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趣的坚守诗意的渲染

 寻梦向天歌 2020-08-15

                     高其曾先生花鸟画的文化解读

                                                 龙青山

  中国画的创作是一种艰苦卓绝的精神劳作,没有创新就只有模仿和因袭。走不出前人的森林,同辈的家园,绘画永远只是别人的影子。“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也曾照古人。”几千年来,一样的姚黄魏紫,绿肥红瘦,一样的鸥鹭荷下,燕飞虎啸,创新又有几人?正是有难易之分,才有艺术和技术之别。高其曾先生准确地把握住了人文关怀兴盛与消费理念杂乱的时代现状,敏锐地捕捉到了个性张扬、多样纷呈的时代审美信息,厚积薄发,勤奋创作,近十年间,创作出了一幅幅具有传统功底,又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国画力作,诗性清新,情趣淡雅,品位高远,艺精韵足。

   意大利学者维柯在《新科学》一书中,对诗性的解释是:诗不仅仅是文体意义上的诗,而是广义的,是流淌在万事万物万念万思中的气场和神韵。对于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来说,客观的事物、主观的情感、理解的程度、表现的手法,就是一个诗意化的过程。至于能不能达到诗意,那还需看创作者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及创作才能。高其曾先生把文学修辞手法大胆融人花鸟画创作中,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鸟一虫皆赋予生命,皆有情感,皆是他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对情感的抒发和宣泄,对个体感受社会、时代变迁的态度和自我调节的方式。他的每一幅画中都能体现出诗的意境,都能感觉到他的生活情趣和文人风骨。

《听香》、《暗香》、《秋实》系列的作品,构图严谨,画面洋溢着祥和的生活氛围,流动的是诗歌的气韵,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和谐和温馨,留在记忆里的是无法忘怀的诗景诗情和诗意。空山新雨,雏鸟嫩春,松舞瀑歌,秋果鸡鹤展示的是画家的诗情诗性。水仙石榴,红桃枇杷,憨猫灵鼠,孔雀马鸡诠释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情结。丈八大制,如掌片纸,皆山有色,水唱歌,花吟诗,鸟悟禅,和谐安宁,似世外桃源。读他的画,很容易让我们想起王维,杜牧,苏东坡,李清照。而这一切,若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真情,没有”夸父追日”气派,没有女娲补天的才能,没有悟空悟道的慧根是达不到“一览众山小”、“画中有诗花不吟,松为瀑舞乐无声”的境界的。

《春韵图》构图淡雅,一盆景,一鱼缸,一卷书,一杯茶,一支笔,看似散漫,实在寓意深远。《山客幽趣图》的主是兰花、松、石和飞瀑,客是小松鼠。客成了画眼,构图发生了变化,艺术品位却高度升华。高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情趣也得到了体现。我和高老相识三十多年,觉得他的生活就是书、画、酒、茶。早上读书,下午画画,晚上看电视。调节生活的方式是和文友喝茶、喝酒。所创作的国画淡雅,平和,洗练,文化,韵足。水仙脆弱清丽,一石一松却见证了她的生命成长历程,目睹了她也曾经美丽过、青春过的光彩。牡丹绚丽高贵,是石头衬映出了她的娇艳和动人。画面简洁,色彩酣畅。花藤左盘右旋,虬劲扭曲,密疏呼应,状若蟠龙;树叶花果,主宾分明,顾盼提携,明暗掩映,呼应有声,流畅见韵;枝杆上升横展,穿插聚别,跌宕起伏,交织缠绵,牵挽随缘,苍嫩映照;虫鸟或动或静,因画而别,灵则矫健活泼,轻盈似仙,呼之能出,欲为之友;静则安详入佛,憨态慈善,欲呼不忍,欲辞难舍。反映的是百姓情趣,展示的是平民意识,宣扬的是自然和谐,袒露的是文人关怀。清新的荷花,轻灵的蜻蜓,紫砂提壶,青花瓷杯就是他的意趣所在;《四君子图》、《君子之交》折射的是他的交友准则。《秋容图》是他知足常乐的生活写照。大多数时间,他在国画创作的精神王国里自由自在地思着、想着、梦着、创作着。以天地为父母,以山河为兄弟,以木石梅竹为知己,以花鸟虫鱼为子女。与自然对话,和花鸟交流。星云烟岚,流泉牡丹、清茶烈酒,香墨石丹,丰富的精神世界常常让他忘记了寒暑甲子、车喧马嘶、人妖互斗、你贬我升。佛经有云:心无挂碍,无有恐怖。欧阳有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山水之间耳。有人问:高老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依然每天读书、画画、喝酒,精神敏捷,健康快乐。用高老的话答:情趣淡雅。无欲则刚。

东坡先生曰:“凡学术之邪正,视其为人”。在我的认识中,高老心地干净,磊落直爽,学识渊博,文人风骨,君子气度,画臻高境,诗人情怀。他以精神为骨,以思想为魂,以构图为血肉,以人文关怀为基准,为心灵而画,为时代而画,为我们的民族而画,为陇南的发展而画,春秋笔墨,汗成丹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