古人员意识到,他们发现了一座巨大的地下宝库。

各种奇珍异宝自不必说,更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竟然在一件精美的漆器里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藕片汤,2000多年前的藕片依旧清晰可见。

但可惜的是,刚拍完照没多久,藕片就氧化变质,全部和汤水化为一体了。

随着各种琳琅满目的宝物被取出墓室,只剩下墓主人的棺木尚未打开。

出于保护需要,考古队把棺木连同墓主人灵柩一起取回博物馆,花了整整一星期时间,在多层棺木以及层层衣物包裹下让墓主人的尸身得以重见天日。

而让所有人感到惊奇的是,2000多年过去了,尸体竟然保存得如此完好:不管是外形还是体内器官几乎都完整无缺、皮肤依然光滑而具有弹性。

经过解剖研究发现,得天独厚的深埋加密封条件,显然是其尸身千年不腐的最大因素。

根据随葬物品,考古人员推测出这是西汉长沙国轪侯的妻子辛追夫人。

(辛追复原像)

在墓葬挖掘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在竹箱(笥)上发现了刻有“

一笥”三字的木牌。

图片出自《马王堆汉墓发掘报告和有关图文研究》

根据专家考证,“

”或为“贾”的异体字,所以“

”应释为“槚”(茶树的古称),

另外,科研人员在对竹箱中储存物品化验时,发现切片中有些物质类似‘茶脉木质部’,有些类似‘下表皮’。

但对于竹箱中神秘陪葬品究竟为何物,学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安化黑茶的前世今生

自汉代起,隶属长沙郡管辖的安化地区就已经成为重要的茶叶产区。

当地出产的茶叶通常要经松枝、松木烘烤干燥,具有气味芳香、杀菌防腐的功效,常被作为陪葬物品使用。

安化素有“茶乡”之称,产茶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便有“渠江薄片其色如铁”的记载,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明代万历年间,安化等地出产的黑茶被定为官茶,大量远销边疆地区。

明末清初,晋商与安化茶人共同开辟了以安化为起点至中俄边境恰克图的“万里茶路”,将安化黑茶带出国门,走向世界。

到了近现代,安化黑茶在经历衰落期后,又借助现代技术迎来了复兴。

如今,严格意义上的安化黑茶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以安化地域范围所生长茶树的鲜叶为原料;二、经过符合炒青毛茶工艺的程序加工(即摊晾、锅炒杀青、揉捻、日光晒干);三、需经过蒸压成紧压茶;四、需经过一定时间的自然存放,即经过自然的后发酵。

其成品干茶色泽乌黑油润,汤色橙黄,香气纯正,有的略带独特的松烟香,滋味醇和或微涩,具有耐冲泡的特点。且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健康饮品之一。”

参考资料:

《马王堆汉墓出土茶叶为益阳安化黑茶》益阳晚报

纪录片《马王堆传奇》

《安化黑茶现代工艺的几道重要工序》

《马王堆汉墓发掘报告和有关图文研究》(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周世荣)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中国茶叶博物馆茶友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