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详情请登录车评网查看 http://www. 优点:实用性强,舒适性和车内静谧性有很大提高,富有驾驶乐趣 缺点:后排空间有限,选装配置价格高 中国市场分析:CLUBMAN的种种改变已经让它从真正的小众车型变成了一辆更有格调的旅行车,相信1.5T车型会成为销售的主力 放在几年前,倘若有谁跟我抱怨MINI CLUBMAN的空间表现,我一定会带着轻蔑回应他:“一个夜店男要那么大车干嘛,只有“村炮”(Countryman)才喜欢开大车呢。”虽然是开玩笑,但车名确实很好的诠释了这款车的调性。 尽管2007年推出的这款MINI旅行车和前辈有着相同的车名,但它并不像诞生在70年代英国经济萧条期的初代CLUBMAN一样追求“多拉快跑”。光是从那别出心裁的不对称五门设计就看得出,潮流和那种蒸气朋克味道的复古韵味才是它的主旋律。 ☞ 设计:无腔调,不MINI 再放荡不羁的夜店潮男也有不得不面对生活现实的那天,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新一代CLUBMAN时的最直观感受。 和五门MINI以及BMW 2系Active Tourer共享UKL平台的全新CLUBMAN不仅放弃了曾经作为标志性的五门设计,车身尺寸也变大了许多,长度达到了4263毫米,比老款车型增加了近30厘米之多,配合着1.8米的车宽,看上去更接近一款传统的旅行轿车,更大的车身尺寸让四门的设计也不再向MINI 4门版看上去那么突兀。 即便如此,所有的MINI经典元素都得以保留,比如家族式的可爱头灯和大嘴格栅。由于这次的试驾车是COOPER S版本,所以在发动机盖和前后保险杠的一些细节上,也显得运动,而且这种运动氛围的营造绝不虚张声势。 比如前保险杠上雾灯两侧的进气口,巧妙的将车前的空气引入前轮冷却刹车系统。而我认为外观设计中最出彩的是它的车尾,车顶上的“鲨鱼鳍”在每次在锁好车后都会点亮按频率闪烁的呼吸灯。遵循传统的对开式尾门带有感应式开启功能,方便车内物品的拿取。 重新设计的LED尾灯配合尾门上醒目的CLUBMAN标示颇具辨识度,甚至某位同事戏称,如果把尾灯点亮时波纹外形装饰条设置成按规律频闪的样子,一定很“魔性”。 进入车内,内饰充斥着各式的圆形元素和复古气质,但整体的选材和做工一改前代车型的不拘小节,有了巨大的进步。 一闪一闪的红色启动按钮不断撩拨着驾驶者的内心,来自高性能部门JOHN COOPER WORK的方向盘尺寸适中,且手感极佳。抬头显示面板的开闭过程考究而富有科技感。中控面板上的每个金属拨杆都十分精致,使人不忍玩弄。 每个储物格都被衬以腔调十足的苏格兰格衬垫。绛红色的运动座椅不仅有Alcantra材质作为点缀,而且包裹感十足。对于内饰细节,MiNI还提供了种类样式繁多的选择,甚至中控台上的金属饰板就有12种之多。 此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车内的灯光,除了LED灯环,CLUBMAN的设计师还巧妙的将LED灯条隐藏在车门的饰板内,夜晚时和氛围灯一并点亮。 ![]() ☞ 车身:配置丰富 个性化选择多 每次驾驶MINI时,我总喜欢摆弄它的车载互联系统,尽管功能和操作逻辑相似,但MINI的操作系统绝对不是简单生硬的把iDrive系统移植过来,各种有趣的界面和功能总让人觉得这辆车充满灵性。 MINI COOPER S CLUBMAN提供了三种驾驶模式:运动模式、典型MINI风格和经济模式,通过调整三个模式,转向力度、减震阻尼和变速箱换挡时机都会相应改变。如果调至运动模式,排气系统在猛的收油时会发出动听的排气回压声,令人印象深刻。 此外,每个车主都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打造一辆独一无二的CLUBMAN,除了顶颜色,原厂还提供了拉力灯、行李架、行李箱、不同样式的反光镜盖和种类繁多的轮毂。如此多的选择真正做到了官方宣传资料上所说的“MINI的配置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风格差异”。 ![]() ☞ 动力:192马力 7.5秒破百 CLUBMAN提供了两种动力选择,其中COOPER车型搭载了装备了代号为B38的1.5T三缸发动机,搭配6挡自动变速箱;而我们这次的试驾的MINI COOPER S CLUBMAN则装备了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192马力,峰值扭矩280牛·米,对应M增加的动力,所搭配变速箱也增加了一个挡位。 充沛的扭矩和尺比密集的8挡自动变速箱让MINI COOPER S CLUBMAN的加速过程凌厉而干脆,最终在加速测试中取得了7.5秒的成绩,这比厂方公布的成绩慢0.4秒。相信如果不是测试日当天气温过低,导致轮胎普利司通轮胎抓地力变差,成绩还能有所提升。 日常驾驶时,8挡自动变速箱喜欢进入较高的挡位,这也为性能趋向的CLUBMAN带来了不错的燃油经济性,右脚一旦稍稍用力,即便在经济模式下,变速箱也会连降两挡,整辆车仿佛变成了绷紧肌肉的运动员,加速过程令人充满信心。 ![]() ☞ 驾驶:极限状态下稳定 转向质感好 虽然上一次驾驶MINI COOPER S还是近一年以前,但那种近似纯粹性能车般毫不妥协的悬挂、驶过路面接缝传到车内的共振和山路上有些过于活泼的车尾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我一直认为:或许这种亢奋的、甚至可以说有些荷尔蒙分泌过剩的行驶表现大概就是MINI所追求的“卡丁车般的驾驶感受”吧。 绕桩成绩67.5公里/小时:MINI COOPER S CLUBMAN转向直接,车头指向精准,较低的车身重心让车辆在桩桶间颇为稳定,另外,普利司通轮胎的车色的抓地力也是测试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紧急变线成绩127.7公里/小时:达到这个速度是MINI COOPER S CLUBMAN稳定依旧,扎实硬朗的悬挂令整个过程干净利落,较长的轴距并没有成为操控的拖累,不仅有着极强的循迹性,也为它带来了出色的稳定性 然而,驾驶MINI COOPER S CLUBMAN却彻底改变了我对MINI的固有印象,首先是车内对于风噪和发动机噪音的抑制十分出色,高速巡航时也不妨碍车内乘员享受到哈曼卡顿音响。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的悬挂虽然硬朗依旧,但对于路面细微颠簸的吸收却有了显著提高。 犀利的转向在入弯时毫不拖泥带水,抓地力很强的轮胎也给人很强信心 硬朗的悬挂和刚性极强的车身在弯中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力 车尾稳定性极强,驾驶者可以放心的提早加油出弯 由于CLUBMAN的轴距相比MINI COOPER S增加不少,所以在激烈驾驶时,原本活泼的车尾变得十分稳定,这也令测试员在进行绕桩测试时可以更早的踩下油门。不过如此稳定的表现绝不意味着MINI COOPER S CLUBMAN“堕落”成了一辆平庸的汽车。转向系统精准而犀利,并且有着很好的路感,这也令测试员在进行操控圈测试时大呼过瘾。 ![]() ☞ 乘坐:后排腿部空间较小 令人有些遗憾的是,增加的车身尺寸并没有对CLUBMAN的后排空间有太多贡献,特别是对于腿部空间来说确实有些局促,我想有些过于厚重的前排椅背可能要对此负主要责任。 另外后备箱的表现令人惊喜,不仅装载空间十分平整,各种小挂钩和网格的设计也显得十分贴心,不过对于CLUBMAN这类车来说,可以在测试文章里心平气和的聊聊舒适性和后排乘坐空间,或许本来就是一种巨大的进步。 ![]() ☞ 安全:刹车线性高效,主动安全配置高 MINI COOPER S CLUBMAN的制动系统线性而高效,在进行10次100公里到静止的制动测试时没有任何的衰减,但由于我们拿到的是一辆行驶里程只有500多公里的新车,刹车盘附着在上面的润滑油脂还没有彻底磨掉,因此在刹车测试后前盘温度过高,甚至冒出了火苗。 另外,MINI COOPER S CLUBMAN还配备了防碰撞预警、自动泊车辅助等齐备的主动安全配置,让性能控们有些失望的是,传统的机械手刹也被电子手刹所代替。不过对于国内凶险的路况来说,这套防碰撞预警系统有限过于灵敏了。穿过编辑部门口那条车水马龙的小吃一条街时,经常无端发出的报警声反而会让驾驶者紧张不已。 ![]() ☞ 费用:29.5万-36.5万 选装配置昂贵 按照配置不同,1.5T的MINI COOPER CLUBMAN和MINI COOPER S CLUBMAN总共分为6款车型,售价区间从29.5万到36.5万元,对于CLUBMAN这类车来说并不算贵。 但如果想进一步追求个性和品质,昂贵的选装配置单可能会令你打退堂鼓,举几个例子,仅仅是发动机盖上的条纹和后视镜盖就分别要价1200元和900元,包裹感很强的运动座椅售价8000元,真的不算便宜。 ![]() ☞ 导购 有条件推荐——致“改邪归正”的潮男们 1)2670毫米——轴距 这代CLUBMAN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整车尺寸进行了全面放大,2670毫米的轴距甚至超过了大众汽车GOLF旅行车,但我想此举最大的意义是让一辆4门的MINI看起来线条更加舒展,车内后排空间的提升并没有数据上那么明显,不过,最大可扩容至1250升的行李箱决对能满足需要。
尽管24.5万元的入门价格听起来颇具吸引力,但名目繁多的选装配置和各种选装包很容易让最终的购买价格变得颇为高昂,不过,对于风格至上、情怀爆棚的MINI潜在车主来说,也许对此并不介意。 3)192马力——名副其实的小钢炮 4)保值率不乐观——车型过于小众 从上代车型的二手车走势来看,这类的小众车型保值率并不乐观,因此,选购一辆年份近、车况好的二手CLUBMAN或许是个好主意 ★★★★ 估计是迄今为止除了COUNTRYMAN之外最实用的MINI车型,而且还保留了MINI一贯的设计风格与驾驶乐趣,或许1.5T车型更加适合日常代步 车身 √车身刚性好,重心低 ×后排空间小,中间凸起高 行驶舒适性 √减震舒适性没有为驾驶乐趣做出太多牺牲,车内隔音较为出色 ×减震回弹速率较快,后排坐垫短 动力性能 √2.0T发动机动机充沛,变速箱工作积极 驾驶性能 √方向盘质感极佳,激烈驾驶时转向支撑强,整车稳定性好,轮胎抓地力充沛 ×悬挂过硬,缺乏韧性 安全性 √主被动安全配置丰富、刹车距离短 ×碰撞预警过于灵敏 费用 ×选装配置价格高昂,保值率堪忧 期待改进 降低选装配置价格 引入手动挡车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