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上倒影,爱上王尔德

 秋水無塵 2020-08-15


从天还没亮到天快要黑,从一家医院到另一家医院,出院再入院,办各种手续,走了一万两千多步,回到家坐在藤椅上就睡着了,醒来吃了晚饭再躺下,便又读了一篇王尔德的童话《自私的巨人》,终于觉得像是一篇童话了,然而故事结尾巨人还是死了,不知道王尔德为什么这么迷恋死亡?是他觉得一个故事总是要等主角死了才算真正的结束?这是否也是他唯美主义的一种体现?


唯美主义者总是偏爱冷色调,偏爱悲情和悲剧,仿佛悲伤本身就就有某种审美价值,悲伤的故事和悲伤的情绪,甚至悲伤的表情,都成为艺术家们反复挖掘和表现的题材,相对于快乐,仿佛悲伤更容易激发艺术家的灵感,悲伤更容易引起共鸣,悲伤更刻骨铭心,悲伤更富有变化和细节。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愁是美的,秋愁、乡愁、闲愁...西施因为愁与病才格外动人,黛玉也因为愁与病才让人格外怜惜,那葬花的诗、葬花的人,那么美那么残忍...那走在雨巷里丁香一样哀愁的女子是美的,她含着愁怨,秋风秋雨愁煞人。水中的奥菲利亚、那爱上水中自己的倒影而变成水仙花的纳西索斯,都是愁与美的化身,王尔德就是那朵唯美又忧愁的水仙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